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商业赛冷夏 豪门为何不访华?

[导读]中巴传奇赛成今夏中国唯一一场足球商业赛,各大豪门纷纷抛弃中国,这种现象过去10几年实属罕见。巴萨、阿森纳、曼联等队依然在在日本和东南亚造访,中国商赛市场为什么在这个夏季如此冷清……

【深度】商业赛冷夏 豪门为何不访华?

■撰稿:吕长伟(微博)

★中巴传奇赛仅数千观众 主办方业余令人发指

★欧洲豪门纷纷拒绝访华 2013史上最冷足球季

★皇马(官方微博 数据) 巴萨(官方微博 官网 数据) 开一亿出场费 商业赛想说挣钱不易

★行业恶性竞争搅乱市场 内马尔(微博)错过中国首秀

★豪门中国行遇最难瓶颈 模式不改来年还会冷

“我是中国队联络人!我!trademark!进不去场???”

8月10日晚,中巴传奇赛结束后,一名主办方的工作人员恶狠狠地甩给鸟巢保安一句话,然后扬长而去。

在运动员通道外等待采访的几名记者看到这一幕一脸坏笑,有人起哄:“你看连主办方的人都进不去,我们还采访什么啊,赶紧散了吧。”这是因为赛前进场时,几家媒体的记者早就领教了有证难入场的事情,看到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受到“刁难”,大家心里终于平衡了。

业余!是采访这次商业赛的媒体同行们最大的感触。除了有证难入场,主办方的各种业余让人哭笑不得:比赛开始前,球员进场时,记者和球员之间连个警戒线都没有;能坐八万人的鸟巢上座率仅数千人,这还包括大量赠票;中场休息长达30分钟;赛后没有新闻发布会,也没有混采区……

“主办方连这点协调能力都没有,还办什么比赛啊?”这也许是中国商业赛史上最为无序和混乱的比赛,有媒体断言:它将以尴尬的方式被写入中国商业赛历史。

史上最冷 足球商业赛今夏无人问津

【深度】商业赛冷夏 豪门为何不访华?

中巴传奇赛的业余也许并不意外,承办比赛的瑞怡文化公司曾在7月把卡卡带到中国,并作为巴西慈善赛的垫场。当时活动组织的也是一片混乱,就在卡卡离京之前,由于不满签名合影活动的无序,这位好好先生甚至当众发飙。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机构竟然举办了今夏北京乃至中国唯一一场商业赛。

往年7、8月份正是北京各大赛事公司最为忙碌的时候,因为豪门一般会选择此时扎堆来华,他们要为此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但今年的情况却大不同。

2012年夏天,中奥延旭公司总裁王树延率领的团队一口气运作了曼城(官方微博 数据) 、阿森纳(官方微博 官网 数据 )以及德甲巨人拜仁(官方微博 数据) 三支豪门球队来华,今年由于没有比赛可做,20多人的核心团队都转做其他业务了。

位于北京CBD的合力万盛公司,也不见了往日的人头攒动。没有大赛可做,他们只是在运营一些常规项目,近期有一帮西班牙小孩来华比赛。7月22日下午,在朝阳体育中心中甲垫场赛上,这帮外国小孩轻松地以9-0狂扫八喜梯队。

2012年曾运作曼联(微博 数据) 来华的欧讯体育副总裁姚震彦仍做着足球“生意”,在足协办公楼、鲁能主场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虽然忙的是足球,但他却为今年没有运作比赛感到惋惜。“今年是体育小年,没有世界杯,也没有欧洲杯,本来是豪门来中国的好机会,但很遗憾因为这种各样的原因,都没来成……”

欧洲豪门俱乐部没有来华,国家队倒是有例外,负责国家队比赛的福特宝公司和北京体育之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用90万欧元将拥有罗本范佩西和斯内德(微博)的荷兰国家队带到了北京。虽然中荷之战的上座率只有3万多人,比北京国安一场中超联赛的上座率还低,但也是今夏少有的A级赛事。

狮子张口 皇马巴萨开价1亿吓退承办方

【深度】商业赛冷夏 豪门为何不访华?

