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太可怕?李世石要赢只需拔掉插头

[摘要]霍金号召大家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伊隆·马斯克因担心未来机器将取代人类而抑郁,但在扎克伯格看来,这些担忧毫无依据。

人工智能太可怕?李世石要赢只需拔掉插头

2015年9月,霍金签发了一封公开信,警告称,人工智能不一定是好事或导致人类灭亡。

人工智能太可怕?李世石要赢只需拔掉插头

凯文·凯利: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最大的益处在于,各种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定义人性。

人工智能太可怕?李世石要赢只需拔掉插头

扎克伯格:我们现在担忧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就如同两百年前担心要是以后有飞机了飞机坠毁怎么办一样。

3月9日注定会被写入人类史册——是的你应该已经在无数刷屏的文章开头读到过这句话。这一天,全人类通过网络直播共同围观谷歌人工智能阿尔法(AlphaGo)与韩国棋手 李世石的超级对弈见证了人类首局失守,笃信人类未来同样会遭人工智能搏杀的声音越来越多

9日下午谷歌人工智能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第一场比赛结束,AlphaGo获得当日比赛的胜利。双方在较量3个半小时后,李世石宣布认输。李世石输了。这个结果震惊世界,借用著名科幻小说《三体》中的情节来形容,这是又一个人类智慧守护者面临被“破壁”的危险。

是的,李世石输了,但又怎样?人工智能赢了棋,人类却赢得了未来。

抛开深度学习、博弈树、神经网络等令门外汉眩晕的词汇,在人类与机器的较量转战围棋领域之初,我们就应该想见,即使是天才棋手也会敌不过人工智能。但这并不可怕,没有人类上千年来在棋谱上沉淀的智慧,何来AlphaGo今天的胜利?真正可怕的并非人工智能的成长上限,而是人类对人工智能深深的误解,以及惶恐。

从这一点上而言,人类输了首局反倒是好事。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人性、竞技美学,以及人类智慧。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种种颠覆,帮助我们直抵生活的核心。AlphaGo并非依靠自然进化而来,即便其会筑势、会手筋、会试应手、会逆转棋局,本质上映射的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那么,更合适的建议或许是:“不用那么担心”。

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我们是谁?

“人工智能的应用无处不在,它带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因为这意味着一切物体均可拟人化,意味着我们可以加速新事物发展,云端人工智能技术意味着,两双智能鞋的数据可以彼此分享,这就是综合人工智能的表现。这的确大大加快了发明新事物的进程。”很显然,《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失控》作者凯文·凯利不仅丝毫不担心人工智能会对人类产生威胁,反而沉浸于智能技术所蕴含的无穷想象之中、并为此兴奋不已。

在其新作《必然》中,他将这种兴奋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最大的益处在于,各种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定义人性。我们需要人工智能告诉我们——我们是谁?”

霍金抵制人工智能,毫无根据?

霍金号召大家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伊隆·马斯克因担心未来机器将取代人类而抑郁,但在扎克伯格看来,这些担忧毫无依据。

在被问及如何看待机器可能在很多方面比大脑更聪明,比如IBM深蓝战胜棋王卡斯帕罗夫等问题时,扎克伯格曾作出如下回应:“人类制造机器就是为了让机器在某些方面强于人类,但是机器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类不意味着机器有能力学习其他方面的能力,或者将不同的信息联系起来而做超越人类的事情,而这一点非常重要”。

机器学会了学习,人为何忧心?

当被问道“难道科幻小说里那种(机器超越人类)的事情真的就不可能发生么?我们难道一点都不需要担心人工智能的安全性么?”时,扎克伯格解释道:“我们现在担忧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就如同两百年前担心要是以后有飞机了飞机坠毁怎么办一样。如果我们总是过度担心安全性,我们就不可能造出飞机。不管怎么样,我们要先造出飞机,再担心飞机的安全性。我们过度担忧人工智能,将阻碍人工智能实际的进步。我们要认识到无人驾驶汽车可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车祸的发生,而且人工智能系统甚至能够帮我们诊断疾病,所以因为担心安全性而阻碍人工智能的进步可能是最糟糕的选择。”是啊,世界正在发生一桩重要的事情,智能化正渗透进各个领域,可是为什么要因其足够富有想象空间,而忧心忡忡?

怕工作被抢走?200年前就有

这个值得期待的循环是如何运转的呢?智能化的水平越高、应用范围越广,就有越多人想要使用它,这又将继续促进人工智能朝向愈加“智能”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拓宽应用范围。担心工作岗位被这些聪明又不知疲倦的伙伴抢走吗?但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性遗忘人类工业化过程中,被自动化技术接替的那些乏味的、机械性高度重复的工作,以及工业文明在全新领域为人类开拓的那亿万份工作呢?就像19世纪的农民无法想象今天我们大多数人从事的工作一样,人类应该尽情畅想正如潮水般袭来的新职业,而非关起门对未来出路感到惴惴不安。

“在机器人和计算机智能的协助下,我们得以完成150年前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这是机器人介入人类生活后最令人赞叹的一点。”凯文·凯利说道。

观察

深蓝早击败过人类然后呢?

当1997年深蓝多次击败顶级象棋棋手之后,人们也曾感到如临大敌。但结果呢?

“但更让人意外的是人工智能的出现并未削弱纯人类国际象棋选手的水平。恰恰相反,在廉价且超级智能的国际象棋软件的激励下,下国际象棋的人数、锦标赛的数量以及选手的水平都达到了历史之最。与深蓝首次战胜卡斯帕罗夫时相比,拥有国际象棋大师头衔的人数至少翻了一番。现今排名第一的人类国际象棋选手马格努斯·卡尔森就曾和人工智能一起训练,并且被认为是所有人类国际象棋选手中最接近电脑的一个。他还是有史以来评分最高的人类国际象棋大师。”凯文·凯利在《必然》中写道。

众说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威胁论”

樊麾:我们面对新生事物要放宽眼界,毕竟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是机器学不会的,人还是最牛的。

巴特·塞尔曼:开发人工智能有一定的风险,但人工智能研究界已经开始研究所谓的人工智能安全。这些将要开发出来的系统将对人类保持友好,并与人类合作,我对此相当有信心。

刘慈欣:在科幻小说中,人工智能一般是以与人类对立的状态出现的,这倒不是说科幻小说作者都悲观,而是为了构造足够的矛盾冲突,我想我也不例外。我认为那些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警告多少有些危言耸听,从现在的发展状况看,人工智能离威胁到人类生存还很遥远。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beppeko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