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激辩增强体育意识 别让冰壶成盆景

日前,中国冰壶公开赛在北京落幕。很多人来到现场或者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了比赛,有不少人为冰壶运动的魅力所吸引。近几年,随着中国冰壶队、特别是女队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国人对冰壶这项“舶来”运动逐渐从陌生到了解,从了解到喜爱。

随着关注冰壶的人越来越多,有关缺乏群众基础的冰壶项目如何发展、该不该出资组建国家队等问题,社会上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从2003年国家女子冰壶队建队到2009年夺得世锦赛冠军,中国冰壶人仅用短短6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别的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达到的成就,为国家争得了荣誉。目前,中国经济和社会都在高速发展,“不差钱”,冰壶队在世界大赛上摘金夺银,花点钱养这支队伍挺值!而且,随着国家队成绩的提升,冰壶项目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一些人通过观看比赛,可能会觉得这个项目有意思并产生亲身参与的想法。

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冰壶运动“只可远观”,除了观看比赛,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由于器材和装备费用昂贵、场地稀少,冰壶运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难以普及,难以走进百姓的生活。而且,国内的冰壶运动员也相当“稀有”,曾被一名外国教练喻为“比大熊猫还珍贵”。这样一个没有群众基础、缺乏后备人才的项目,哪怕是夺得世界冠军,也只是“面子”工程,对提高国民体育素质并无多大益处。国家不妨把投入冰壶的资金,改投到更能直接提高国民体育素质的全民健身、学校体育中。

还有一种比较理想化的观点:冰壶项目可以尝试市场化运作,由社会资金介入成立俱乐部,开展职业联赛。同时,国家不再特别组建和资助国家队,而是当有国际比赛时从俱乐部选拔和抽调人员组成国家队。这样,既可以让冰壶运动在全国铺开,吸引群众参与;又可以为国家队储备相当数量的后备人才,并为国家节省一大笔开销。

有关冰壶发展的观点当然不止上述几种,这些观点实际上是人们在体育转型中正常意见的表达;人们对体育看法的多元化,反映出了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这是一件好事。

其实,国内像冰壶一样缺乏群众基础的“盆景”项目并不唯一,帆船等都是例子。有关这些“盆景”项目该如何发展,该不该斥资组建国家队,相信会在社会各界热议中找到符合国情的答案。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beppeko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