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媒体评论 > 正文

东方体育日报:为李娜欢呼尚早 娜与中国无关

2011年01月25日15:29东方体育日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李娜在2011年的这个冬天很成功,首先获得了一个一级赛的冠军,澳网也打入了八强,并且照这个势头下去,更进一步也不是没有可能。在成绩上,我们很有理由给李娜欢呼,她打得越够范儿,我们的巴掌拍得也会越响。

不过有件事情我想不明白,都说秋后算账,现在才是一年的刚刚开始,别说离秋天还早,连1月份都没结束,澳网仍在激战中,却有人急着给李娜算起了经济账:按照娜姐的出色成绩计算,她在今年的收益已经突破了200万元人民币。

都说财务上要日清月结,这么说来按天算或许也有些道理。不过财务又讲究恒等式,资产减去负债才是所有者权益,我们并不知道娜姐为了比赛到底投入了多少,这200万元人民币又需要交多少税,其实只能估算出,她在1月份因为个人的发挥优秀,收入肯定是有盈余的。但这个数字并不能轻易地乘以12,因为大满贯不是月月都有,一级赛冠军也不可能全是一个人拿。

当然,具体的数字并不是我们关心的主题,李娜的“财务经理”们更多地是为娜姐高兴,毕竟她和丁俊晖等人一样,能够靠比赛自给自足,依靠奖金收入而不是行政拨款在维持自己的运动生命,换句话说,她用不着感谢纳税人。只可惜,李娜的这种盈利模式也难得到推广,和欧美国家的运动员比起来,收入也远远不足。

在中国缺少体育产业的时候,体育给她的回报就显得不那么充分,她能做到的力量也因此被大大削弱。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体育明星之一,李娜的广告却少得可怜。即使在日本,棒球明星的广告一样可以涉足多个领域,更不要说大洋彼岸的美国了。

作为一个产业链,李娜当然是链上的一个小环,但这与中国的产业无关,那依赖于网球的高度职业化。同样,丁俊晖能够走个人化道路,也凭借斯诺克商业赛事的完善。在中国,连足篮排联赛都步履艰难得时候,电子竞技等冷门项目的选手们就更是在寒风中发抖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tinyzhan]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