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腾讯首页 > 体育频道 > 赛区新闻 > 正文

   

青岛足球回归校园 开展五年多快乐和困惑并行
http://sports.QQ.com  2011年11月22日10:33   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我要评论(0)

岛城足球回归校园 开展五年多快乐和困惑并行

国足连续三届无缘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国奥、女足冲击奥运会接连折戟……中国足球让人看不到明天。中国足球的病根在哪?如何拯救中国足球?显然这不是一个几句话就能探讨清楚的话题。但由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青少年足球人口持续缩减却是不争的事实 。没有塔基就永远不可能爬到塔尖,只有让越来越的孩子喜欢上足球,中国足球才能有复苏的希望。校园足球 ,如今成了社会各界的期望所在。

在全国各地遍栽“校园足球”的种子之时,青岛市基于社区足球理念的“足球回归校园”活动已经开展了五年多,而“校园阳光足球计划”也已经扎根四年有余,可以说开展得红红火火。五年时间,那些最早参与到校园足球中的小学生们,已经有不少升入了初中。五年时间,对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来说,无论学生、家长、教练还是官员,都有着自己的快乐和困惑。我们先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一位年轻教练的苦乐

上午培训或者休息,下午1时左右到学校,了解一下队员的情况,3时20分开始训练,5时40分结束,7时到家在过去的五年多时间里,继鹏一直遵循着这样的生物钟。28岁的林继鹏毕业于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目前是一名青少年足球教练员,记者采访的时候,他正在41中的足球场上等待着足球队的队员们下课。“2006年7月17日,永远忘不了这个日子。”说起自己走上基层教练这条路的经历,林继鹏颇有些感慨,“当时对刘导(刘国江)非常崇拜,他要搞足球进校园,说未来一定很美好,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跟着来了。”

最初,林继鹏是作为青岛崇鼎阿森纳(微博 数据)足球推广中心派出的教练“驻扎”在人民路第二小学的。“那时候我还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带的学生年龄也都很小,基本就是带着他们玩。有时候孩子跑着跑着摔倒了就坐在地上哭,家长在旁边看到很着急,我只能跟他们招招手说‘不怕’。”林继鹏说,经过五年多的磨合,他带的很多队员已经从人民二小升入了41中。体会过“区长杯”、“市长杯”的欢笑泪水,有过第一次参加冬令营的惊喜,孩子们渐渐长大,林继鹏有了些许成就感。“看着他们从零基础到现在踢得有模有样,我也很欣慰。不夸张地说,他们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我都很清楚他们想干什么,有时候比他们的爸妈还了解他们。刘导一再告诉我们,基层教练员一定要有耐心和爱心。”2010年,林继鹏被青岛市足协评为少儿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优秀教练员。

由于收入不高、也不像学校体育老师那样有保障,当年和林继鹏一起开始基层教练之路的大学生们,如今只剩下他和搭档李岩(微博)还在坚持。他说这条路过去没有人走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注定要有风险。“也许他们将来并没有多少人能走上职业足球的道路,但这段在一起训练、荣辱与共的经历,足以让他们铭记一辈子。”林继鹏说,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会何去何从,如果有机会,他愿意从头带一支小学球队,让这五年的经验能够重新发挥作用。

一位学生家长的彷徨

在记者采访的时候,操场上来了一位学生家长。她叫刘忠妃,是41中初二学生马超的妈妈,只要有空,就会来看儿子训练。

马超是小学三年级开始踢球的,最初的目的也只是为了锻炼身体。“也没想过他将来能踢出什么名堂,就是觉得孩子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刘忠妃说,“后来看到他慢慢有了点成绩,我们也挺高兴的。比起个人项目,足球能带给他们更多的集体荣誉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更好地团结协作。”她从没后悔当年让儿子参加足球队,也没担心过磕磕碰碰的那些小事,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结束,中考的压力随之而来。至于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刘忠妃说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另一方面也要看他的学习成绩和足球水平的发展。

