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 > 2010广州亚运会 > 评论 > 正文

湖南日报:金牌背后的差距

字号:T|T

现象:职业对抗业余

翻开日本代表团运动员花名册,不难发现,参加本届亚运会的日本运动员80%来自于大学。击败吴鹏的松田丈志就读于鹿屋体育大学,北岛康介来自于日本体育大学,日本女足队的很多队员还是在校高中生,部分排球选手属于某某“县”体育协会。还有一部分运动员纯属业余爱好者,他们在三菱重工等企业或医院工作。

中国代表团的900多名运动员,基本上是职业运动员,大多来自于国家专业队或国家集训队,真正的在校学生很少,而作为业余选手参赛的更是寥寥无几。因此,从运动员的来源看,本届亚运会中国队就有以职业选手对抗业余选手之嫌。

原因:培养模式不同

造成这种现象,可从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上找原因。据介绍,日本在小学阶段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大多数运动员是从初中开始接受专业训练,然后进入某一个项目专业度较高的高中学习,继而进入大学深造。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少数运动员是进入专门的体育学院,更多的运动员是在普通高校读书,一边完成学业,一边训练。这种模式一方面保证了运动员在教育水平上不低于普通人,另一方面全民体育教育,使得运动员的选材面更广泛。

日本很多运动员都是在大学读书阶段就开始参加亚运会和奥运会比赛。大学毕业后,他们往往进入一些著名企业,其主要“工作”还是训练和比赛,但同时获得企业的赞助,成为职业选手。

中国的运动员培养模式与之相反,基本是小学三年级之前培养兴趣,体育老师发掘“苗子”,推荐到体校,孩子们每天就是训练和比赛,远离正常的文化学习,一直到进入国家队。很多优秀运动员在夺得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后,才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但是经常由于训练和比赛任务太重,很难完成学业。

呼吁:全民体育教育

北京奥运会后,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新时期的体育工作“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精英体育发展得再高,也无法阻挡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全面下滑。全民健身不是爷爷、娭毑扭秧歌、打太极的老年运动会,而应囊括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我们应该借鉴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从幼儿开始实行全民体育教育,培养所有孩子的体育兴趣,让所有孩子都运动起来。

目前,中国足协正在积极倡导校园足球,但每年4000万元的资金分到2000所学校,每所学校也只有2万元,经费少得可怜。很多学校连个标准的操场都没有了,别说踢球,学生们连做操都捉襟见肘。近年来,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每天必须运动一小时,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希望还有更多的措施推动中小学的全民体育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本报广州11月15日电)

[责任编辑:shineluo]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