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位育体校告诉你答案

二、立足制度化机制创建,有效促进体教工作形成合力。

学校现有篮球、田径、羽毛球、赛艇、皮划艇、击剑、射击、蹦床、艺术体操九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项目。在区体育局的信任和支持下,已经增设或即将增设棒垒球、足球、重竞技(举重、拳击)、现代五项、马术、帆船、帆板等7个业训项目。目前在籍学生388人,文化教师35人,在职教练31人。学校围绕业余训练与文化教学形成合力,以加强标准化体校建设为目标,以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为依托,不断推进管理机制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全面促进教练员队伍和教师队伍力量形成叠加效应,有效营造后备人才业余训练和教育教学“1+1>2”的工作格局。

(一)完善双向管理机制

体教结合工作要实现纵深发展,教练员和教师的思想统一、认识统一和行动统一是关键。通过管理机制的持续完善和优化,真正实现体育、教育部门“同谱一首曲、同唱一台戏”,有效形成工作的合力。

体教结合“位育模式”的深刻内涵,在于推出了一套富有鲜明体育特色、适合体校学生特点的“四项管理机制”。

一是德育领先的“双育机制”。深化“课堂育人,操场育人;教学育人,训练育人”的培养机制,有效地化解了学生运动员自控能力弱、行为规范差的问题。

二是紧密联动的“双跟机制”。落实教师入训练场跟训、教练员进教室跟课机制,既促进了教师和教练员的换位思考与工作认同,又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指导。

三是“双向激励机制”。针对体校办学性质和学生特点,通过以奖促训、以奖促教、以奖促学,激发广大教练员和文化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是“责任共担机制”。由教练员和教师共同承担对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和教育任务。强化教练员和教师的责任意识,切实解决运动员行为习惯差、文化成绩低、训练时间少等业训瓶颈问题。

2011年,在徐汇区体育局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推出了体教结合“四项激励机制”。设立《学生双优奖》、《优秀班主任奖》、《教学质量监控奖》、《体教结合先进个人奖》,作为“四项管理机制”的有效补充和保障。从考核机制上、奖励制度上,进一步凸显了资源共享、绩效捆绑的“位育模式”领先理念。

2012年,随着两校一体化进程深入推进,学校进一步探索体教结合“四项新机制”。设立《教师协同教练员下基层选材招生机制》、《教练员参加学生家长会机制》、《教师教学能力评估机制》、《教师业训成果奖励机制》,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体育和教育资源从结合迈向融合。

(二)创新体校教学模式

学校始终把体校教学工作放在与业余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教学要求上同公立的普通中小学接轨,教学质量上力争高标准严要求,常抓不懈,打破常规,强化质量,形成特色,通过保障上课时间、课后跟踪反馈等形式督促学生加强学习、自我提高,有效促进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全面激发教师探寻有效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1.小班化教学。设置每班最高人数额不超过25人,有效提高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

2.集体性补课。针对体校学生训练和学习的实际情况,集体补课时间通常安排在期中期末考试前的复习阶段,以及大赛后的恢复调整阶段。

3.个性化补缺。个性化补习时间安排在每个学习日的14:30-15:50,在征得教练员同意的基础上,由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补习。

4.主体性德育。通过开展“从小披团旗,长大披国旗”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出征仪式、签名仪式、表彰仪式等,致力于运动员体育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主抓入校新生的习惯养成,规范形成良好的学习训练习惯。

5.互助式教育。通过开展校本培训、研读理论书籍、组织随堂听课、推进教学展示、开展教研活动、邀请区教育教学专家来校评审、建立导师带教机制、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等多样化的形式,促进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dwinchen]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