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腾讯首页 > 体育频道 > 官方新闻 > 正文

   

国足出局拷问培训机制 校园足球亟待因祸扶正
http://sports.QQ.com  2011年11月18日09:29   大洋网-广州日报  张喆  我要评论(0)
浏览上一页[1] [2] [3]

HOW?

敢问路在何方?

张喆:体制改革也好、归化外籍球员也好,恐怕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成事,那我们还需要怎样拯救中国足球呢?新华社近日提出两条供选择的发展线路:一是改变中国球员的培训机制,把“校园足球”作为主流培训模式;二是继续做大做强联赛,让有实力的俱乐部扩大“精英培训”模式。

李承鹏:中国足球的问题就是中国社会问题的缩影,中国足球的体制不改,什么路线都拯救不了!

张喆:说到足球人口,最近有两组有趣的数据。一组是中国足协统计全国在册的足球人口只有8000人,连越南都不如;而另一组则是国际足联统计的中国足球人口,竟然高达71万,排进世界前15名,在常规足球人口统计上,中国人数竟然有2600多万,雄踞世界第一。

李承鹏:我不想追究这两组数据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只举个小例子。我儿子正在学习网球,地方的网球教练很喜欢从学踢球的小孩里选材,因为他们觉得踢球的小孩脑子灵活点。但我儿子的网球教练却发现现在学踢球的小孩居然比学网球的还少!发展足球和发展经济不同,不能采用盲目追求GDP的模式,所以在足球世界,人口小国可以击败人口大国。

陈亦明:如果把现在从事草根足球的人口算上,我觉得国际足联的统计数据没有问题。中国不是没有小孩想踢足球,但他们的出路在哪里?我始终坚持我的观点:拯救中国足球就必须遵守“饭碗决定论”。

张喆:那是否证明“恒大模式”是目前有效的拯救之道?

陈亦明:恒大的高薪高奖金制度肯定是好事,让更多踢球的青少年看到了参与足球事业的价值。但只有“恒大模式”还不够。我个人对这两年中国足协力推的“校园足球”模式并不认同。个个校长都不赞成,怎么从娃娃抓起?如果娃娃以后连饭碗都找不到,为什么要让他们搞足球?

当足球行业能提供足够的饭碗时,校长和家长自然就会来“找足球”,根本不需要硬推足球“进校园”。我们现在缺乏的是足球运动员的舞台,中超、中甲、中乙足够吗?如果我们各省都能建立起区、市、省三级的专业、半职业和职业的联赛体系,各省都能建立起小学、中学、大学的三级联赛,足球人口自然会多,优秀球员肯定就会涌现。

张喆:体制改革也好、打造青训体系也好、搭建更多足球舞台也好,说到底还是要有人去执行。没有人做最基础的务实工作,拯救中国足球永远是空谈。未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如何在政策上联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如何统筹主导改革,地方体育局和足协如何加大能动性,这些都关系到今后中国足球拯救工程的成败!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

手机看体育】【体育订阅】【体育论坛  】【发表评论(0)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欢迎登录

申请加精
网友意见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