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自始至终没有解释过“态度”是什么,其实仔细观察就能体会,这是一种认真、追求完美的要求。为了锻炼爆发力,林丹每天都在奔跑。变速跑、加速跑他一样不落,规定跑5圈,他非要跑8圈、10圈。脚磨出了泡,他咬牙坚持继续跑楼梯,从一楼到七楼,再从七楼到一楼……自从12岁进入八一体工队,他在训练场上的态度就令教练印象颇为深刻。曾有美国体能师感叹说:“‘超级丹’就是不一样!我知道你为什么球打得这么好,因为你比别人付出的多。”
妻子谢杏芳也不止一次地透露说林丹是个自我要求极高的人。在本次世锦赛上尤为明显:在与阮天明的半决赛中,林丹总是低着脑袋似乎在寻找什么,紧接着就能看到他一次又一次向主裁示意需要擦地板。那场比赛看起来不是特别激烈,但因为阮天明顽强的意志力消耗了林丹很多的体力,汗水也大颗大颗随之洒落在地板上。那一场比赛他要求擦了10多次地板,而且每一次他还要用鞋摩擦一下以检验地板是否真的擦干了。
但有外界评论说,林丹的做法非常狡猾,他其实是在利用这些时间恢复体能。而林丹早就不是当年初出茅庐时,一上场就带着“力拔山兮”气势,而是收起锋芒之后,更多算计。也有人觉得林丹在上场经常“玩弄”对手,不断制造“险情”,又一次次力挽狂澜,一直到觉得应该发力时,才狠狠出击。或许他现在不在乎金牌,只在乎自己打得享受。
的确,即将年满30周岁的林丹,给人观感不再是无匹的霸气,而是收放自如的淡然,无论场内还是场外。
这个8月,他执拍站在世锦赛的赛场上,除了林李大战,最受关注的无疑是与谌龙的这一场“新旧领军人物”的对话。
“所谓‘交接班’、‘领军人物’这些对球迷、媒体、教练来讲会很看重,但对我来讲,经历了三届奥运会,真的看得很淡。不会说谁抢走了我要扳回来,要去捍卫什么,我看得很淡,我只是希望既然回来第一要拿出林丹的态度,第二就是要练好每一天,像一个真正的职业运动员那样对自己的事业负责任,而不是说提些要求去改变自己或者是心态方面的东西。”林丹说。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争”,这种举重若轻,让谌龙也感受到了自己与林丹的差距,“丹哥夺了四个世锦赛冠军(本届之后达到5个),他的积累、感觉、经验都是我需要慢慢积累和体会的。”
而最终的决赛,人们更多记住林李之间的惺惺相惜。林丹赛点到来,李宗伟突然蹲了下去,林丹掀起球网钻过去搭着他的肩膀问候,李宗伟回给林丹一个笑容,努力挣扎起身……直到李宗伟被担架抬出,林丹都在他身旁进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