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张卫平狂砍38分逆转韩国夺冠 一生一次痛哭因为啥?

[摘要]《非常合理-张卫平传》讲述中国篮球名宿张卫平的生平故事,呈现跨越半个世纪的中国篮球发展史,由张卫平本人唯一授权、腾讯体育篮球主编黄祎(阿鱼)撰写、腾讯体育独家出品。

张卫平与中国男篮队友在日本合影留念,倒数第二排右数第三即张卫平

张卫平与中国男篮队友在日本合影留念,倒数第二排右数第三即张卫平

1979年年底,第10届男篮亚锦赛在日本名古屋举办,国家体委以八一队为主要班底组建新一届国家队。张卫平虽然此时已经有腰伤在身,状态打了折扣,但一到上场,他还是得分主力。

这届比赛开打之前,中国男篮便定下了“确保冠军、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另外,只有在亚锦赛夺冠,才能拿到1980年奥运会属于亚洲的唯一一张门票,比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组赛中,中国男篮没有遭遇有实质意义的抵抗,分别以96-56大胜印度、105-89击败伊拉克、118-54轻取巴林。其中,在对阵印度的比赛中,张卫平拿到全场最高的26分。

进入决赛阶段,中国队先以124-89轻取菲律宾,张卫平得到全队最高的29分。随后,中国队再接再厉,以119-59的大比分狂胜巴基斯坦,下一个对手是本届比赛的东道主日本队。

据《体育报》当时报道,在对阵印度的首场比赛中,张卫平得到全队最高的26分

据《体育报》当时报道,在对阵印度的首场比赛中,张卫平得到全队最高的26分

据《参考消息》当时报道,在对阵菲律宾的决赛阶段比赛中,张卫平得到全队最高的29分

据《参考消息》当时报道,在对阵菲律宾的决赛阶段比赛中,张卫平得到全队最高的29分

谈到1979年的这届亚锦赛决赛,坊间一直流传一个“男篮8人被罚下、以4打5胜日本夺冠”的段子,实际上这是以讹传讹,与事实并不相符。日本队只是中国男篮在决赛阶段的对手之一,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决赛对手(当时采用三个小组前2名打复赛、循环对阵算积分的赛制)。另外,中国男篮在比赛中确实遭遇了不公正的判罚,包括穆铁柱、匡鲁彬等多名主力球员先后被罚下,但没有8人之多。

全场比赛还剩最后3分钟时,中国队仍然落后5分。此时,中国男篮派出由张卫平、吴忻水领衔的“五小”阵容,将比赛顽强地拖进加时赛,并最终成功完成逆转,将比分锁定为70-68,以2分微弱优势力克日本。

据当时的主力前锋李玉林(腾讯NBA解说顾问李克的父亲)回忆:“那场比赛我们确实打得比较艰苦,但基本上还可以接受,倒是后面一场打韩国,因为裁判的原因,形势要困难得多。”

日本当地报纸对中日大战的报道,两队犯规数为32-18,可见判罚确实有偏向,但“8人罚下”的说法并不真实

日本当地报纸对中日大战的报道,两队犯规数为32-18,可见判罚确实有偏向,但“8人罚下”的说法并不真实

当时亚洲篮联主席是一位韩国人,在他的授意下,一名来自前苏联的裁判担任了本场比赛的主裁判。当时中苏两国关系相对紧张,这位主裁判对赛会的安排心领神会,一开赛就对中国男篮“特殊照顾”,大前锋邢伟宁上场不到5分钟就被罚出场,主力中锋穆铁柱不到10分钟就领到4次犯规,且在下半场开场仅30秒的情况下就被罚下。不久后,匡鲁彬、王宗兴等两员大将也先后五犯离场。

钱澄海、马清盛等中国教练当众抗议要“退出比赛”,裁判也不得不有所收敛。中国男篮上半场以55-58落后,下半场分差一度达到11分。由于大个队员都被罚下,中国男篮不得不再次启用“小个阵容”,内线由身高同为1.93米的张卫平和李玉林两人挑起大梁,外线则是黄频捷、何钜华和吴忻水。中国男篮用频繁的穿插切入打乱对方防线,终场前9分钟将比分追至70-70。

终场前31秒,比分变成90-88,中国男篮领先2分。此后李玉林先是投中一球,又两罚两中,帮助中国男篮以94-88逆转韩国,成功取得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入场券。

在这场至关重要的比赛中,张卫平一人独得38分,与最后关头连得4分的李玉林一起,堪称中国男篮获胜的两位首要功臣。

新华社当时的比赛报道

新华社当时的比赛报道

【张卫平自述】

79年亚锦赛,当时的国家队是以八一队的班底为主组建的。要讲这届国家队,先得说说为什么八一队能这么强,这么多年老是常胜将军。

实际上有点儿不公平,为什么这么说呢?按原来的规矩,是哪儿的队,只能在哪儿找人,像北京队只能在北京这块找人,不能上河北找人去,上海队只能在上海找人,河北也不能上河南找人。都是户籍制,必须得有当地户口。你要去外面挖人,就算市长同意给人家户口,人家要是知道了,马上告你,你还得给人送回去。那时候这方面管理得非常严格,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找人,不像现在可以有一些人才流动。

