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足协对中能处罚属隔靴搔痒!

锐评:足协处罚中能存三点不足!

足协终于对刘健(微博)合同案作出处罚

撰文:马跃

针对刘健合同门,中国足协今天正式发布了对青岛中能(微博 数据)俱乐部违规违纪的处罚决定——罚款40万扣7分。经历了大半年的调查、取证,足协才做出了这样的处罚,至少存在三点不足:处罚力度不够、拖沓以及简单问题复杂化。

足协新闻发言人在接受采访说,足协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公平公正地作出了处理。然而,无论是处罚力度还是处理速度都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足协的处罚不痛不痒,目前中甲联赛战罢18轮,中能(微博 数据)原本积30分排名第5,再被扣除7分后,冲超已经无望。但看看积分榜,相比积12分的成都天诚和积11分的“副班长”延边,中能也没有保级之虞,总体上对球队影响不大。如果是赛季之初,足协就做出这样的处罚,效果和力度肯定不一样,选择这个时机公布罚单就像商量好了似的,令人生疑。

回顾整个事件,青岛中能从一开始就理直气壮,一口咬定与刘健签订的工作合同真实有效,即便刘健指出,俱乐部伪造签名,青岛方面也拒不承认。现在看来,俱乐部的种种行为异常可笑,公然造假还颠倒是非,造成了恶劣影响。参照2013年上海申花天津泰达因为打假球被罚款100万、扣除积分6分的案例,扣7分或许还算公允,但罚40万元对一个职业俱乐部来说基本属于隔靴挠痒,怎能达到惩戒目的?

其次,足协处理此事极为拖沓,从事发到做出处罚,整个用了7个月13天。刘健“合同门”肇始于今年1月2日,广州恒大(微博 数据)宣布签下刘健,但青岛中能却宣布次转会无效,称刘健与其合同年限是到2017年。此后足协介入此次纠纷,围绕着合同造假一事,青岛中能与刘健各执一词。直到4月11日,足协仲裁委员会认定刘健获得自由身,实际上已经变相认定青岛中能存在违规行为,直到今天才宣布对青岛中能的处罚决定。效率之低恐怕在全世界足协里面也找不到第二家。

事实上,足协效率如此之低,最大的受害者是刘健,其次是恒大俱乐部。作为一名老将,刘健原本希望自由转会到恒大获得更好的发展。但由于足协迟迟无法裁决,刘健一直无法注册,直到4月19日他才首次代表恒大出战中超。如此看来,足协至少欠刘健和恒大一个道歉。

再次,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据了解,足协认定青岛中能提交的与刘健签订的2013-2017年那份合同存在造假行为,据此做出了处罚。足协原本可以处理的更简单,因为青岛中能提交给足协的刘健备案合同有效期自2011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根据规定,足协完全可以依照这份合同判定刘健为自由身,而不需要考虑青岛中能与刘健签订的其他合同,因为那些没到足协备案,没有效力。

学法律出身的张剑入主足协已经1年多,他上任之后,一直力推按规章制度办事,但种种迹象表明,他的法律背景并没有帮助足协做到依法办事,也没有让这个官僚机构更高效。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carylv]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