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新掌门闻名不露面 工作重点仍是选帅

[导读]虽然排管中心的这次会议并未对媒体开放,但昨天还是有近20位“嗅觉敏锐”的记者赶到现场。潘志琛出现后并未与记者们寒暄,直奔会场而去。

本报讯(记者 李一男)中国排球“新掌门”终于到位。

昨天下午,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在京召开会议宣布总局任命,原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潘志琛正式接替徐利,成为新一任排管中心主任。此前,徐利曾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了16年,今后他将担任训练局局长。

虽然排管中心的这次会议并未对媒体开放,但昨天还是有近20位“嗅觉敏锐”的记者赶到现场。潘志琛出现后并未与记者们寒暄,直奔会场而去。

记者在会议室外注意到,在时长约40分钟的会议过程中,共有12次掌声响起。会后,潘志琛并未随人流走出会议室,记者苦等半天后被告知,潘主任已从后门离开。看来,他还没有做好面对媒体的准备。

“潘主任确实不容易,五十六七岁的年纪来到了这么一个压力大、形势严峻、工作要求又很高的岗位上,对于他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我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他。”徐利说。

如今,潘志琛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男女排国家队的选帅。此前中心主任人选迟迟未定,选帅工作也因此拖了好几个月,更关键的是,目前公认适合担任女排主帅的人选,包括陈忠和(微博)、蔡斌、郎平等,都已站出来表示自己“不适合”。如今中国男女排成绩都不理想,如何找到合适的人将两支队伍带出低谷,将是潘主任面临的首个挑战。

此外,昨天游泳中心也迎来一位新主任——原体育总局训练局党委书记王路生,原游泳中心主任李桦改任装备中心主任。

小链接潘志琛其人

今年56岁的潘志琛是一名学术型管理干部,曾获得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博士学位,并担任过《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副主编。

步入仕途后,潘志琛曾经担任过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副司长,北京奥运会周期担任奥运备战办公室副主任。2009年,他调任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在伦敦奥运会上,该中心下属的击剑项目获得两金,自行车项目获两银一铜,现代五项项目获男子银牌和女子第五名。

潘志琛上次在媒体露面,还是在伦敦奥运会,当时郭爽和宫金杰(微博)在决赛中遭遇不公正判罚,夺得的金牌被剥夺。时任中国自行车队领队的潘志琛第一时间就向裁委会提出申诉,并于次日约见了国际自盟主席以及技术官员代表,提出了书面申诉,要求裁判改判。

记者快评潘主任 这活儿不好干

主任岗位对于潘志琛来说就像是一把利刃,使不好就会让自己血痕累累。

排管中心成立于1996年,是三大球项目中最年轻的正局级主管机构。老主任徐利是排管中心第一任主任,也是总局系统内在位时间最长的项目中心主任。16年间,中国女排获一次奥运会冠军、一次世界杯冠军,这是徐利最大的政绩。但女排成绩的取得是以牺牲了很多基础性的东西为代价换来的,比如中国排球联赛的萎靡。

如果潘主任还是一味地为保证国家队的成绩而忽视联赛的建设,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让中国女排在国际赛场付出更惨痛的代价。他必须先要调整固有的中国女排成绩至上的传统思维,真正做好基础性文章。

常年以来,中国女排在管理方式上遵循的是队委会领导下的主教练负责制,而队委会主任正是排管中心主任。这是一种颇为值得玩味的管理方式,到底是主教练负责还是队委会说了算?从这么多年的实际情况看,中国女排有了成绩,功在队委会,中国女排出了问题,过在主教练。

这个关系不理顺,排管中心不真正放权,估计谁也不愿意接未来中国女排主教练这一职位。

潘主任不是排球专业出身,他要做的应该是为中国女排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比如联赛的良性运转,后备人才的不断涌现,市场化职业化的进一步加深、赛场公平的深入体现等等。作为一个管理者,他可以对主教练问责,但不能负责。

要实现中国排球的均衡发展绝非易事,在长达数个月的时间里中心主任岗位人选“难产”,这也可以看出总局领导对于这一岗位的敏感、谨慎和重视。死气沉沉的中国排球还能不能焕发生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潘主任,就看你的了。

文/北京体育广播 排球评论员 杨晓轩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