八一队不一样,首先征兵是面向全国的,从哪儿找都行。那时候篮球的群众基础非常雄厚,那哪儿都有人打篮球。八一队能从全国找人,我们只能在具体省市里找,选材面儿有限,这方面他的优势就比我们大得多。

另外还有一个,八一队是两套待遇,一个是运动员待遇,一个是军人待遇。比方说发服装,你要是到了军队,运动服、运动灶跟我们都一样,但他还有军装。那时候衣裳都是发布票,一年就发一套线衣。到了八一队,不光发一套线衣,还发不知道几套军装,等于是double(双倍于)我们。那时候我们都挣不着钱,但他们也比我们高。我们地方队一般挣32块,他们只要一提干,就是56块还是62块,等于是双份待遇。

而且,那时候当兵光荣啊,所以从找人的角度讲,部队篮球队比我们优势大得多。

当时各大军区都有自己的篮球队,像什么沈阳部队队,济南部队队,广东部队队等等,大军区都有自己的球队。有一年全国联赛,前四名就是四个部队球队,然后第五名是北京队,我们是地方队的头。当时一共就4个部队球队参加比赛,结果拿了前四名。紧接着要打全运会,他这4个队组成一支八一队,你想地方球队怎么跟他打?肯定是打不过。这是当时的一个历史原因,地方队一直就打不过八一队。

后来,各大军区部队队解散了,八一队的实力也就慢慢下来了。实际上八一队本身也不擅长二线队的培养,他都是用现成的,从各大军区部队队调来的人,最起码我们打球的时候是这样。咱们这儿有了CBA以后,他也是这一拨人,后来慢慢就跟不上了,包括其他各队都有了外援,八一队的选材优势就不比当年了。

那时候要准备79年亚锦赛,以八一队为主组建了国家队,他们有8个人,我们地方队来的有4个人,训练就在八一队训练基地红山口。主教练是马清盛,助理教练是张子佩,余邦基等人,领队、教练、队医等等全都是八一队的,住也住八一队。

我们这几个地方的去了之后,心里很不痛快。我们当时已经是全国最棒的,等于是佼佼者,要不然也不会被选进去。之前都是国家队的主力,到了那儿之后,某种意义上就变成陪练了。打比赛全是他们的主力打,能不让我们上就不让我们上,上也是很少的时间,主力、先发、关键时段都是他们的,我们就在训练的时候陪着他们练。

这就是为什么到那儿把我的背号都换了,我打了这么多年4号,这次参加亚锦赛,我就变6号了,4号让给八一队的吴忻水了。不过这都无所谓,我们也没什么意见。

当时八一队的领队是鲁挺,在八一体工大队担任大队长,人特别好。马上要去亚锦赛了,鲁挺说不行,冠军不能丢在我手里头。当时马清盛、余邦基都没指挥过亚锦赛、亚运会等大赛,对这类洲际比赛没有经验。鲁挺就说,还得把钱指导请来。钱指导好像最后当了个第五助理教练,排在最后一个。

去了以后,一场还没打呢,鲁挺说不行,不能用马清盛练这么长时间的阵容,还得用国家队原来的老阵容。原来的老阵容里面,我和黄频捷是主力,穆铁柱、邢伟宁这俩八一的队员也是主力。鲁挺的意思是说,不能完全用八一队的五个人,还得加上我们地方队原来的班底。否则万一输了,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当了很长一段时间陪练,真正到亚锦赛开赛了,我们又变成先发了。

这届比赛,裁判确实整我们,像打日本那场半决赛,把我们大个儿都罚下去了,最后全剩下小个儿打了。但是我要说,人家加时赛能让你赢了,就不能说死整你。人家要是死整你,加时赛你也赢不了。打到加时你还能赢,你就不能说裁判怎么着。后来咱们媒体上说得有点夸张,裁判确实有点偏,但加时赛能赢东道主日本,就说明还可以容忍,不能完全说裁判不公。

甭管公平不公平,最后咱还是冠军。我一辈子从没哭过,那次最后得了冠军,我还真是哭了。当时就是觉得心里特别委屈,不痛快,最后得了冠军了,长出了一口恶气,所有情绪都释放了。

《体育报》当时刊出的亚锦赛冠军阵容

《体育报》当时刊出的亚锦赛冠军阵容

79年还有一件事儿特别逗,现在回想起来,也算是时代的产物了。

那个时候咱们都穿回力鞋,没见过阿迪、耐克,七几年的时候根本没有。去了日本,头一天刚到,有人邦邦邦敲门,说哪个屋正发鞋呢,发外国鞋,到了签个字就能领。去了一看是阿迪,让签字,我们也不认识英文,签了字,领了鞋就走。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敲门,说另外一个屋也发鞋,签一字就领。我们心说是吗,去了一看,Asics(爱世克斯),日本鞋,一人又领一双。后来陆续有三四家,每家各领了一双鞋。大伙都说,这回不错啊,以前从来没有这样来了就发鞋的,全是外国鞋,都去领了一遍。

