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解读热点,挖掘真相

64

全运会,本土运动员的第一个舞台、第一份大收入

刘翔曾靠全运奖金还债
  有很多人“憎恨”着全运会,但也又不少人迷恋这一方舞台。对大多数本土运动员来说,这是他们获得第一份大收入、实现成名之路的一个机会,包括刘翔、姚明这些顶级巨星,都应该说一声谢谢……
  ■撰稿 王正根

  8月31日,第12届全运会将在沈阳开幕。作为中国体坛的明星,刘翔铁定缺席,可曾记得,他在这块舞台上创造过辉煌的成绩。

  但,有多少人知道刘翔在11年前全运会起步时的辛酸?2001年九运会前,距离上海代表团出征前往广州的日期越来越近了,刘翔在一次请假前往医院探望,对奶奶说,“奶奶,等我拿金牌回来……”

  而在医院门口,他则对老刘说,“爸爸,无论如何想想办法,借钱帮奶奶看病,我会用全运会奖金来还债的,相信我……”老刘转身抹干眼泪,只能厚着脸皮去向亲戚朋友再度借钱了。刘翔敢说用全运会奖金来还债,那当然也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有实力去夺冠了。

  全运会近些年来,被诟病甚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虚假浪费、金牌战略的功利至上。但若是由运动员这个群体来表达,恐怕很多人都会先说感谢。刘翔也只其中之一,九运会的冠军奖金他用来还债。

01

刘翔起步的辛酸往事,全运奖金用来还债

  2001年,广州九运会前夕,刘翔的奶奶确诊胰腺癌入院治疗,这让刘翔心情很不好,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训练质量。因为父母是双职工的关系,所以刘翔小时候的成长更多是由爷爷奶奶伴随的,他对于老两口的感情非常之深。

  昂贵的医药费,对于刘翔父母来说,可谓压在肩上的一座大山,没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就让刘翔爸爸刘学根多年的积蓄一扫而光,而且还开始背负上了债务……母亲病情越来越糟,医院催缴费用越来越急……老刘事后回忆,那段时间算是他人生中最痛苦不堪的一段时间。

  而在广州拿到第一枚全运会金牌后,刘翔的心情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还没等他从广州飞回上海,他奶奶就去世了。据说,奶奶也是等刘翔拿到这枚全运冠军后才离开人世的,这枚冠军或许能够让老人含笑九泉了。

  2001年春节前夕,刘翔在莘庄基地打了一个电话回家,“爸爸,你来学校一趟,带两个袋子来啊……”原来,全运会冠军奖金发下来了,刘翔得到了差不多15万人民币的奖金,他把奖金分成两份,一份10万,一份5万,全部交给了父亲,自己一分未留。

  “别跟妈妈说,你赶紧拿这10万去还了,另外5万带回家给妈妈……”刘翔的嘱托,让老刘很欣慰,确认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原来,为给刘翔奶奶筹集医药费,刘翔爸爸在外面借了9万多人民币,而在拿到钱后,他就把以前的这些借款一一还了,完了才带着5万回家。那一年,老刘尽管经历了丧母之痛,但儿子的懂事,让他心情好了很多。

  经历2001年全运会夺冠后,刘翔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比赛机会。2002年,他先是在世界室内田径大奖赛,平60米栏7秒55的亚洲纪录,随后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大奖赛以13秒12的成绩打破男子110米栏亚洲纪录,并且获得了2002年亚锦赛冠军和2002年亚运会冠军……

02

篮球的全运会规律,当年姚明也在此起步

  篮球已经号称职业联赛多年,但实际上也能看出很明显的“全运战略”的影子。2001年广东全运会,随后广东男篮很快开启了称霸之路;2005年江苏全运会,该年江苏打进CBA总决赛;2009山东全运会,山东男篮进入决赛,但同时培养出了一批年轻球员,帮助他们今年打进CBA总决赛。这几乎成为了一个篮球全运会规律——东道主的篮球队,总会在之前,或者之后迎来一个飞跃期。

