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感谢李昕 感谢职业化冲突

[摘要]“年轻时,我依靠的是速度和技术;现在,我依靠的是法律和道义。”

【锐评】感谢李昕 感谢职业化冲突

【锐评】感谢李昕 感谢职业化冲突

1994年女篮世锦赛李昕在半决赛

撰文:马跃

今日体育新闻头条区域居然出现了“李昕”的名字,翻看着李教练的新闻,脑海中却不由的传来20年前半导体发出的久远音质——1994年的女篮世锦赛,当时笔者还是个中学生,6月份还没有放假,半夜的收音机成为住宿生少年们了解那一场场艰苦大战的唯一手段。

半决赛对东道主澳大利亚,主控李昕不断遭受犯规,但她最后时刻6罚5中帮助中国队最终以1分的优势击败对手,杀进决赛。同样在前一场比赛,同样是在最后一分钟,李昕利用自己的速度和爆发力,突入篮下,先得了两分,而后又造成对手犯规,4罚4中,助中国女篮战胜了古巴。多年以后,笔者才看到当时赛事的重播和视频,那一份由女性阐发的独特的“壮怀激烈”更萦绕于胸:李昕是怎样粗暴地被摔倒在地、再是怎样一瘸一拐地走到罚球线、又是怎样眼含热泪地将球一一命中……

是的,如今的李昕年过40,不再是飞扬的短发,但就像女排的李国君、女足的高红一样,她们都不是自身项目里最有声望的璀璨之星,可她们留下的那个时代的风采却永难磨灭,尽管那是个对男性有些耻辱性的被称为“阴盛阳衰”的时代。

在那段女子集体项目黄金时代的差不多同期,中国三大球相继告别传统模式,走上职业化道路。这其中,高红李国君们不知杳杳,只能看到李昕依然抱着手中的篮球不断向前走。她没有从政,没有经商,更没有出国移民,只是在中国的篮球世界里,一个女子再怎么强大强势也只能毁誉参半并波折不断。

她获得中国女篮在世界大赛的最高成就,她成为男子职业联赛的主教练,她与巩晓彬黯然分手,她在各个位置上课下岗,她遭到手下球员的抵制对抗,她与雇佣俱乐部发生劳资纠纷……

从性格来分析,李昕绝不是一个很理性的人,所以她会称归化日本的李明阳为“中国篮球的败类”,一个圆滑的人是不会将自己陷入如此境地的。那么,当李昕遭到俱乐部解雇时,她一定很难用息事宁人的方式来委屈自己。

“年轻时,我依靠的是速度和技术;现在,我依靠的是法律和道义。”——李昕就解职一事在杭州提起了劳动仲裁,6月29日杭州市西湖区的劳动仲裁法庭就将开庭,这是李昕在仲裁之前的公开声明中所说的一段话,其中信念和坚持,是否能打动一些人?不管你是在始终前行,或者还是总在后退。

什么是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为什么说中国体育、三大球伪职业化,那是因为他们很少按照规矩办事,人治、潜规则、中国特色,不外如是。

那么李昕的要求劳动仲裁,就是对伪职业的反抗和反击,把一切摆到台面上来,让事实说话,让公众评判。在资方面前,劳方固然是弱者,既然中国篮协调解不力,那么寻求法律援助才是保障自身的最优选择。按照程序,如果李昕对劳动仲裁不满,她依然可以进行上诉——笔者认为李昕有这个勇气。

感谢李昕,感谢的是她依章行事、依法行事的态度和勇气。在中国体育职业20来年的发展进程下,类似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让这样的冲突更多得暴露并厘清,才能让职业化真正更快更健康地到来——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任何犹疑、妥协都是可悲的倒退。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dafengho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