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再成比赛罪魁祸首 红牛内战火上浇油

[导读]经历两场被雨水搅乱的比赛之后,2013赛季的第3站我们终于在上海看到一场干地上较量,不出预料的是,轮胎再次成为左右比赛的最关键因素。赛场外的最大焦点仍是红牛的车手内战。

经历两场被雨水搅乱的比赛之后,2013赛季的第3站我们终于在上海看到一场干地上较量,不出预料的是,轮胎再次成为左右比赛的最关键因素。

倍耐力为上海站准备的是中软胎和软胎,上星期五练习赛中各车队就感觉到软胎衰竭的速度太快了,汉密尔顿抱怨说这是他遇到过的最糟糕轮胎,跑了两三圈后性能就明显下降了。无疑,软胎成为上海站的排位赛专用轮胎——甚至一些车队在排位赛中也不想用它,不惜放弃起跑位置以求能用中软胎开始比赛。

自从澳大利亚站吃了轮胎的大亏后,红牛显然大幅调整了赛车设置,但单圈速度的损失是不可避免了。维特尔破天荒放弃了冲击他最熟悉的起跑杆位,排位赛第三节没做出有效圈速。这样他可以用一套新的中软胎起跑。同样被轮胎损耗问题困扰的梅赛德斯没有这样做,汉密尔顿力压莱库宁和阿隆索拿下杆位。

果然,比赛才跑了3圈,汉密尔顿的软胎就撑不住了,陆续被超车,第5圈就进站更换中软胎。即使在管理轮胎上比较得心应手的法拉利和路特斯,第一次进站也在第6圈和第7圈,超软胎的损耗速度可见一斑。从这时起,比赛完全进入轮胎模式,除撞车事故外,看点只在于每个车手何时进站,及他如何利用新轮胎的优势追赶和超车、能在多少圈里保持轮胎的性能。上海站的超车镜头都说不上精彩,因为前车很少做出真正的抵抗——在大直路上,DRS决定抵抗是无用功;在弯道,没有人想因此消耗自己的轮胎。赛前韦伯说,倍耐力对苏蒂尔的超软胎快速衰竭的解释是“你与其他车手缠斗了”,他完全不理解这个逻辑:“你想要超过别人,你的轮胎就要出麻烦,那还比什么?!”很不幸,看来现实就是如此。

法拉利显示出真正的实力,红魔有辆速度很快的赛车,且对轮胎的压力较小,长距离比赛的优势非常明显,阿隆索轻松赢得本赛季首个分站冠军,综合来说法拉利是目前F1最具竞争力的车队。路特斯的速度稍逊一筹,但赛车节省轮胎的优势足以确保莱库宁拿到第2名。红牛的冒险策略可以说无功无过,维特尔从第9位起跑拿到第4名也算不错的成绩了,但他最后3圈狂追12.5秒的惊人表现给红牛的车迷留下些遗憾,如果他最后一次进站能提前1圈,站上颁奖台是毫无问题,甚至有可能超过莱库宁拿下第二。只能说红牛对轮胎太没信心了,宁愿让维特尔用中软胎多撑几圈。鉴于维特尔最后几圈用超软胎做出的整场比赛最快圈速比其他车手都快1秒以上,如果排位赛力拼杆位也不是不可能拿到,采用与法拉利、路特斯、梅赛德斯相同的比赛策略是否会成绩更好?这个答案无法知道了。

今年倍耐力轮胎就饱受争议,各种配方的轮胎都比去年版本更不耐磨,“倍耐力”这个中文译名听起来很有讽刺的意味。红牛和梅赛德斯正式要求倍耐力改变轮胎配方,而法拉利和路特斯态度消极。轮胎是否要做大的调整,只有FIA能下命令,在引发全面的安全担忧前,FIA恐怕不会有什么动作。作为车迷,我们不希望轮胎削弱F1比赛的精彩,更不希望某站比赛被轮胎商的错误彻底毁掉,像2005年美国站那样。

赛场外的最大焦点仍是红牛的车手内战,维特尔公然宣称他不欠韦伯什么,这次事件是对韦伯以前种种行为的回应,如果再次遇到相同的情况他很可能还会这样做。维特尔的态度转变让很多人吃惊,三周以来红牛车队内部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不知道内斗对他们的卫冕之路产生怎样的影响。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