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期间足球裁判不得上网 进场后需上交手机

腾讯体育讯 近日,第12届全运会足球赛男、女各组的预赛在上海、西安等地悄然打响。作为体育总局组织的最重要的足球赛事,全运会足球赛在裁判选派上也享受高规则——执法中超的裁判员及外籍裁判将出现在复赛重要场次及决赛阶段所有赛事,而为了确保裁判公正执法,中国足协裁委会对执法全运会的裁判指定了空前严格的惯例制度,裁判进入赛区后,必须上交手机,执法的日子里,裁判们不得上网。

鉴于包括足球项目在内的全运会集体项目涉及的奖牌数目较多,事关各地方体育系统的荣誉,体育总局以及配合赛事组织的足管中心对本次赛事的裁判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据了解,足管中心,也就是中国足协从上周起就陆续向承担全运会足球赛预赛的各赛区分派干部,进行赛事督导工作。这其中还包括前联赛部主任马成全这样的具有丰富赛事管理经验的足协中层干部。

全运会足球赛的裁判执法工作一直是体育总局及地方体育部门较为关注的重点,这是因为裁判的判罚有时会决定一支球队的出线或夺牌命运,而一场全运会足球赛的胜负,甚至左右某地方全运会的总排名。因此裁判的任何一次争议判罚都可能成为引发赛场冲突的“导火索”,比如上届全运会就曝出了中超裁判何志彪被天津队多名队员追打的丑闻。

据了解,虽然今年职业联赛、足协杯赛赛程非常紧密,中国足协仍确定由执法中超、中甲的裁判员与部分外籍裁判一同承担全运会足球赛决赛阶段的执法工作。而执法预赛及复赛的裁判员也都是中乙及年轻裁判后备力量的佼佼者。不过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意外因素,中国足协还通过规范裁判行为,最大限度避免全运会执法工作出现不公。一位现役职业联赛裁判员今天透露,目前前往各地参与全运会足球赛预赛执法的裁判员们,抵达赛区后,会在第一时间里上交自己的手机,如果个人需要通信联系的话,须请示赛区裁判长,并由各裁判长协调落实,而裁判长的手机通话也要受到限制,他们在比赛进行期间,不得接听手机。

除此之外,裁判在执法之余的一举一动也受到严格的制约。裁判们回到赛区驻地后,不得上网。对此一位足协人士解释,“主要是现代通信手段发达多样,这么要求也是希望裁判们避嫌,希望比赛在公正的环境下进行。”(阿拉蕾)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cswuali]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