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熊朝忠:从矿工到世界拳王的神奇人生

[导读]体坛周报记者长途跋涉深入中越边境,来到中国首位职业世界拳王熊朝忠家乡那个苗寨,探寻他成为拳王前的这段人生……

2012年11月24日晚,昆明,WBC(世界拳击理事会)迷你轻量级世界拳王争霸赛。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苗族小伙子击败墨西哥选手勇夺金腰带,他也成为中国职业拳坛的首位“世界拳王”。

从这一天开始,熊朝忠的传奇故事被迅速传播。其中最打动人的,是其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他曾经是云南马关的一名矿工,20岁才在家乡的荒地上随表哥学习拳击,23岁怀揣1800元到昆明接受职业训练。

他是怎样的矿工?他经历了怎样的磨难?他如何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成为世界拳王?

1、边境线上的岩腊脚村 2、中越战争催生的苗寨“拳馆”

3、练拳击,最初只为当保安 4、哥哥的反对,乡邻的挖苦

5、矿洞人生 6、第一个“100万”是大家的

寻找熊朝忠:从矿工到世界拳王的神奇人生

1月30日,马关县都龙镇,熊朝忠的邻居熊自友(右)和姐夫杨发礼站在一片废弃的锡矿上。十几年前熊朝忠曾在这里当矿工

“从昆明坐高速班车要4个多小时到文山,然后再转车坐2个小时到马关,到了马关还有很长一段路才到我们那里。”11月28日,昆明,熊朝忠在接受完本报记者采访后,告诉记者去他老家的路线。说完他不好意思笑了笑,“太远了!”

的确挺远。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夹寒箐镇岩腊脚村——听名字就知道这路近不了。29日一早,记者乘坐的大巴从昆明向东南方向行驶了5个小时,才抵达文山。按熊朝忠表哥陶卫忠(也是其拳击启蒙教练)电话中的指点,记者赶到文山城南汽车站买票去马关。走入售票厅,“马关方向”窗口旁赫然是“麻栗坡方向”。记者这才意识到,中越边境线不远了。

从1979年持续到1989年的中越战争中,有无数年轻的生命倒在这条边境线上,那场战争留下了诸多烈士陵园,麻栗坡烈士陵园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事实上,熊朝忠阴差阳错学习拳击,与那场惨烈的战争居然也有微妙的关系。

边陲小城马关终于到了。一位精悍的年轻人前来接站,他自我介绍是熊朝忠的“发小”熊自友。小伙子比熊朝忠小一岁,如今在马关县做一个运动饮料的推销员。10年前,他是和熊朝忠一起在荒地接受拳击启蒙的5个伙伴之一。

从夹寒箐开始,土路艰难地向深山蜿蜒,越往里走,雾气越浓。山路旁边是深深的峡谷,远处的青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汽车只能慢慢爬行。

下午,我们终于来到岩腊脚村。这是一个深山中的苗寨,对面不远处的大山就是越南,也就是30年前的战场。村民说,有一次中国部队的“头”已经到那片战场,“尾巴”还在马关县,队伍的人多得数不清。

寨口有一片三四个篮球场大小的耕地,隔着这片土地,正对入村小路的是一间孤零零的小屋,墙壁是黄土,屋顶则是茅草。“这片空地就是我们和熊朝忠跟陶卫忠学习练拳的地方。那间茅草屋就是我们练拳时住的地方。”熊自友一边指,一边带记者朝茅屋走去。

快到门口时,他弯腰踢了踢一块大石头,“你看,这石头就是我们自己做的工具。我们把两块石头当中各打一个洞,然后中间穿一根棍子,这样就可以练力气了。”散落在田间杂草中的这块石头,看上去比篮球还要大,十多厘米厚,中间果然有一个圆洞。

再往前走,就看见茅屋门前堆了些脏兮兮的杂物,仔细一看,居然都是些城市健身房常见的训练器材,有拳击手靶、沙袋衣等等。在拳击手靶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武”字。熊自友说,这些都是他们当时练拳的器械。

茅屋的一隅分了两层,那是熊朝忠他们6个学员睡觉的地方。2002年左右,陶卫忠兴办的“拳馆”就在这个茅草屋诞生了。茅屋的外墙是陶卫忠当年花了800元钱请乡亲们用黄土夯成的,而房梁用的木料和茅草则是这些弟子一起从山上拖来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