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中国足球 > 国内足球-评论 > 正文

新民晚报:从源头着手 严打造假者

2011年02月22日16:25文新传媒网-新民晚报关尹我要评论(0)
字号:T|T

要打假,先得揪出造假的源头。明明知道改年龄不光彩,为何还会有那么多人动足脑子,为此趋之若鹜?问题的核心,在于利益驱动。

“别以为球员改年龄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其中,有教练的利益,有球队的利益,有地方官员的利益,有造假年龄各个技术环节的利益。”一名在上海从事青少年培训多年的足坛元老告诉记者,“如果不抓住造假的根源,一切措施都不过是权宜之计,都不过是治标不治本,都不过是欺骗外界的幌子。只要监管稍稍放松一点,风头一过,什么都会死灰复燃。”

现在,足协对付改年龄的手段是什么?测骨龄,一切以骨龄检测结果为准,而且没有一点浮动。以往还能上浮1岁半,如今哪怕一个月都不行。这看似严格的措施,能堵住造假的冲动吗?“仅仅这样,还是不够。最重要的一点,对于那些超龄球员,足协完全没有处罚。”这名足坛元老表示,“也就是说,造假不用担心成本,没有震慑力。”的确,对于那些骨龄超龄者,足协的态度是“听之任之”,只是不允许其参加该年龄段比赛而已。

在那些被查出的超龄球员中,抛开个别骨龄超龄、但年龄真实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故意改年龄,试图以大打小的。对于这些人,绝不能仅仅“取消资格”了事。否则,必然会有人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骨龄测试能混过去最好,如果通不过也没多大事,反正没任何风险。

这些年来,如此规模庞大的年龄造假,如果没有教练的授意,没有高层的纵容,绝不可能完成。改年龄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而测骨龄的方式只不过是针对这个系统中最不重要的部分,惩罚的也只不过是利益链条中最弱势最无助的一环。

如果足协真想要好好治理改年龄问题,应该出台更严厉的惩治措施。对那些故意更改年龄的球员,要继续追查到底,必须施以禁赛的处罚;而如果一支球队造假的数量达到一定比例,还要追究教练甚至俱乐部的责任。

预防重要,处罚同样重要。如果这样“严打”,看谁还敢心存侥幸、“以身试法”,拿前途当赌注?

同时,业内人士还建议,足协应该建立畅通的举报渠道、完善的反馈机制,让全社会都来监督和参与。“让改年龄不再是‘惯例’,而是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长期坚持下去,中国的青少年足球一定会有飞跃。” 本报记者 关尹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nickelxue]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