您所在的位置: 腾讯首页 > 体育频道 > 国际交流 > 正文

   

专访国际足联讲师邵特:复兴从青少年开始
http://sports.QQ.com  2010年05月24日10:07   腾讯体育  林剑  我要评论(0)

在一般概念里,像德国这样的超级劲旅可能很难和“复兴”扯上关系,毕竟在足球的世界里,“德国”几乎就是实力和荣誉的代名词。但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德国足坛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1998年法国世界杯,贵为三次世界杯冠军的他们居然在四分之一决赛被克罗地亚3比0横扫出局,2000年,在比利时、荷兰联合举办的欧洲杯上,他们又在小组赛阶段后就打道回府……接连的失利让德国足球人开始清醒,而他们的复兴之路也就此展开,2009年,德国足球界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在欧洲U17、U19和U21三项比赛中,德国队均问鼎最终的冠军!

“德国足球的复兴首先体现在青少年层面,过去十年我们的工作重心也在于此,我们相信,只要夯实了青少年基础,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功只是迟早的事情。”在中国足球学校举办的“全国青少年培养和校园足球工作主管培训班”上,来自德国足协青少年精英球员培训部的专家伍尔夫﹒邵特先生如是说,“中国足球也是如此,虽然你们不存在‘复兴’的问题,但只要坚持走青少年足球的培养、发展道路,成功必将属于你们。”

邵特先生介绍说:“德国足球青少年培养的最大经验就是在各级各地学校、俱乐部以及地方足协间建立联系,虽然德国足协是它们的主管部门,但只有调动起基层的积极性,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展开。”结合中国的实际,邵特先生也建议,在地方足协的支持下,各地校园应该积极开展校园足球、基层足球活动,虽然中国没有“业余俱乐部”概念,但如果能将“业余体校”机制融入青少年培养的体系中来,中国足球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自己的青训体系。

由于1998年世界杯、2000年欧洲杯的失败,德国足协从2000年之后全面施行了全新的青少年培养模式,即6—10岁的孩子在校园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以普及为主,11岁—18岁的孩子被纳入“精英培训计划”,为职业俱乐部、国家队输送高水平人才。邵特先生说:“学校体系之外,在德国全境还有366个基层足球的支持点,这些支持点全部由德国足协出资,支持点下共有1000名持证教练,可以保证每年14000名小球员参加训练。”

“支持点上层,各个职业足球俱乐部还会组织自己训练营,训练营球员来源就是支持点中的优秀球员,训练营的费用由俱乐部自己支出,培训出的球员也由俱乐部支配。”邵特先生进一步说:“之所以建立这样学校—支持点—俱乐部的综合体系,就是为了尽可能发挥各层面的优势,利用所有的资源,当学校、俱乐部得到了回馈、利益,他们自然愿意投身其中。”

邵特先生最后建议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德国的模式不可能完全照搬到中国,但自上而下、整合优势的理念应该是相通的,只要中国结合自身,制定出了有利于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体系、计划,就是有益和积极的。当然,你们也需要有相当的耐心,德国足球经过了9年的努力才取得三项欧洲青年级别的冠军,中国足球想要达到更高的高度,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手机看体育】【体育订阅】【体育论坛  】【发表评论(0)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欢迎登录

申请加精
网友意见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