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为何书豪留脏辫遭质疑?“文化挪用”还需深思

2012年,中国的农历春节和往年并无不同,北京长安街又开始了临时交通管制,预备着突然稀释了的人群涌入。不过5公里脚程的广渠门内大街80号通正国际大厦内,中国篮协的办公室电脑里,静静躺着一封来自国际篮协的征询意见函。

因春节七天长假期间中国篮协不办公,等时任中国篮协运营部主任的宫鲁鸣上班打开来看时,一切已成定局:国际篮协已为肯扬-马丁开出澄清信,他可以火线加盟洛杉矶快船队。

所以还能怎么办呢?纵使是中国篮协,彼时也只能发布一则“愤怒谴责”,然则宫主任的愤怒也无法改变既定事实,只能收获“国际篮联和NBA的理解和尊重”。按照国际篮联的规定,如果征询意见函7天内得不到正常回复,就会被认定为没有反对意见,而此前被新疆飞虎队裁掉的马丁,也便可顺利拿到澄清信,签约NBA球队。

而根据CBA的规定,如果赛季尚未结束,任何外援无法获得澄清信,这也是限制外援说走就走的一道利器。

中国篮协的规定是规定,人家国际篮联的规定也是规定,恰如你家春节不上班的规定同样也是白纸黑字,这也就没办法了。

而马丁,无疑是个聪明人,在背后高人的指点下,在中国打了12场球,松松拿走265万美钞,从此和蒋兴权指导永隔太平洋,不必再理会后者“从未见过训练如此懒惰之人”的怒斥,安心继续追逐自己的美国梦。

那里有自己熟悉的环境和文化,雷吉--埃文斯正在等着和他组成发带兄弟,一齐与黑白双熊在季后赛里鏖战七场胜出,虽然他们最终也没能在西部半决赛里赢下马刺哪怕一场,总算也是血性了一回,反正一切进不了西决的因果都有保罗兜着。

为何书豪留脏辫遭质疑?“文化挪用”还需深思

马丁怼书豪脏辫

书豪留脏辫“侵权”黑人文化?

虽然这位曾经的2000年NBA状元秀早已宣布退役,但他在文化方面的“灵敏嗅觉”并未退役。日前这位老哥又在自己的INS上发布小视频,谈到了林书豪的新发型:

“我是否需要提醒下这个男孩姓‘林’?拜托了,停止搞脏辫吧,就算你再怎么弄,你也不是黑人。我明白你想弄成黑人的样子,但是你姓林。”

林书豪很快作出了回应:

“嘿,老哥,你不喜欢我的发型没有关系,你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实际上,我很感激你说出了内心的想法。归根到底,我很欣赏自己的脏辫,也很欣赏你的中文纹身,因为我认为这是一种尊重的标志。我认为作为少数群体,我们越去欣赏彼此的文化,我们就越能影响主流群体。”

马丁的中文纹身是“患得患失”,没人知道林书豪究竟欣赏这几个字哪一点,也许他没能搞清楚这个成语背后的贬义,拿出来说只是因为它是四个汉字,是华裔代表性符号,以对仗上自己头顶的那个黑人群体的符号:脏辫。

脏辫并非黑人文化中独有的符号。实际上这种发型遍布亚非拉澳各地原住民群落,只不过各民族对此的称谓不尽相同。

印度教大神湿婆神被描述为“戴着头发辫的锁”,用它们来控制泛滥的恒河,该教中只有圣徒才配得上这种“纠结的头发”。如果你留意,古西藏佛教文化里,就有一类僧侣是留脏辫的,而西藏对成年少女的“上梳”仪式,实际上就是从少女时期的五六条辫子,改为几十条小辫,如果再往北边去看到新疆维吾尔族的小姑娘们,那更是以辫子多为美,最少也不能低于9根,一般都说自己有40根辫子,据说凑齐这么多辫子,是为了COS传说中美丽的仙女。