“踢球肯定会对学习有些影响,毕竟一天就那么多时间。”在刘忠妃看来,最大的问题在于,儿子训练完之后会有一段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回到家吃完饭,让心情平静下来,再开始学习,确实很辛苦。“明年,和他们一起训练的这批孩子就有四个要中考了。听说大家的学习成绩也不太一样,不知道未来会怎么办,能不能上同一所学校继续踢球,毕竟一起踢了这么久,分开就太可惜了。对于我们这些家长来说,现在也是在观望。”刘忠妃说这话的时候,训练课已经开始了,面对一个跑到场边换护腿板的小队员,她热情地打招呼,嘘寒问暖,显然,他们彼此之间已经很熟悉了。其实,马超和他的伙伴们所遇到的矛盾,不仅困扰着教练、家长,也困扰着校长、老师。为了尽量少影响学生们的学习,41中在排课时特别将毕业班四名学生所在班的体育课排在了下午三、四节。这样一来,在其他学生上体育课时,小队员们就可以参加球队的训练了。

一位教体局长的喜忧

实际上,在此之前,当这些有足球特长的小队员们从小学升至初中时,四方区教体局已经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对他们实行了“整体调拨”,让这些在一起训练了几年的小伙伴们能够继续在一起。再加上部分读初中后又显露出足球天赋的学生,新的足球队又慢慢运行起来了。

据四方区教体局副局长姜新民介绍,该区在历史上一直有着良好的足球传统,曾培养出刘承德、宿茂臻(微博)、陈刚、姜宁等四十多名国脚。因此,在拒绝了众多收费的俱乐部后,2006年四方区下属的三所小学开始了与崇鼎阿森纳足球推广中心的合作,此后合作的学校逐年增多。在推广的过程中,市教育局、市体育局、特别是足协都给了很多的支持和关心,在器材上也提供了帮助,这对于整体经济条件并不好的四方区来说,十分“解渴”。

起步早,不设门槛,有相对专业的足球教练指导,再加上学校之间的主客场联赛,成绩自然提高得很快。“在平时的体育课上,都有专门的足球课,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对于那些参加业余训练的小队员,也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如果出现因为训练而精力分散、成绩下降的,要停训一段时间,让孩子自己反思,教练、老师、家长也要相互沟通。”在姜新民看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也是倡导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五年尝试,成绩可喜,但隐忧同样存在。“相比之下,小学的‘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得更好一些,到了初中因为面临中考升学的压力,在力度上自然小了很多。毕竟,这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上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还是职业学校,这也是学校和学生关注的话题,必须要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姜新民说,近年来常设足球队的高中越来越少,接收足球特长生的名额也很有限,那些不想过早踏入职业联赛、学习成绩又不算太好的学生,因此面临两难的选择……

有感而发让孩子们爱上足球

人人都在说“校园足球”,究竟什么是“校园足球”?青岛足坛名宿、在青少年足球培养方面有过成功经验的老帅刘国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不设门槛,不向孩子与家长受收任何费用;不给学校增添任何负担;让孩子们不离开学友与老师,求学阶段不离开父母与家庭的情况下,在校园内就得到比较科学、比较系统和与时俱进的足球技能与培训。

这一切,正是青岛足球目前在做、未来一段时间也将坚持的。

2007~2008年度,市内四区的33所中小学校成为“校园阳光足球计划”的试点学校;2008~2009年度,这一数字增加到全市9个市区的51所中小学校,60000余名学生参与足球运动,超过1000人的少年儿童参加学校代表队训练,近100名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执行该项计划。前不久,青岛市足协刚刚完成了对青岛市近70所小学的调研工作,下一步计划按照相应条件将这些试点学校分为三个档次进行相应的扶持。同时,校长杯、区长杯、市长杯的三级联赛,以及各种夏令营、各种对外交流活动,也对校园足球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可以说,作为“足球城”,青岛在校园足球的开展和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上走在了全国前列。

诚然,校园足球在开展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阻力,比如师资的短缺,升学的压力,体教的磨合等等。在社会的大系统下,形成一个关于足球的正常运行、完美循环的小系统,还需要很长时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这第一笔不画出来,那个圆圈就永远难以闭合。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必须要突破,必须舍弃功利,最重要的是让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足球这项运动,享受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

手机看体育】【体育订阅】【体育论坛  】【发表评论(0)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欢迎登录

申请加精
网友意见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