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击剑赛冠军易主 奥运剑客为啥玩不转全运

相对于上届全运会击剑个人赛蝉联成风,第十二届全运会的击剑赛场则风云变幻,在全部6个单项中,只有男子花剑由安徽队的 张亮亮惊险卫冕,其余5个项目都换了新冠军。而一批顶着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头衔的名将纷纷折戟,也成为本届全运会击剑赛场的一大景观。

本届全运会,除了年过40的“亚洲第一剑”肖爱华(微博)功成身退, 王敬之谭雪、沈巍巍和王伟新4位卫冕冠军居然无一人进入8强,这一现象看上去反常其实背后却蕴含着必然,上届全运会上,这些卫冕冠军就已经算是老将了,能夺冠更多的是凭借经验与关键时刻的心理素质。4年过去了,无论体力与精力他们都已大不如前,像谭雪更是初为人母,恢复训练还不到一年,想重返巅峰实在勉为其难。

相比而言,奥运冠军的集体低迷让人很是费解。对于这一现象,一位体育总局自剑中心的工作人员从赛制特点的角度作了解读:和有队友配合的团体赛不同,个人赛进入残酷的单败淘汰阶段后,留给运动员的机会只有9分钟,或者15剑,一旦失手,再无挽回余地,因此偶然性比较大。无论是作为教练员的赵刚,还是作为运动员的马权、 董国涛,在接受采访时无一例外地表示,进入一剑定生死的时刻,不论你是什么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和普通选手一样,完全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毫无优势可言。赵刚说的很直白:“到了这个时候,除了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最需要的就是运气了。 ”

稍加分析不难发现,雷声(微博)、李娜、 仲满这三位奥运冠军在个人赛上都是一剑之差出局,而除了上面提到的因素,导致奥运冠军成绩不佳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心态。像作为运动员代表在开幕式上宣誓的孙玉洁,背负着沉重的压力站在击剑赛场上,这一点连她的对手都能看得出来。在击剑这种胜负只在毫厘之间的竞技运动中,这往往就决定了胜负。

本报记者/李 翔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adrienw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