当然,传说都是美丽的,满头小辫的真相可能涉及到当地的卫生水平,据传这样编上一头紧紧的小辫,可减少头发内生存寄生虫的概率。

欧洲甚至可能更早。在3600年前,古希腊的克里特岛人就有壁画流传至今,上面画着的俩男女莫辨行迹诡异的人物,就赫然梳着脏辫;而克里特文明又能溯源至6000多年前的苏美尔人,苏美尔人是古巴比伦人对这个“来自东方的黑发种族”称呼的音译,而他们创造的文明被古希腊人称为“米索不达米亚文明”。在这些古老文明留下的遗迹中,都可见脏辫形式的发型。

所以谈文化这种事情,还是得缩小地缘关系和时间节点,在美说美,在今说今,用上下五千年浓缩到小70年的中式思维去套240多年的美国文化,那就多少有点驴唇不对马嘴的意思。

在美国,脏辫,或者玉米辫等发型不一而足,基本上就是黑人特有的文化符号。虽然脏辫形式在世界各地基本上都有孤立起源的意味,流传迄今原本的防蚊防虫的功能也消失殆尽。但在当下的文化中,这种由非洲黑人族群携带拉斯特法里宗教去美洲传播的文化特征,辗转又由起源牙买加地区雷鬼音乐的艺术小船,折回北美,风靡全美黑人群落,也算别样的叶落归根。

毕竟,黑人作为北美少数族群,对寻根这件事的执着并不亚于世界任何一个民族,要寻求民族内部的自我认同,文化是一条必不可少的纽带,而文化中符号的意义显然非凡,而勿论符号真正形成时间的长短,更何况是脏辫这等历史悠久的民族符号。实际上脏辫只是内陆中文语境下对此发型外观临摹的拟态词,和其原生英语词DREADLOCKS中所蕴含的深远意义相比,简直天差地别。DREAD这个词最早就是出自于牙买加拉斯特法里教派中的术语,表达的是对上帝耶和华的敬畏,代表着年轻的黑人信仰,而牙买加的拉斯特法里教派,本身就是在被边缘化的穷困黑人族群中广为传播。

所以,尽管DREADLOCKS发型在各地各宗中的含义不尽相同,却无一例外拥有着神圣的精神内涵,也许你可以将其看成黑人民族文化的内核外显,又或者看成一种亚文化(NEW AGE时期或嬉皮士时期很多人以这样的发型来表达对政治控制和庸众文化的对抗),甚至你可以仅仅将它看成一种流行符号……

无论如何,它不脏。

关于它的一切,也并不简单。

所以马丁骂林书豪,也算是空穴来风,有的放矢。不能说马丁的聪明脑袋里立即就能想出上面这一大篇民族大义,只是这种敏感性早已代代相传,融入美国黑人族群的血液之中。你眼中的所谓“歧视”,也许没有那么简单。马丁状似无知莽夫的言论基础,乃是由几代人甚至几十代黑人血与泪的寻根之旅所构建。

为何书豪留脏辫遭质疑?“文化挪用”还需深思

“书豪脏辫”事件并非个案

事实上,林书豪并非第一个因为使用它族文化符号而被喷的,早在纯种白人贝克汉姆留玉米辫的时候,北美黑人就已经叽喳一片。而黑人也不是唯一对此敏感有加的种族。

凡妮莎-哈金丝,美国演员、歌手,多好的小姑娘。有一天她穿了一袭半透长裙,头戴一柳木编制的花冠,小风中摆个pose,美得紧,完事儿和许多网红一样,拍照不发朋友圈就等于没拍,于是她在社交媒体上po出美照,下面写着一句自我赞美且毫无意义的小句子:

“飞扬吧,公主……或者,请叫我花冠传人。”

但这样简单的晒图却招来一片谩骂,多数夹杂着骂人的问候语,即便有粉丝支持的,也不过劝她“不用这么高调吧,不如去喝杯卡布奇诺?”

为什么?少女用柳条编个圈圈套头上,对于咱们来说简直萌蠢,但美国印第安人可不这么想。在布瓦族人为首的北美原住民群落传统里,这种形式的圈圈,代表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守护,基本上也已经成为整个大概念印第安人的团结标志,他们管这圣物叫做“追梦者”。

一看这名字,就知道地位之崇高。

所以哈金丝,你是谁?你也配?