  而这一届全运会开始,篮球不仅成年队有3枚金牌,青年级别的比赛同样3枚金牌。大大刺激各省在青年队的培养和投入。而几乎这一年全运会的成绩,往往会预示着这些队未来几年的走势。

  1997年上海八运会,尽管当时上海男篮战绩不佳,但姚明却同样是当时全运会重点培养和挖掘的球员,他个人也是在全运会起步。和很多伟大球员一样,姚明的第一场成人比赛就让人眼前一亮,那是1997年全运会对山东队的小组赛。

  那场比赛,上海队没打5分钟就处于2比19落后的尴尬境地了,山东队的纪敏尚和巩晓彬把上海队内线搅得翻天覆地。“主场作战,没打几分钟就落后这么多,李秋平急啊,也没有办法了,只好让姚明试试看了……”当年在现场采访的解放日报资深篮球记者严子健回忆道,如果不是落后这么多,可能姚明上场的时间还要往后延一些。这场比赛后,姚明很快就迎来了小组赛第二个对手,对决拥有王治郅、刘玉栋等人的八一队。就那时来说,未战就已定胜负,谁都知道八一队的强大无法撼动,但通过第一战收获信心的姚明,却蠢蠢欲动,既兴奋又紧张,因为就要面对的是他少年时真正的偶像——王治郅,亚洲第一中锋。

  比赛结果,当然是八一队大胜上海队,但那个夜晚,姚明却开心得不得了,因为他扇了王治郅两个大帽,还拿到了13分……

  那一晚,感到开心的当然还有上海体委以及李秋平教练等人,因为他们看到打造多年的姚明计划,终于初见成效了。李秋平教练当时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上海篮球打翻身仗,就靠这个大个子了。

  李秋平是1996年把姚明和刘炜调入一线队的,但在一场热身赛中,姚明在抢篮板落地时踩在了别人脚上,导致骨折,至此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从而无缘1996-97年度的CBA联赛。也就是说,姚明本来的第一场成人比赛,应该是96-97赛季CBA联赛的某一场,但怎奈伤病,把他的第一场比赛时间推迟到了1997年10月份的全运会上。而四年之后,姚明带着上海队也进入决赛。

03

早年全运会,朱建华两破世界纪录

  全运会一直有“逐热”现象,热闹的体育项目像足球、篮球,一直不缺观众。而对于冷门项目,大家都关注是否有奥运明星。而在很早年,朱建华就是真正的全运会明星,他是就是在全运会上两破世界纪录而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刘翔出生的那一年,中国上海已经拥有了一位世界瞩目的田径明星了,他就是跳高选手朱建华,曾在1983年的第五届全运会上两度打破世界纪录。

  1983年,朱建华20岁,正式意气风华的年龄,也迎来了职业生涯最为疯狂的一年。在6月份的全运会预赛上,朱建华先是跳出了2.37米的成绩,打破了德国选手韦西格保持了3年之久的2.36米的世界纪录;9月22日在上海江湾体育场举行的第5届全运会跳高决赛中,他跳出了2.38米,再度打破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

  尽管80年代初新闻传媒很不发达,但是朱建华在全运会两度跳出新的世界纪录,却在国内引起轰动,他也成为了全国最受关注的运动明星。当年,他还获得了赫尔辛基第一届田径世锦赛的跳高铜牌。在国内赛场两度打破世界纪录后,1984年,朱建华在国际赛场再创新高,6月份在德国埃伯斯塔特的田径大奖赛上,跳出了2.39米新的世界纪录……

  但享受了“金牌体育”的好处,同样也会遭到“金牌至上”的折磨。朱建华在1984年洛杉矶只拿了块铜牌,广大人民就不高兴了,写信指责他,到他家门口骂他,据说他训练每天要吃一只甲鱼,就要他把甲鱼吐出来,还给人民。

