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转会窗正式开启 足协欲出新规防阴阳合同

腾讯体育讯 2013赛季国内俱乐部球员转会窗口于今天,新年的第一天正式开启。与往年无异,“开窗”首日,并没有俱乐部或个人前往中国足协办理转会手续。据了解,针对去年底曝出的于涛(微博)转会纠纷个案,中国足协酝酿在今年进一步强化球员工作合同核查程序,以遏制“阴阳合同”侵害球员作为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

在中国足协职业联赛理事会投票敲定新赛季职业俱乐部外援转会及注册办法后,协会也于去年底正式推出新赛季国内俱乐部球员转会规定。根据规定,国内俱乐部首次转会窗口将于今天正式开启,并于2月28日关闭。不过由于亚冠联赛即将于2月开打,因此中超BIG4需要更早落实引援工作及转会注册手续的办理。

虽然今天是转会窗口开启的第一天,但是并没有任何俱乐部或球员个人前往足协办理转会手续,而足协注册办的工作人员也都放假休息。中国足协相关人士解释,从往年的惯例来看,球员转会手续一般集中在球员转会窗口关闭前的1、2天内办理。而由于部分球员的转会谈判异常艰辛,他们的转会证明甚至要到转会窗口关闭日当天晚间23点多传至足协,有些球员的转会手续甚至因顾推延到转会窗口关闭后办理,前提是其俱乐部提出正当理由,并以书面形式提交延办申请。

其实,今年国内俱乐部球员转会工作是在一种特殊的背景下开始的——就在足协发出转会办法通知前不久,上海足坛曝出了原申花球员于涛转会纠纷的事情。虽然这件事情直到新年首日还没有产生具体结果,但是由于此事引发有关“球员自由身”、“球员与俱乐部补充协议”、“优先续约权”等一系列概念的讨论,也引起中国足协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申花与于涛补充协议并未送交中国足协备案的事实,一定程度上透射出“阴阳合同”仍可能客观存在,这在中国足协看来,已经构成对职业联赛发展的侵害。

由于足球行业规定并不能凌驾于国家大法,约束球员与俱乐部建立的契约关系。因此对于于涛补充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应,中国足协无权具体认定,只能从行业规则范围内,判断于涛是否可以以自由身转会。中国足协有关人士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也指出,于涛的问题不仅仅反映出,球员与俱乐部之间可能存有不平等劳资关系,也反映出球员对于相关法律、法规学习、理解不足的现状。因此也希望借于涛个案,提醒广大球员在与俱乐部沟通合作时,理智作决定,在签订合作契约之前,慎重思量,并对合同内容严格把关。据了解,中国足协已经酝酿在转会窗口关闭后,加强国内俱乐部球员工作合同的核查。也就是说,在要求俱乐部将球员工作合同送交协会备案后,还要向球员发去类似转会合同签订认证函,证实送交到协会的备案合同是附有球员本人签字的真实合同。这样一来,即便出现劳资纠纷,球员、俱乐部都能以事实为论据。于涛不知备案合同内容的尴尬也不会重现。(阿訇)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cswuali]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