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宏:袋动中超 一种选择

刘建宏:袋动中超 一种选择

昔日刘建宏(微博 博客)采访图片(资料图)

2000年,第一次出国报道足球,去了荷兰比利时。那次欧洲杯的经历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次关于足球的重新认识。漂亮的赛场,热情的球迷,精彩的比赛,所有一切相得益彰。至今仍常常追忆。记忆里有这样几个细节:东道主荷兰队输掉了半决赛,那是一场他们绝对占有优势的比赛。球迷们很郁闷,退场于是显得安静。我注意到即便此时,他们也没有失去控制,很多人把自己手里空的饮料杯或者啤酒杯特意扔进了垃圾桶。在通往停车场的路上,我看到涌动的人群,也看到了一条干净的通道,更感受到了荷兰球迷的素质。

再之后,2004年欧洲杯、2010年世界杯,我几次都见到了荷兰球迷。发现他们并非只在自己的国家“遵纪守法”,走到哪里他们都克己自律,既是死忠的橙色拥趸,又是荷兰这个国家的具体象征。

还是在2000年的欧洲杯上,另有一些球迷刺激着我们的眼球。在沙勒鲁瓦街头,英格兰(微博)球迷和德国球迷大打出手,他们给那个城市中心留下的是硝烟之后的一片狼藉。2006年德国世界杯,我听说很多城市需要加派环卫工人和车辆才能及时清理球迷大军过后留下的垃圾。

在这个层面上,球迷并非一个统一的词汇,必然被划分出若干等级。

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关于日本人东京奥运会的一个小故事被反复传播。在1964年的奥运会开幕式上,数万名日本现场观众散场之后带走了身边的杂物,留下的是一座干干净净的体育场。

但是北京的开幕式之后,鸟巢是什么景象似乎没有听人说起过。也许是媒体忽视了?或者是没法进行比较,所以干脆顾左右而言他?

而我自己经常去的国内足球赛场这几年在发生着一些可喜的变化。球迷群体年轻了,很多人都是有组织的,像工体北看台、山东球迷联盟、蓝魔等,他们不仅是球场内球迷的核心和动力,大部分也都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队伍。在他们的身后,我相信看台的样子不会太差。但很多地方,球迷离场之后,清洁工的工作量很大。

也许有人说,这本来就是清洁工的分内之事。没错,但如果我们能对自己稍微提出一点要求,用一个塑料袋去改变哪怕是很小的一片环境,我们收获的就不只是清洁的赛场,更是个人文明的提升。

文明是一种选择,它很少强迫谁。但文明也是一种标志,谁也很难逃离文明的评判。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nickelxue]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