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 > 正文

音乐元素丰满广州亚运 杨振宁亲译《重逢》歌词

2010年11月16日23:20华奥星空网
字号:T|T

  华奥星空广州11月16日电 (记者 梁晓晨)一首《重逢》唱响了广州亚运会的激情和梦想,耳熟能详的《落雨大》更是以淳朴的方式体现了岭南多元的风情文化和隽美风景。音乐为广州亚运会增添了无限悦耳而立体的美感,而这些亚运音乐从雏形到诞生再到选拔确定却经历足足3年的时间,先后征集到1600多首歌曲和音乐,最终只有36首歌曲入围,这其中就包括会歌《重逢》。

  在今天举行的广州亚运会歌曲和功能音乐媒体发布会上,亚运音乐负责人甄妮和亚组委庆典与文化部音乐总监方小聪在亲历三年的亚运音乐选拔中切身体会到了千里挑一的精益求精。

  “广州2010年亚运歌曲和音乐征集评选活动从2007年6月21日至2010年6月30日分三届开展,先后征集到1600多首歌曲和音乐。三届共评出亚运入围歌曲36首,其中就包括会歌《重逢》。”甄妮率先说到。

  “第16届广州亚运会在歌曲和音乐的把握上,我们强调本土,国际和多元化。在创作人员的邀约上,我们更多倚重的是有广州生活经历的音乐精英,一方面他们有更大的热情,更重要的是他们比较熟悉广州风情,在音乐上能更好的把握和体现。”方小聪补充到。

  “本土化、多元化、国家化”在三个看似难以融合的范畴内,亚运歌曲就好象一棵棵脆嫩的小苗被方小聪培育着,他用他最权威的声音去诠释这三个缺一不可的元素。

  “本土化不是把广东音乐或去掉生搬硬套,而是要求岭南音乐的一些经典句式,一些为广州民众熟知认同的旋律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元素。”方小聪首先说到。

  谈到多元化,方小聪如是说:“在征集活动中,我们的最重要一个基础要求就是以独特的角度来反映对本届亚运会的观察、了解、表达,而不是用一个尺度来衡量所有的作品。这在根本上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一个宽泛而又准确的创作空间,从已经评选出来的36首优秀亚运歌曲中,我们所能听到的不止一个声音强调。无论从题材、角度、风格、元素标识、作曲技法、编配手段和演唱风格都尽量做到有所区别,以求更能体现广州的包容性。”

  “而歌曲从两个方面强调了国际化的重要性。一是主题及眼光胸怀,我们的目标是让亚洲各国的青年带着自己民族的文化,来到广州亚运会这个平台,来实现不同文化的相互拜访。二是在具体的创作上创作及制作上,音乐家们运用了很多西洋作曲的技法及先进的管弦乐,使音乐语言的表达手段更加丰富。”方小聪同时强调到。

  作为依托于亚运体育赛事的平台,亚运歌曲通常按照颁奖音乐和上、下场音乐来划分其功能性。据方小聪介绍,本次亚运会运动员上场音乐是用现代管弦创作的一首具有行进感的曲子,写作手法现代,有民族特点,歌曲健康、朝气而俊朗。同时,定名为“欢乐曲”的下场曲则夹插了广东的高胡片段与底部的小堂鼓,低音唢呐与潮流锣鼓的复调使用与管线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颁奖音乐选定用稳定的和弦推动和不完整的乐曲分句营造出兴奋、激动、幸福的片刻。

  会歌《重逢》现在已可以在广州的各个角落听到,无论是街头,或是赛场,再或是手机的彩铃,而当初确定《重逢》为会歌也曾经历一番艰难的抉择。

  “歌曲《重逢》以童谣《落雨大》开始。这首童谣不管是哪一个广州人都能耳熟能详,”方小聪补充到,“这三首歌曲从一千多首参赛作品中选择出来,每一首都有自身的特色,反映了作者对亚运会的看法。很难抉择,因此我们决定通过大众投票来选择,结果就是现在的会歌《重逢》。”

  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宁还亲身参与到了本届亚运会会歌作词和英文版本的翻译工作,据方小聪所说,《重逢》的歌词正是由杨振宁的一个朋友创作,随后便把中文歌词成给予杨振宁来翻译,在看过歌词后,杨振宁很是喜欢,便和妻子翁帆着手开始了翻译,而最终的结果也同时得到了翻译家和音乐专家的认可。

  亚残会的会歌目前仍在挑选当中,亚运音乐团队将利用亚运会10天的调整时间对会歌进行最后的定夺。据方小聪透露,目前残奥会会歌已经有三首候选歌曲。(完)

(华奥星空)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