  类似的经历,似乎后来的李宁、刘翔也都过,职业辉煌时的赞美和状态不行时的恶骂几乎相等。

  而在1993年,王军霞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全运会上夺得女子3000米项目的冠军,两次(预、决赛)打破3000米世界纪录(8分12秒11、8分06秒11),并以29分31秒78的成绩打破女子10000米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突破女子10000米跑“30分钟大关”的运动员,她在这两个项目上所创造的世界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或许,如果没有全运会的任务,很多明星根本无法诞生。而从这一点来看,全运会似乎涵盖了中国体育的一切运作规律。

04

全运怪现象不断,折射运动员的生存问题

  或许在很多运动员的眼里,全运会甚至比国家队比赛还要重要。之前东亚杯足球赛,国家女足就曾经遭遇很多老将托病不来的情况,但这确实是生存的问题。

  在中国,女足是靠全运会活着的。有了全运会,女足队伍在各省市才有了编制,脐带的一端才连上了国家的俸禄,或许那一两千块钱太少,但可是运动员的贴身保障。全运会的三金政策使各省市加大了对女足的投入,对于成年女足来说那至少是四年吃穿不愁,对于少年女足至少两个全运周期丰衣足食,如果取得好成绩,全运会的奖金比房价翻得高。第三名都记入一块金牌,就算第八名,还有两枚铜牌入账,被拓宽的奖励面,全运会对女足运动发展功德无量。

  老将苗立杰被强迫打全运,她干脆把自己与地方体育局的矛盾揭了个底掉;明确声称不会参加全运会的李娜的名字出现在湖北队的大名单上,因为球队可以利用她的WTA排名争取全运种子席位。中国小花张帅和段莹莹为全运放弃了温网正赛的机会,连中国游泳队也宣布,由于与全运会比赛时间相距过近,中国队将缩小参加今年参加世锦赛的队伍规模。当年江苏队就曾把CBA后卫韩硕放给八一,以换取八一女篮两名球员帮助江苏打全运会。

  奥运会、世锦赛和亚运会终究僧多粥少,难以覆盖全国各省市,在这样的情况下,全运会是地方体育局最重要的政绩评判标准之一,也成了对地方体育投入为数不多的激励和回报的方式。

  或许除了市场化程度最彻底的足球,以及国家队集中程度最高的乒乓球,中国其他几乎每一个体育项目,都要依赖全运会的地方投入,才能完成新人的培养和训练。

结语

  多年以来,全运每每怪相纷呈,比赛本身则乏善可陈,且关注者寥寥,这令它的存在意义和价值饱受考问。但是,如果就此取消全运会,中国体育的架构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的奥运战略很可能也将不复存在。

  对中国体育投入最大的,不是国家体育总局,而是各级地方政府和地方体育局,他们承载着挖掘和培养人才的任务,在进入国家队之前,运动员出国训练比赛的费用,多由地方体育局承担。

  这届全运会提倡节俭,也许是一个好的开始。换一角度看全运会,这里也是本土运动员最需要的舞台。

作者介绍

王正根
以体育眼观世界 讲述背后的故事

专题报道

  2013年8月底至9月初,第12届全运会在沈阳召开,中国各省市的运动健儿将为金牌和荣誉而战…【详细

相关报道

算数算数:看一看 谁爱全运会?
既然不科学,为何有那么多人还在爱着全运会。...详细
辽宁女排深度:“辽老大”能否突破70金?
悬念是,广东在2001年创下的69.5块金牌的纪录能否被打破...详细

相关视频


全运会宣传片
  奥运会的那些冠军,回到全运会的大舞台后,会给观众们带来什么样的表演…【观看视频:第十二届全运会宣传片——辉煌足迹篇】

编辑部

责任编辑:张健强
张健强,体育媒体人。
责任编辑:侯达峰
侯达峰,体育媒体人。
责任编辑:詹阳
詹阳,体育媒体人。
王钰凯
页面设计:王钰凯
王钰凯,网页美术设计师。
王晶
网页制作:王晶
王晶,网页制作工程师。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