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为何这么多中国体育人归化日本?

【锐评】除了归化,你想过日本青少年体育么?

从小生活在日本的张智和入籍日本被批叛徒

撰文:王怡薇

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年在中日关系的年鉴上绝对可以算作历史性的一年。

“中日关系”是一种很奇妙的存在。

唐玄宗天宝元年,鉴真和尚首次前往扶桑,随后5次东渡弘扬佛法,成为首创日本律宗的高僧。二战后,在国人经历文化大革命时,日本走出战败阴影,迅速腾飞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抗日战胜胜利70周年的今天,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日本是中国主要外资来源国,当国人在日本疯狂抢购电饭锅、马桶盖时,没有抵制日货的群情激奋;也很少听说,日本人在中国有被愤青围攻的事件发生。

远离政治,看上去,一切安好。但竞技体育除外,所谓竞技体育,就必须“你死我活”,分出胜负。在这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归化”日本的中国体育人。这些年,每次在大赛,只要日本队中出现中国人的名字,网友敏感的神经就再次被拨动。

2015年年底,在走访这些散落在日本的中国体育人过程中,记者能明显感到时代和大环境给他们留下的烙印:“不让球”和一声“呦西”,何智丽一夜之间成为那个时代的“全民公敌”,虽然“归化”一词并非从何智丽开始,但确实因为何智丽被扩大化,她曾经试图归来,却发现再也无法融入其中;80后的篮球选手魏新听说记者想在日本采访她,不假思索的说:“哇,腾讯大媒体啊,欢迎欢迎”;当12岁的张智和用他并不流利的中文,自然而然的表达想在东京奥运赢得男单金牌时,他未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中,或许也不会有“当了汉奸”的扭曲感。

这些归化的体育人中,有人以自己的命运为这个时代提供了议题,他们承受了时代的不幸,或是享受了时代的荣耀。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关于竞技体育背后的残酷、那些为了梦想和生计奔波的艰辛却早已被忽略。

而每当他们出现的赛场上,“汉奸”“入籍日本没有好下场”等词汇仍充斥在赛后报道中,这些素未谋面的网友好像不骂出这样的标语,就愧对自己是中国人。而就在去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扪心自问,如果不是这样一项国家决议,如今又有多少人还能准确记得这个日子?

我们常说体育无国界,但无可否认,体育本身却有着强烈的民族色彩,否则我们就不会喊出:“为国争光”的口号,“归化”选手存在争议无可厚非;距离何智丽高喊“呦西”战胜邓亚萍20年后的今天,日本优势运动项目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归化球员”也不再是个体选择。尽管当面对中国队时,那些如今身披日本战袍的中国体育人仍会遭遇“汉奸”的骂声,但公众开始表达出对这些体育人追求梦想的理解和尊重,这是时代的进步。

从乒乓人“东渡”,到如今归化选手归来,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叹日本体育崛起背后,又有谁认真思考过日本青少年体育严谨的培养、普及体系?日本女篮在连续两届亚锦赛决赛中都战胜中国夺冠,日本乒乓球对青少年的巨大资金、人力投入,这足以让我们看到日本发展体育的决心与诚意。这里有我们的过去,或许也能看到我们的未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jerfguo]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