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中国足球 > 2011亚洲杯 > 正文

张斌:让胜利成为国足习惯 经典DVD汲取力量

2011年01月12日20:57体坛网[微博]张斌我要评论(0)
字号:T|T

前德国国脚萨默尔是个争议性人物,他自担任德国足协技术总监后,在各级青少年球队中推行“争胜教育”。质疑的理由我们自然不陌生,可是萨默尔强势推进,他的理论很简单,“胜利,只有胜利才能滋养出胜利”。因此,德国队在南非继续是一支“大赛型球队”。

中国队不是没有赢得过比赛,特别是在亚洲杯中,2004年我们作为东道主只输掉了最后一场。四年前在马来西亚,首战就轻松击溃东道主。继续回看历史,经典战役亦可敝帚自珍。从1984年开始,中国电视有了亚洲杯的影像,我们仔细搜寻CCTV资料库中留存的61个进球,集纳在一起,在中卡之战前将这张DVD交到高洪波手中,希望中国队出发走向赛场前,全队上下有机会从父兄辈身上汲取力量,让宏大的音乐连同进球一起让球员跃跃欲试。

没有人能说清楚赢得一场比赛要处理好多少个细碎的环节,也许你只需要比对手少犯一个错误就可以。高洪波以及他的团队小心翼翼地在打造一件“新产品”,那就是中国国家队,首场与科威特的较量是产品第一次与消费者见面,口碑尚好,销路渐旺,虽然上半场大多数时间里,场面上还是中国足球旧有产品特性的一次大杂烩而已。但是,“新产品”总算足够应景,也磕磕绊绊地解决了问题,收获了完满的结果。三分,自然无比重要,因为这支球队需要自我认同。更直白地说就是,主教练可以得到充分信任,全队上下的付出可以通过胜利迅速得到报偿。

胜利,从来都不仅仅是结果本身,它是过程。过程是由无数细小的环节组成,长于打造奥运金牌项目的竞技体育专家型官员们,已经急不可待地将秘籍用到中国足球队身上,其实新意并不多,只是向心目中的竞技规律坚决靠近,进而无条件遵从。简单地补充微量元素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更不能左右进球,但这样细碎的保障,却能够最大程度上尊重和保障每一个竞赛个体,让他们有足够充分良好的心理暗示和激励。

个体球员需要艰苦持续的训练形成身体乃至神经的优良记忆,中国队同样需要一种优良的记忆来支配整体的运作,这也就是所谓的习惯。中国足球,似乎难寻强队的风范。什么是风范?具体到残酷的竞技体育之中,那就是底蕴充盈于心,全队上下知晓如何最合理地解决问题,知道通向胜利的道路在哪里,而所有人都是那条路上的常客。

长期处于世界巅峰的优势项目的教练们可以轻蔑地说,中国足球的教练员自己都没怎么胜利过,咋教弟子赢球呢?这话有道理,可太不留余地。容国团的教练也没拿过世界冠军;袁伟民曾经距离亚洲冠军都很遥远,但他成就的伟业已成为民族历史的一部分;姚滨,一个自认为站在坑里与天际之外的外国人竞赛的中国教练员,却让中国花样滑冰成为强大势力。中国足球不敢奢望有自己的袁伟民和姚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常识,践行规律。水平可以有高低,但道路方向不能出现重大偏差。

马上就要出战东道主了,对方一定要赢,我们不愿输球,中国队自然有预案供所有人操作执行,延续赢球的良性氛围以及心理状况最为必要,以此来保障在场上充分发挥的可能性。球员们不紧张是不可能的,18岁的贝利曾经紧张,22岁和26岁的他每逢大赛也会焦虑,他的办法是在巴西队中组织祈祷小组,赛前大家关起门来,祈祷交流,从上帝那里求得安慰和激励。他在自传里说,此举很有效。我们没有这样的传统,但一定要有办法,紧张最大的害处就是不专注。天生不紧张的天才一定有,但大多数人还是要靠年龄以及大赛阅历才能缓慢让自己以及团队有底蕴在心。

咱们谁也别急,中国男子4×200米自由泳组合在广州亚运会击败日本,可谓酣畅,你可知道,赛前最年轻的两名队员紧张得一句话说不出来,领队要求19岁的孙杨此时要顶住,他带着大家狂喊不止,生生将心中的惶恐焦虑释放出来。

中国足球队今日迈上绿茵场,可以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专注于比赛本身,相信自己也相信团队已有了指向胜利的记忆,哪怕不能赢得胜利,至少在通向胜利的正确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急,是没用的。只要路子对,咱就啥也不怕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nickelxue]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