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 > 综合体育 > 综合其它 > 正文

杨明:一骑绝尘的再思考 更高更强如同喊万岁

2010年11月29日09:50体坛周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两个质疑

  质疑我的人认为我把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对立起来,我一头雾水,丝毫没有这个意思。有人说: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不是此长彼消的一对矛盾。我同意,我要质疑的是:本来是想两翼齐飞,但是,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战略提了十几年了,大家看到的只有一只翅膀在飞,另一只严重发育不良。我有个私下调查数据:目前,某省体育局群体设了两个处室,竞技赛事设了十个中心;搞竞赛和抓群体的人员配置是十比一!财政上竞技投入超过群体投入4倍。就在中国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就的这20年中,中国人的体质正在明显滑坡!这难道不是讽刺吗?难道不令我们汗颜吗?

  许多质疑者认为,竞技体育金牌世界第一和国民身体健康同步下滑没关系;竞技就是争金牌,青少年体质下降是学校体育开展不好,应试教育是主要元凶;国民身体素质不好是国民体育锻炼意识不强,和金牌不相干,不能因为全民体育开展不好就否认竞技体育等等……针对这些质疑,我想回应一下。

  我的理解,既然体育的功能就是增强人民体质,竞技体育就根本不能和这一主旨在同一层面探讨。增强人民体质是唯一的属性,竞技体育如果不能增强人民体质,就不应该给予突出位置去抓。如果说增强人民体质是灵魂,那么奥运战略为主体的竞技体育只能算个手指,前者比后者重要得多。这是我最主要的观点,希望大家质疑这个观点,不要在其他枝节上争辩。

  国家体育总局主管中国体育的所有事务,属于资源高度垄断部门,它不但负责着全国竞技体育工作,同时也负责着群众体育工作,学校体育开展不好,它自然要负责任。政府从体育彩票中每年拨出经费给体育总局和地方体育局用于开展全民健身,这部分款项不许挪用。我在网上查阅到一份某体育局的资料,里面分明标出体育彩票2007年拨出是大约5亿资金中,有1亿多用于竞技体育,这算不算挪用?

  从去年起,中央领导批示要抓好青少年足球,开展校园足球,国家体育总局每年从体育彩票中拨出4000万作为专款专用。据悉,去年和今年的款项已经到位。今年夏天,新华社决定做组青少年足球调查的系列稿,我们采访了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学生体协也是同一班人马)的某负责人,据他透露,北京几乎所有中小学都没有接到开展校园足球的经费,有些学校得到了一些足球和球衣,仅此而已。政策虽很好,但一到执行层面就会打折扣。

  目前,中国体育和教育“两层皮”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学校得不到政府经费,中小学体育老师的配置仅有36%,大体协和中体协是教育部下属自负盈亏的协会,开展学校体育的经费、举办大学生篮球联赛、中学生足球联赛等赛事的费用,都由他们从市场上自筹。用国际排联主席魏纪中的话说就是——“国家体育总局对待竞技体育是管办不分,对待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是只管不办。”他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体育总局既然办不好学校体育,政府就应该把专款直接划给教育部门,但这牵涉到利益分配和资源流失,体育总局肯不肯把学校体育这块肥肉松嘴,还是问题。

  我那篇文章中引起最大争议的是如下这句话:“为了改变亚洲一家独大的失衡局面,是否可以从下届亚运开始,淡化金牌,从大学或体协中选拔真正的业余选手参赛,少用国家专业队和职业选手,加大非奥项目比例,这样就可以和多数亚洲国家选手处于同一选拔背景,在相近的水平上,实现真正的公平参赛。”

  我承认,这个提议比较偏激,不符合中国国情,有些走极端。有人批评为“荒谬”、“反对中国选手夺金牌”、用业余选手参赛,一是对对手的不尊重,二是降低亚运会观赏力;三是国手们白养了等等,由此衍生出反对为国争光,反对举国体制、是汉奸言论等批评。虽然这句话根本不是我文中主要观点,但为了澄清某些误解,我想做点解释。为何有这个建议,我的理由如下:

  1.以专业选手冒充业余,去和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业余选手竞争胜之不武,且自欺欺人,由于是新华社稿,不便明说,所以用“同一选拔背景”影射。(注:不含职业选手,如果都用职业选手参赛我不反对,那说明中国竞技体育真正走上了市场化和职业化)。

  2.奥运会上争金牌总数第一沿用精兵战略可以理解,但在亚运会上绝对垄断金牌没有意义,也证明不了什么;

  3.淡化亚运金牌,少用国家专业队和职业选手,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我们已经这样做了,虽然不能随便再拿金牌总数第一了,但对推动大学生体育活动开展取得很好成效,丢了几块金牌,换来的会是群众体育的促进,我认为很划算,是体育回归本质的正确选择;

  4.举办亚运会目的何在?为什么亚运会不像全运会那样以奥运会为标杆设项,反而增加了那么多非奥项目?这说明亚运会定位很独特,强调的是“重在参与”。魏纪中老先生也承认:亚运会目的主要是推动亚洲国家和地区体育运动的发展,希望上奖牌榜和金牌榜的国家和地区越多越好。他虽然没有明确反对中国金牌高度垄断,但也鼓励弱小国家和地区有机会多拿奖牌。

  5.亚运会的观赏力到底有多高?最好能搞个调查,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关注了亚运=金牌?真正引起关注的恐怕依然是=三大球,足球居首。赛前,我写过一篇专栏,认为亚运会上比不了奥运会,下比不了全运会,夹在中间,位置很尴尬。全民争睹亚运是在20年前的北京,20年后的今天,唯金牌论已不得人心了。

  6.我是用“是否可以”的商榷态度,探讨增加一些业余选手的可能性,我没有说全派业余选手参赛,请注意我原文原话,避免以讹传讹。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有偏颇之处,欢迎批评!

[责任编辑:simonshen]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