而且,实际上哈金丝小姐还是有五分之一印第安血统的,都被喷成这样,而和黑人八竿子打不着的林书豪仅仅得到一个马丁的质疑,实属幸运。马丁也不是第一个为了发型开喷的NBA球员。贾巴尔大家都知道吧,那比马丁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2015年,他老人家还特意写了一篇雄文发表在《时代》杂志,大5000字的文章,也不知道熬掉彼时年近古稀的贾巴尔多少精血,光这长度和这年纪,不用看文章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浩然正气。

文章的标题就叫做:《论玉米辫和文化挪用:种族身份被盗用的真相》。

他老人家表示,玉米辫本来不算什么话题,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白人名人开始留这个发型,这事儿就变味了,这就类似于你把战俘的牙齿穿起来当成美丽的项链去炫耀一样。

贾巴尔观点鲜明,留这种黑人特征的发型,然后宣布这是一种文化挪用或者美而言之“融合”,基本上就等于在剥夺黑人群体的身份特征,而且他还历数了白人在音乐、电影、服饰、语言等层面进行的所谓“融合”,基本上就是拿来就用,然后告诉大家,没错,黑人文化对美国文化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最终都被我们拿进来,最终都是一家人咯!

这种看起来非常公允的民族观,在贾巴尔看来却是绝对意义上的不公,因为,当某一民族的传统被模仿、借用甚至剽窃的形式来展示并逐渐沦为市场上的大路货时,荣耀何存?

当黑人或者印第安人的民族特征被以融合的名义一层层剥去的时候,他们未来除了越来越模糊难辨的肤色,还有什么可以作为互相认同的纽带?当原本严肃的传统内涵沦为它族娱乐产物并广为传播的时候,传统还从何谈起?

对于林书豪们的脏辫,马丁或者贾巴尔们无意识或者有意识的反应,都是一种抗争的形式两种表达。

不过,话说回头,所谓文化挪用,往往发生在强势民族对弱势民族的剥夺,但林书豪的情况完全不同,华人在美国地位还不如黑人,更不用提以黑人球员为主的NBA。

所以马丁或者其他我们没有听到的针对林书豪发型的声音,只不过是他们对于此类行为的不认同,而书豪,不幸中弹。

书豪反思“文化挪用”行为

为何书豪留脏辫遭质疑?“文化挪用”还需深思

在马丁开喷之前,林书豪实际上就已经收到了相关的质疑,他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也专门提到了“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的问题。

起初林书豪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一种“文化挪用”,他知道脏辫这种形式很特别,但一开始也没有想到那么深远,直到有朋友提醒他,这样做可能会冒犯到黑人的民族感情。但他最终在黑人队友(黄蜂沃克和篮网朗戴)和朋友的鼓励下,还是决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林书豪真正聪明的地方不在于后来他说马丁“你也不懂我家中文瞎用什么”的反唇相讥,而在于他在这篇更早的文章里早就为自己打好了预防针,他首先表示自己是无意冒犯,“我并没有想得那么深我只是单纯喜欢这个发型”,而后又强调自己作为另一个更少数的民族,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也曾经被肤浅定义过,“大家以李小龙或者“虾仁炒饭”来看待我背后的文化的时候,我也会感到很不爽”,他希望用这种感同身受的站队方式来表达自己和黑人兄弟“同甘共苦”的情操。但这些话术显然不会那么容易打动黑人“兄弟”,否则也不会有马丁后来的揶揄。

林书豪继续在文章中强调自己并非“轻易拿来一种文化”,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学习了解另一种文化的机会”,以及对此展开来说,希望大家都是美国人,“我们必须要小心,我们从其他文化所拿走的东西并不就是成为了我们自己的东西。现在社会上有了更多的分裂、政治动乱和无谓的暴力,我们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交流。”

以美国黑人多年来战斗出来的强硬,这个事件最多只会被忽视,而不会被反转。同时林书豪在文中强调自己“也许多年后会为此而后悔,到现在我仍对此(留脏辫)有所保留”,以及,在文章最后又一次强调:

“我做脏辫的决定可能是错误的。”(古猫)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体育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为何书豪留脏辫遭质疑?“文化挪用”还需深思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edczh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