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医学专家:刀锋战士通过暴力展男子气概

620多年前,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在风暴角转弯,探求出绕过整个非洲直抵印度的海路。风暴角从此改名为“好望角”,南非国门也因此而洞开。

620多年后,昔日的好望角之畔,已经拔地而起建成了南非第二大城市开普敦。但在这个国度里不断膨胀开的,除了无尽的财富以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不安定因素。

里瓦·斯汀坎普的生命在开普敦开始,在自己男友奥斯卡·皮斯托留斯的枪口终结。究竟是什么样的魔鬼在那一刻操纵了皮斯托留斯的大脑,令他扣动了扳机……

持枪 罪恶之源

作为一个可以合法持枪的国度,南非国内的枪支泛滥已达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在这里,21岁以上的成年人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就能够领到持枪证。据2010年世界杯期间的官方统计,南非总计4500万居民中有280万合法持枪者,他们总计拥有约450万支枪支,这个数量甚至超过了南非军警所拥有的枪支数总和,而民间非法持有的枪支数量,数字恐怕更触目惊心。

以皮斯托留斯为例,许多持枪人都认为“枪支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安全感”,事实上,枪支却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不安全隐患。2012年11月,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就曾爆发一起校园枪击案,导致一位年仅16岁的学生中枪身亡,此番皮斯托留斯身为公众人物以身犯案,更引发了全球范围对南非持枪环境的讨论。

南非是个充满着一夜暴富传奇的国度,这里的黄金储量占全球的60%,钻石更是南非的国石,无尽的矿藏令南非成为冒险者和投机者的乐园。对这些为财富而杀红眼的人们而言,他们可以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可以为了发财宁愿铤而走险——广泛存在于黑市上的廉价枪支,在供需两旺之间,令整个南非社会存在于巨大的危险之下。

暴力 屡见不鲜

南非当然不是全球唯一合法持枪的国家,但南非的枪支总量之庞大、持枪总人数之多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之深远,在全球范围内都属罕见。究其原因,这是一个尚未彻底健全化的社会,在民主化的建设上步子走得太大……

在一个不健全的社会里,南非的部分居民心态产生了较大程度的扭曲,南非医学研究理事会成员瑞切尔·乔克斯就认为:“皮斯托留斯和别的南非男性一样,他们渴望通过展示暴力,来证明自己的男子汉气概。

根据南非相关机构的调查,在这个国家,40%的男性对自己的配偶实施过暴力侵犯,25%的男性强奸过妇女,而强奸过妇女的男人中,又有75%的人承认自己的第一次强奸行为发生于十几岁时,至于遭遇强奸的妇女,则只有2%选择了报案——许多人将此解读为南非的大男子文化,但更广泛的意义上,这是社会畸变的一种集中体现。

“皮斯托留斯酷爱玩枪和飙车,已经多少证明他沾染上了这种不良的社会习气。”乔克斯补充道。

种族 余患未消

和大部分非洲国家一样,南非现在的绝大部分人口仍属于黑色人种,约占总人口比例的69%,而作为这个国家过去数十年间的主要统治者,白种人只占南非总人口的19%。虽然通过白人总统德克拉克和黑人领袖曼德拉的共同努力,南非在1991年废除了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法案,但隐藏在社会深处的种族矛盾却未能真正消除。据不完全统计,自1994年以来,南非总计有3000名以上的白人农场主被杀,黑人在长期受压迫后产生的报复行为,令南非白人心惊。

生于1986年的皮斯托留斯目睹了南非社会在90年代初的剧变,作为一名生长在如此环境下的白人,不可避免地和白人社会有着较大的思维共性。这些白人们不断武装自己,他们也恰恰是南非合法持枪人群中的主流人士。

2010年前后,南非种族冲突在消弭了十多年后再度大面积爆发,当时已经盛名在外的皮斯托留斯因其精彩的赛场表现,而被一部分南非白人曲解为他们“强硬”精神的代表。

随着皮斯托留斯案件调查的深入,人们发现了其女友里瓦·斯汀坎普存在外遇的可能性,而作为里瓦外遇对象的马里奥·奥格尔是一名南非的知名R&B歌手,同时也是一位黑人——对于任何南非白人而言,被一位黑人戴绿帽子,其压力恐怕都是他们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重。

残疾 特殊个例

抛却一切南非社会因素对皮斯托留斯的影响,“刀锋战士”本身的成长情况也实在过为特殊了一些。作为奥运历史上第一位参加健全人田径比赛的残疾运动员,皮斯托留斯在大部分时候都被人视作英雄。

然而关于他的争议却也始终不曾停歇,赛场上,对手攻击他的假肢能给身体带来更大的助推力;赛场下,他作为残疾人更是或多或少要面对他人的歧视。尽管大部分人赞美他为“南非之光”,但在皮斯托留斯心中:许多对他的夸奖都因为“他是一个残疾人跑者”,这样的夸奖,在许多时候都会被看作廉价的同情。

镁光灯没有感情,他们频繁地照射着皮斯托留斯和里瓦这对著名情侣,但一样的灯光照进人心,却会产生出不同的解读。作为一名残疾人,皮斯托留斯能和身材火辣的女友里瓦进行拍拖,对他而言意味着荣耀,却也意味着压力。

在皮斯托留斯家中发现的染血球棍或许能从一个侧面说明,作为南非国内的高光人物,皮斯托留斯因为其本人的特殊性,内心的失衡早已有过先例。

皮斯托留斯在庭审时流下的热泪,注定包含着愧疚和悔恨之情,但生活在一个极端的社会环境下,再加之其个体的特殊性,最终导致了这样一场悲剧的产生。死者已矣,惟愿这场悲剧,能在整个南非乃至世界范围内敲响警钟。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beppekong]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