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 > 2010广州亚运会 > 周边新闻 > 正文

师旭平:开幕式并非亚运精髓 过气女星点火?

2010年11月12日18:13体坛周报师旭平我要评论(0)
字号:T|T

体坛周报特约评论员师旭平述评舆论似乎总是喜欢宣扬一种“开幕式崇拜”,最典型但也最离谱的说法是:“成功的开幕式就等于运动会成功了一半”。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温哥华冬奥会最关键的点火环节失误,四根冰柱有一根没点着,并不妨碍它成为最成功的冬奥会之一。

慕尼黑奥运会开幕式倒是没毛病,但“黑九月”杀死十一名以色列运动员的恐怖事件让人们的回忆只剩下了黑色。

开幕式其实就是运动会开始的一次告知而已,真正惊心动魄、让人今日天堂明日地狱般生活的是随后那十几天(若是世界杯就是三十天)。

并不是每一届大型运动会开幕式都能给人们留下深刻记忆。比如广岛、曼谷、釜山亚运会的开幕式,谁还记得一鳞半爪?

但我记得汉城,因为那支名为“手挽手”的会歌。

我记得罗马,因为鱼贯而出的无数美女模特和那曲“意大利之夏”。

我记得亚特兰大,因为颤巍巍点火的拳王阿里。

我记得多哈,因为向火炬台冲击的飘逸洁白的阿拉伯斗篷和黑亮的骏马。

我当然记得北京,因为缶之歌,因为……

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导演团队无疑是想让人们记住些什么的,但是在有了多哈和北京这两个标杆之后,这个问题变得很难很难。

陈维亚们一定反复深入地琢磨过,什么能让人记住?答案自然是特色,是差异,是与众不同独一份。我不认为在导演团队中曾有过类似诸葛亮和周瑜每人手心上写个“火”字然后同时亮开手掌那样戏剧性的场面。最可能的情况是,某人试探着说出一个“水”字,所有人立时茅塞顿开。

我是11月7号11点来钟在导演团队下榻的外商大酒店一楼大堂见到陈维亚的。当时是去和他的助手谈开幕式之后到CCTV-5做访谈节目的事,有些细节必须陈导本人来定。

陈导的精神和身体状态相当好,可说好得出人意料。这么大一事,又到了最要劲的关头,竟然看不出丝毫的疲态,言谈话语之间是“一切都已搞定”的轻松、自信、淡定。倒是那位助手面有菜色,感觉明显睡眠不足。

外界高度关注的最后一棒火炬手的人选,陈导竟然一无所知。我们提出想把最后一棒火炬手也请进演播室的时候,他用手机拨通一个电话,随后告诉我们最后5棒火炬手的姓名,其中有一位非广州籍的退役女乒人士,极其有名。

“她不是最后一棒,最后一棒是本省一位奥运冠军,XX项目,现在还在役,女的,叫XX。”

“XX?”我们全傻了,这个名字属于一个和陈维亚基本同龄的过气女影星,和奥运冠军可是八竿子搂不着。

“我再问问,不知道是他们搞错了还是我没听清。”一个电话之后,陈导说出一个新名字,名没变姓变了,而且不是女的。

知道我们打算8号去看彩排,陈导说:“应该去看看,有些表演还是难度很高的。比如‘白云之帆’的空中表演,我们担心,问塔沟武校能不能干,他们说你能想到我就能做到,真做到了。”

这个上午采访陈维亚的有三四拨,舞协还带了摄像机要制作成视频挂到网上。陈维亚在几拨人之间来回应对游走的时候,助手说:“值得期待,某些地方要高于北京奥运会。”

这里就不说我对彩排的观后感了,一来各人感受不同,我周围十来个看过彩排的人各有评价,我打分最高。二来电视观众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电视转播的水平决定的。

(体坛周报)

[责任编辑:simonshen]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