第二天早上去训练,哎哟,门口停了一排车,聚了一大帮子人。就是之前发鞋的那拨人,也不看我们,就往我们脚上瞅,一看都急了,全在那儿嚷嚷。我们也听不懂怎么回事,后来翻译过来说,你们签字也没仔细看,上去就签了。人家的意思是鞋子白给你,但你训练和比赛的时候必须穿他们的鞋。签字就表示同意,然后才能领鞋。我们都不知道啊,当时也不认识英文,以为白给呢。这些人相互之间就打起来了,互相争,一直在抗议。

最后还是鲁挺果断,当机立断,需要做决定的时候,他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敢站出来拍板。他说,咱们这次来拿冠军是最重要的,这是唯一的任务,你们穿哪个舒服就穿哪个,甭理他们,他们爱说什么说什么。我说,我就穿这回力舒服。我打一辈子球,真正在比赛场上打球穿鞋,就是回力,从来没穿过其他品牌。后来当教练了,包括再往后了,才有一些品牌赞助什么的,那时候根本没有。当时就有这么一个小插曲,这是中国男篮第一次接触外国品牌的装备。

当时还有一个事儿挺好玩。比赛之前,有俩法国人扛着大行李过来了。我们一看,哎哟,要给中国队发衣裳。也不知道当时是谁给谈的,怎么谈的,阿迪的人过来发服装,前面印着“中国”俩字。以前我们衣服上不印字,就是别一个国徽,你看我所有照片都是国徽,没有中国俩字。以前国内不印这个,发个国徽别上就行。

哎哟嚯,阿迪要发衣服,我们一穿挺漂亮,都感觉挺合适。到穆铁柱这儿就不成,怎么长袖成短袖了?俩法国人也觉得纳闷儿,不对啊,从皮包里抽出一张纸来,原来是参加比赛之前填过的一张信息表。每回参加比赛之前都要填一个表,包括姓什么叫什么,身高、体重、身份等等。我们都是业余运动员身份,关系挂在某个学校。我原来是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的学生,后来填体育师范学院的教师,在北京队一直这么填,老一辈的国家队队员都填北京体育学院。

一般大个运动员,特别是那种巨人类型的,身高超过2米1、2米2的,就不愿意让人说高。我是不怕,我1米90多,填1米92、93都无所谓。真正太高的队员,就不愿意好好跟你说。铁柱从来都是瞎填,那时候你要听解说,甭管是电视还是电台转播,没有一次说他的身高是一样的,说什么的都有。这次去之前也填表,我们都填的是实数,所以衣服合适。他照样往矮了填,当然不合适。那怎么办,两个法国人说好办,站直了,重新给你量,量身定做。不算那两个法国人,除了穆铁柱自己,只有在场的三个人知道他的真实身高,我就是其中一个。但是我不能告诉你,就觉得想起来还真有意思。

《非常合理:张卫平传》第15章结束

传记目录:

第01章:张卫平家世背景大揭秘!外公师从康有为姨父是名士

第02章:张卫平最大梦想曾是当厨子 50年前就称霸东单球场

第03章:张卫平年轻时脾气有多暴?曾有绰号叫先农坛恶霸

第04章:张卫平曾被要求检查巨人症 身高1米93照样场均30分

第05章:你可知张卫平力量有多强?50岁掰手腕赢遍CBA球员

第06章:张卫平出国访问被送香皂?半个月不吃饭仍砍45分

第07章:张卫平首访菲律宾遇惊魂时刻 一人吓得直冒冷汗

第08章:张卫平出访非洲被堵厕所 走夜路撞西瓜山吓坏团长

第09章:张卫平为何最怕横传球?一生只输韩国一次就怨它

第10章:张卫平为啥被叫魔术师?其NBA模板是谁你猜不到

第11章:谁是张卫平最强搭档?他惊天一传至今无人能及

第12章:张卫平曾是男篮得分王 一纪录姚明也无法打破

第13章:张卫平爆料 中国男篮首次见NBA球星时发生了啥?

第14章:活久见!中国男篮首战美国打出篮球史上惊天平局

明日预告:

你可知道,

明明已经取得奥运会入场券,

中国男篮为何连续两次无缘奥运赛场?

对吃青春饭的运动员来说,

连续两次错过奥运会究竟意味着什么?

……

明天上午10点,请看《非常合理:张卫平传》第16章。

如何收看:

传记内容在腾讯体育全网独家首发,同步收录在作者阿鱼的微信公众号“鱼乐NBA”(微信搜索公众号“鱼乐NBA”或“yulenba”)、企鹅号“鱼乐篮球”(腾讯新闻App、天天快报App搜索“鱼乐篮球”)上,欢迎收听,锁定精彩。

创作团队:

口述:张卫平

作者:黄祎(阿鱼)

策划、推广:宋忠冬

张卫平狂砍38分逆转韩国夺冠 一生一次痛哭因为啥?

张卫平狂砍38分逆转韩国夺冠 一生一次痛哭因为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hdongso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