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杨帆:挤出时间去打球 折腾的人生更精彩

[导读]杨帆做事也很令人惊奇。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创建了重庆大学羽毛球队;也曾经作为援非志愿者远赴毛里求斯执教一年;工作后业余时间很少,但他还是会挤出时间去参加羽毛球比赛。

文/杨弋非

球场上的杨帆很霸气,每赢一球,他都要握拳高呼,面部表情甚至有些狰狞;球场下的杨帆很含蓄,见到每一个人都笑脸相迎,说话声音不大,温文尔雅。

杨帆做事很认真。2013年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大赛期间,许久不见的朋友约他晚上出去宵夜,他拒绝了,原因是要为第二天的比赛做准备,9点前必须睡觉。

杨帆做事也很令人惊奇。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创建了重庆大学羽毛球队;也曾经作为援非志愿者远赴毛里求斯执教一年;工作后业余时间很少,但他还是会挤出时间去参加羽毛球比赛。

杨帆说自己就是闲不住,就是喜欢折腾,“生命在于折腾!”

“折腾”出的重庆大学羽毛球队

闲不住,是杨帆与生俱来的特质。虽说个子不高,身体也不太强壮,但他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上小学时,足球场和乒乓球台是他的最爱,过人的运动天赋也让他在小伙伴中稳坐“冠军”的位置。

小学四年级时,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杨帆所在的学校向各类培训班打开了大门,让他们到学校里招生。杨帆还记得,当时每个培训班都会有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兴趣班的名字。好动的他当然不会错过,一口气报了羽毛球和摄影两个班,自己喜欢的乒乓球和足球也没落下。

在此之前,杨帆从来没接触过羽毛球,报名的原因纯属图好玩。虽说如此,但杨帆做事认真的特性决定了他不只是玩玩,到培训班没多久,他的羽毛球水平已经高出同龄的孩子一大截。练了不到一年,教练就为他报名参加了贵州省青少年羽毛球比赛。在那一次比赛中,11岁的杨帆是所在组别年龄最小的运动员,而且比年龄第二小的运动员小了将近5岁。年龄上的差距,身体素质的不足,加上练球时间较短,杨帆的那次比赛“惨不忍睹”,连一局都没赢。用杨帆自己的话说,那次比赛是“打一场哭一场”。

擦干眼泪,杨帆没有放弃。在之后的训练中更加刻苦。第二年的青年赛,他便跻身男单前6,上初中一年级时,他在男双上获得了自己第一个全省青少年比赛冠军。之后的3年,他在单打或双打上年年有冠军入账。直到升入高二后,由于学业繁重,杨帆暂时放下了羽毛球拍。

2006年,杨帆以643分的优异成绩考入重庆大学建筑学院。刚到大学,杨帆迫不及待地准备再次重拾羽毛球拍。可没想到,偌大的重庆大学竟然没有羽毛球队!连羽毛球场都是室外的。这让杨帆有些失望,不过他没有放弃。经过了解,他发现学校里喜欢打球的人不少,但缺乏组织,杨帆直接找到学校体育系小球教研室副主任,提出想组建校队。这位副主任也是羽毛球爱好者,帮助杨帆向学校做了申请,并且得到了批准。之后,校队组建计划的制定,前期的准备宣传,队员选拔等工作,几乎都是杨帆一个人在做。球队成立后,由于羽毛球不是学校的传统项目,学校给与的支持不多,每个月只给校队发两筒羽毛球,且球的质量还很差,球队其余的开销则要队员们自己承担。2007年,球队去参加全国大学生比赛时,连统一的队服都没有,后来通过私人关系,学校门口一家小的体育用品商店赞助了一些仿制的名牌球衣,球队才有了自己的队服。

即便条件如此艰苦,杨帆和队员们也没有抱怨,只是低头苦练。2008年,在重庆大学的强烈建议下,重庆市大学生运动会第一次设置了羽毛球项目。在那届运动会上,重庆大学拿下了5个单项中的4项冠军。