有人说,商业赛事冷清是因为豪门出场费太高了,进而抬高了办赛成本,让很多赛事公司望而却步。真实的情况怎么样呢?

据了解,像皇马、巴萨、曼联等顶级俱乐部出场费的确不低,大约在200万至250万欧元之间,拜仁、米兰双雄、切尔西(官方微博 数据)等俱乐部以150万至200万欧元的价格紧随其后,当然这不包括机票、住宿、安保、推广等费用。

早在2003年,“银河战舰”皇马来华的出场费就已高达200万欧元。2011年,皇马来华与恒大、天津的两场比赛出场费总计600万欧元,合计在5500万元人民币左右。如此高昂的出场费,比踢欧冠(微博 专题) 还划算。

2011年意大利超级杯,由于恰逢米兰德比,合力万盛董事长王辉为两队支付了330万欧元的出场费。今年,他本想把西班牙超级杯带到中国,却卡在了出场费上,西班牙两大豪门开价12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近1亿),远远超出了他800万欧元的底价,只好作罢。据悉,合力万盛去年跟西班牙足协签了一份合同,未来7年西班牙超级杯将有5次在中国举办。

王辉不否认出场费过高增加了办赛成本,但他坚持认为,这并非商业赛走低的主要因素,“出场费都是可以谈的,如果你觉得太高,可以不签。就看能不能负担得起出场费,有些公司可能把自己的能力估计得乐观了,最后没法履行合同了。”

而且,赛事公司也不是傻子,不会盲目花钱。去年邀请曼城、阿森纳来华,虽然王树延没有透露具体金额,但他说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光是讨价还价,就进行了三个月的拉锯战,很多细节都是吵出来的。”

至于曼联,姚震彦直言,出场费并不高,“曼联拿走了全部的商业权益,这个权力属于它自己,如果都给我,出场费自然就高了,但它只把门票收益给了我们。”而对于出场费仅有90万欧元的荷兰队,福特宝总经理刘卫东 认为,这笔钱花得很值,“相比西班牙、阿根廷动辄几百万的出场费,这个费用是很划算的。”

成本太高 办商业赛想赚钱不容易

【深度】商业赛冷夏 豪门为何不访华?

举办一场商业比赛,除了要付出高昂的出场费,成本还包括场租费、安保费、食宿交通费、赛事推广费等四大块。

以中荷之战为例,场地租金和安保费用两者加起来接近200万,非常高昂。而安保一直是让赛事公司最为头疼,因为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熟悉内情的姚震彦告诉记者,“在北京一场比赛的安保费用在60万左右,而且必须使用门禁系统,由有关部门指定的机构做,没有任何选择权。60万里面安检门占了比较高的比例,它是奥运会的系统,可以用摄像头辨别人。”

在这方面,上海的收费就比北京低得多。据了解,上海的体育场8个安检门加人工,还有600个保安,一共才要17万。

即便是中国足协的下属公司,福特宝在北京办赛也没有任何特权,刘卫东说,“全国各地不一样,北京相对于其他城市是比较贵的,一个是首都,对安全保障的需求比较高,另外配备的警力比较多,一场比赛6、7千的警力。”因此,他也寄希望政府部门包括公安部门在未来办赛时能够给一些必要的减免。

此外,办商业赛事还会遇到税收和审批的问题,这都需要钱,“税收没办法,国内的现状就是这样,安保的费用,也不是最省不了。唯一可以去抱怨的是审批费用,各地不同,商业比赛有些地方可以要30万、40万甚至80万,因为要给你派裁判、工作人员和球童,医疗保障也算在里面”,姚震彦说道。

有人做过计算,在国内办一场商业赛的总成本在3500万至4000万元人民币(出场费2500万元+其他费用1000万至1500万元)之间,甚至有时会达到5000万元或更高。在成本如此高的局面下,赛事公司想赚钱并不容易。王树延就坦承,去年做的两个比赛都赔了。实际上,做商业赛賺钱的只是少数。“合力万盛09年做超级杯可能赔了300、400万,去年也赔了有1000多万,但是2011年他们挣了数千万,整体上还是盈利的。”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

恶性竞争 巴萨因何被“草台班子”忽悠

【深度】商业赛冷夏 豪门为何不访华?

