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波总结伦敦成功经验 备战巴西提四点要求

李永波总结:伦敦,胜在备战 巴西,要争更好

文 李永波(微博 博客)

伦敦奥运会周期的4年已经过去,新周期即将开始,那么下一个目标是什么?还能不能更上一层楼?怎样才能跃上一个更高的平台?也许会有这样的看法:伦敦奥运会成绩已经登峰造极,难以超越。如果这样想的话,那么下一个周期,我们很可能会令人失望。因为成绩永远“保”不住,只有不断超越,才能越来越完美,所以必须把“超越自我”作为一个长远目标。

金牌是指标但不是目标,我们共同为之努力的羽毛球运动事业不是为金牌而金牌,而是要向全世界展现“无所畏惧,敢于争先”的民族特质,并不断发扬光大。

无数事实说明,成就来源于对成绩的不断反省。羽毛球项目伦敦奥运会境外参赛成绩完美超越北京奥运会,说明备战工作比北京奥运周期做得更出色。因为站在了北京奥运的肩膀上,取长补短,所以实现了超越。同样,巴西奥运要想有更佳表现,那么必须借助伦敦奥运的肩膀。

不可否认,伦敦奥运会的成绩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从比赛过程看,5个项目的金牌都来自不易。可是尽管艰难,最终5个单项的机会都让给了中国。这种偶然性的巧合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必然性”: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可以毫不掩饰地说,为了伦敦奥运会,我们已竭尽所能,在视线之内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所以说:赢在伦敦,胜在备战。

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四年,正是中国羽毛球队大踏步向“创新驱动”迈进的四年,也是队伍成绩快速增长的四年:2009年共获各重要赛事(超级赛以上级别)的金牌36枚,占全部金牌比例的55.38%;2011年获得55枚金牌,全年金牌份额上升到78.57%,而且女单和女双实现了包揽全年所有大赛金牌的佳绩。再从世锦赛成绩看,2009年印度世锦赛获4枚金牌、2010年巴黎世锦赛包揽5金、2011年伦敦世锦赛又包揽5金,连续两届囊括世锦赛金牌,这在羽毛球运动史上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奇迹。从这个意义上看,奥运会包揽5金更多反映的是必然性。

显然,中国羽毛球队在伦敦奥运会上的胜利,不仅仅是金牌数量的超越,更是思想和理念的变革所带来的全方位实力提升。

重视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日积月累形成的强大思想动力激发了无限的斗志和毅力

大家都清晰记得我们女单为争铜牌而负伤的那一幕。其实就成绩来讲,女单包揽冠亚军,已经非常完美了。可是她们希望更完美,渴望升起三面五星红旗,所以才把“铜牌”当作“金牌”来争,所以才不顾一切地搏杀,所以才导致意外伤病。而且受伤以后仍然不放弃,力争拼到最后。这样的意志品质,如果没有强大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基础,凡人是很难做到的。

这种精神来自平时的熏陶和培养,也正是我们一直以来特别重视运动员场上表现的原因。习惯的力量非常强大,而且是双向的,既可以将积极的一面扩大到极致,也可以将消极的一面无限放大。所以,平时训练强调“防微杜渐,养成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2011年青岛集训期间,我们有部分运动员参加美国公开赛,可能星级比较低,奖金也不高,所以比赛缺乏斗志,成绩很不理想。尽管这样一次不起眼的比赛与奥运备战似乎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这样的消极心态也会形成习惯,完全可能影响奥运表现,必须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此,在青岛集训期间我们专门为美国公开赛举行了一次全体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研讨会,要求把“拼搏精神”上升到一个“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讨论,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运动员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国家和民族,中国羽毛球队的文化就是“振奋民族精神”的载体。只要你参加比赛,就必须全力以赴,尽最大能力实现“奏国歌、升国旗”的目标。如果缺乏这种精神和责任,那么即使你有实力,也不一定会有比赛机会。

再如2012年汤尤杯比赛,我们以不失一场(38比0)的战绩,顺利夺取两杯,男团实现五连冠,成绩非常喜人。可是我并没有特别兴奋,也不是特别满意,而是为赛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担心。因为在夺取尤伯杯的那天晚上,部分成员的表现让我隐约感到了队伍的乐观情绪和懈怠苗头,如果任其发展,队伍的战斗力和意志力很快在不知不觉中消退。所以,在汤尤杯结束的第二天我就召集全体教练员和工作人员开会,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严厉批评和警告。同时还研究了对手的潜在威胁及两月之后伦敦奥运会可能出现的困难,制定相应预案,并布置了最后冲刺阶段的集训工作。

对于以上做法,也许可能被认为是“小题大做”,可是我认为非常必要。通过这样的敲打和反省,首先在意识形态上让队伍对奥运会的严峻性和残酷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突出了警觉性;其次对自身所肩负的重任有了更明确的定位,紧迫感和责任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伦敦奥运会恰恰证实了这样做的价值:5个单项金牌的争夺,每条线都有恶战,甚至从小组赛开始,就争斗得惊心动魄。如果平时训练没有这样的压力和面对逆境承担责任的习惯,那么真的难以想象如何应对奥运会这种恶劣环境的考验。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