随着成绩越来越好,球队的赞助也越来越多,学校也在室内篮球场里画上了羽毛球场地,让球队的训练条件得到了改善。等到杨帆大三离开球队时,这个他一手创建起来的球队已经衣食无忧了。

“折腾”出的中国名片

200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决定3年内派遣300名青年志愿者赴非洲国家开展医疗、农业、体育、文艺、汉语教学等领域志愿服务。2009年是这项计划的最后一年,杨帆又开始“折腾”了,他报名参加了选拔。

杨帆说,他对自己的人生要求是三个词:colorful、enjoyful、helpful,自己的生活要多彩,自己的生命要开心,对别人要有帮助,而援非计划,正好符合他的这三个词。

报名人很多,但是羽毛球专项的却很少。因为援非的体育志愿者是不配备翻译的,所以,这不仅要求志愿者专业水平过硬,还要有扎实的英语功底。通过专业水平、英语、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层层筛选,杨帆最终成为一名援非志愿者,远赴毛里求斯担任国家羽毛球队教练。

到达毛里求斯,这个国家和杨帆想象中的一样,贫穷、落后,基础设施很差,羽毛球馆更是简陋。杨帆的心里掠过一丝后悔的念头,不过这里离祖国万里之遥,打退堂鼓已不可能,只能硬着头皮上。可谁知,第一堂课就让杨帆挨了当头一棒。

一路走来,杨帆从没有专业队的经历。为了当好这个教练,去毛里求斯前,他特意和重庆队同吃、同住、同训练了一段时间,为的就是感觉专业队的氛围。在他的心里,专业队应该像一支部队一样,纪律严明,团结一致。可到毛里求斯后的第一堂训练课,这里的国家队队员自由散漫,不仅一大批人迟到,训练中也是懒懒散散,性格直爽的队员还直接走过来,用带有浓厚地方口音的英语告诉他:“嘿!你个子不高,还有些胖,哪里像专业教练?”

杨帆这才明白他们是不服啊,他想到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以暴易暴”,你不服,就打到你服。从球包里取出拍子,他对着队员们说:“来来来,我们打上几局!”队员们欣喜若狂,争先恐后准备给这个长着娃娃脸的新教练一个下马威。谁知车轮战下来,杨教练轻松地把他们全都收拾了。

通过这次比赛,杨帆在队员中树立了威信,教学工作也得以顺利进行。可困难还没有结束,语言关又拦在了他的面前。虽说英语功底不差,但真正用英语交流可不是那么简单,加上队员们发音都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杨帆说:“就像我们球友交流,用中文说‘控制节奏’,大家都懂,可是你让我翻译成英语,要么我翻不出来,要么翻出来他们听不懂。”不得已,杨帆只得动用全球通用的身体语言,一堂课下来,丝毫不比队员们轻松。此外,他还有一个小本子,一学到新的羽毛球专业词汇就往上记。他说,出国前他准备买一本这样的小册子,可是国内没有,所以自己记一个,将来有用。

毛里求斯国家队的队员都不是专职运动员,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只在工作之余来训练,这就决定了他们不能像中国运动员一样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训练。为此,杨帆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那就是让队员们在战术上加强,能力方面则相对放弃。帮助队员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提高实战的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杨帆和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球队取得了很大进步。一年中,杨帆带领球队参加了非洲锦标赛、非洲U17青少年锦标赛、世界团体锦标赛、2010英联邦运动会等10余项国际级赛事,力克法国、澳大利亚、埃及、南非、肯尼亚等传统对手,获得了27块奖牌。队员们也越来越喜欢这个看着不像教练的教练了。

一年的援教时光很短暂,在离开的前一天,杨帆跑到自己教学的球馆,拍下了一段纪念视频。

回到重庆,杨帆代表1000多名志愿者做了报告,他的报告题目是《一张发往非洲的中国名片》。杨帆说,对于大多数非洲国家,他们了解的中国只是在为数不多的电视纪录片上。“中国和非洲就像两个互不相识的陌生人,见面需要互换名片来认识,我希望自己能成为这张中国名片。”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