市场的无序、竞争对手的搅局,也让赛事承办公司在跟欧洲豪门接触时苦不堪言,欧讯和合力万盛都曾遭遇这一难题。

2012年底,巴萨联系了欧讯CEO朱晓东(微博),沟通来华事宜。当时,朱晓东给的出场费报价是160万欧元,而对方的心理价位是220万欧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上海一家新成立的公司突然半路杀出,这家注册资金仅为3万元的公司,以350万欧元的高价向巴萨报价,是欧迅的两倍多。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巴萨毫不犹豫地将主办权给了这家公司,不过他们留了个心眼,要求对方在合同期限内付全款,而不是款项的50%,因为在2010年巴萨来华时,主办方仍有50万欧元未能付清。最终,这家公司因为资金问题,未能与巴萨履行合同,今夏来华告吹,中国球迷也就错过了内马尔在巴萨的表演。

“巴萨实际上被某些热钱搅和了,有竞争是正常的,谁出的价钱高,价高者得,但既然签了合同,就该把这个东西履行下去,这是个诚信问题。他们不履行,我们就苦了。中国往往都是这种情况,规规矩矩去做生意,突然冒出来这个东西。”出现这种状况,姚震彦也是深感无奈。

王辉今年年初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他在商谈南美超级杯来华事宜时,给出的报价是250万美元,但对方要价300万美元。此时一家公司报价350万美元,于是对方立马终止了与王辉的谈判。

尽管王辉将这种竞争视为个别现象,不愿意多加评论,但在体育评论人颜强(微博)眼中,此风不可长,“商业赛没有政府监管,也没有民间协会组织管理,这就意味着什么公司都可以进来,好的公司可能会莫名其妙地被挤跑了。

左右为难 访华商业赛瓶颈难破

【深度】商业赛冷夏 豪门为何不访华?

虽然各大赛事公司做了种种努力,但这个夏天各大豪门纷纷抛弃中国,这种现象过去十多年实属罕见。当阿森纳、曼联等队纷纷在日本和东南亚造访时,中国赛事公司负责人的心情五味杂陈。

“今年没有比赛,我们心里也很别扭,作为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觉得很惭愧,我相信球迷需要这样的比赛。”王树延感慨道。

王辉更愿意把它看成偶然现象,“其实各个俱乐部还是很希望来,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来成,确实比较偶然。这不代表商业赛事在中国没有市场,关注度在下降,各大豪门不感兴趣,不能这么看。其实我们跟豪门接触过程中,他们还是很想来中国,甚至在谈明年的赛事。”在接受腾讯体育采访时,很多赛事公司基本上都持类似观点。

不过,今年的现象确实在业内引起了震动,也让大家思考商业赛事该何去何从?有过赔钱经历的王树延考虑最多的是建立一个更好的商业模式,“如果有好的商业模式,不怕赔钱,哪怕赔3年钱,但你的模式只要好,让企业看到希望,我相信一定会有人坚持。”他甚至提出,可以模仿丰田杯和奥迪杯打造一个长期的赛事,并由一个有公信力的行业领导者比如体育局来牵头做。

而在姚震彦看来,“其实场地、安保、审批、出场费贵等等,都是在为自己找借口。提高运营和盈利能力才是最关键的,总共就那么几个收入构成,如果没有把握住,就不行了。”他口中的收入构成主要是赞助、票房和政府奖励基金等,其中,找到赞助商买单是重中之重,因为谁也无法保证单场比赛能像2011年意大利超级杯那样达到6700万的票房。

然而,这几年国内经济形势并不景气,大的赞助商难觅,票房又不稳定,需要看运气,这让赛事运营公司左右为难。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dafengho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