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J联赛成功20载背后 中国足球这点痛算什么

腾讯体育日本职业足球开展到今年恰逢20周年,相比于早年,如今的日本足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4次夺得亚洲杯,连续4次参加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2次杀入世界杯16强、成功举办了2002年韩日世界杯。

很多人都在感叹日本足球腾飞源自雄厚的基础、长远规划和先进的职业足球体系,然而日媒体和足坛专业人士则认为,日本职业足球的起步和发展同样经历了外人难以想像的尴尬和阵痛,当初也是硬着头皮摸着石头过河,甚至遭受到小富即安的球员们集体抵制,经历了不断探索、挫折和艰难追求的过程,其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职业足球开张可谓生不逢时,虽然在1993年元年各参赛队暴发户式的发展模式引进了包括济科、莱因克尔、利特巴尔斯基等世界级球星,但谁也没有料及,刚刚红红火火拉开架势的日本J联赛旋即就被来势汹汹的泡沫经济碰得头破血流。日本足球人回忆称,日式足球革命在前行中遭遇了险些夭折的危险,不过J联赛仍然咬牙挺了过来,引领日本足球的普及和发展,它已成为日本足球确立亚洲足坛霸主地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曾经亲历过日本职业足球变迁的著名足球人佐佐木一树在接受采访时也很有感慨地表示,其实日本职业足球起步时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反反复复的起伏也许更激发了日本足球人对办好职业联赛的热情。

佐佐木一树亲自见证了J联盟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他曾担任J联赛的首任事务局长、广告宣传部部长、J联盟理事、常备理事等要职,他参与了J联盟从默默无闻到兴旺发达的全过程,在接受采访时他曾给记者们诉苦,回过头来看日本职业足球的发家史真得一点都不好玩,其中的艰辛和难以想象的困难能把人愁死。

一、 抵制职业化曾很盛行

日本全国足球联赛始于1982年,当时相当于甲级联赛的日本足球联赛(JSL)1部拥有12支球队,2部拥有16支球队,共计28支球队中企业俱乐部占到24支,每支球队大都依附于财大气粗、有着雄厚财力的各大企业,尽管名义上是自负盈亏,实则由赞助企业大包大揽来参加日本全国足球联赛,它是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形式。与职业足球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主场理念无任何关联,他们只需在主客场比赛时准备好一块赛场就可以,没有门票方面的压力或者商业方面的操心事。

日本足坛从1984年开始热议职业足球话题,包括佐佐木一树、芳贺研二等一批曾经接触过欧美先进足球理念的足球人开始四处游说、灌输职业足球的概念,以俱乐部所在的城市为依托开展职业足球文化,通过赞助商、门票收入等商业运作模式养队和谋求长远发展的理念,当时并未得到养尊处优的教练和球员们的响应,职业化进程曾遭受冷遇。

按照当时日本足坛的话讲,球员和教练抱得可是富得流油的“铁饭碗”,他们背靠包括丰田、日产、日立、全日空这等世界级公司的“大树”,在进入企业俱乐部的同时即成为该企业的终身职员,他们享受着企业最好的待遇和特殊的比赛津贴。他们只是作为企业自我宣传和公关的一张名片出现在全国联赛上,到场球迷、球队开销与他们没关系。

推广职业足球的始作俑者们经过多年反反复复的游说,终于在1988年3月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参加日本全国足球联赛的各家俱乐部负责人经过集体协商同意召开第一次职业足球推进委员会会议,会议决定正式设立推进职业足球联赛进程并于同年10月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上进入实质运作阶段,当时被大伙推举为职业足球开展总务干事的就是被称为日职业足球之父的川渊三郎,作为日本职业足球联赛首任主席(现任足协名誉主席)为联赛的成功举行立下汗马功劳。

二、J联赛名称申请即遭当头棒喝

为了推进日本职业联赛进程,当时曾云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同仁,包括中村胜则(现横滨水手队老总)、铃木德昭(现东京申办2020年奥运会足球项目负责人)以及当时日本本土教练的代表人物加茂周等,尤其如时年37岁的佐佐木一树这般年富力强的骨干力量发挥了很大作用。

当时的职业足球推进委员会在1989年3月设立了职业足球联赛设立筹备室,由于在此之前日本足球与德国足球走得最近,很多先进的德国职业足球理念也更容易被日本人所接受,参考德甲足球的举办模式、学习德甲俱乐部的运作,效仿德甲吸引球迷入场观战的模式等都成为日本职业足球创立之初的蓝本,为了更好地推进职业足球进程,日本职业足球筹备委员会还力邀法律专业人士、著名的律师、会计事务所高手,包括池田正利、小竹伸幸等加入到职业化筹备活动中来,为职业化进程沿着有法可依的正确轨道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保护和确保各项收益支配的更趋合理。

由于在初期筹备的阶段很多情况也摸不清,因此,从球队主场的设立到J联盟主席的称呼上都存在争议,甚至连日本职业足球联盟的缩写“Jリーグ”申请社团法人资格时也遇到难题,按照日本社团法人申请的相关规定,所有企事业单位在申请当中只准使用平假名而不准使用片假名,尤其作为公益法人申请更不允许使用片假名,日本Jリーグ最后申请成功也是多方共同努力下的结果。

三、 J联赛20载最严重合并事件

按照日本J联盟规定,凡各支参加职联赛的球队统一效仿欧美职联赛的做法,不允许在俱乐部的名称中添加赞助商的名称,注册名称里只能有所在城市和该俱乐部的爱称。原横滨飞翼队是由日本全日空公司(ANA)和佐藤工业(SATO)共同出资组建的,在J联盟下达更改名称之前,该俱乐部的名称为横滨AS飞翼队,由于全新的规定,2家主要赞助商的AS(赞助商的第一个字母)被活生生删除,它也引起了东家的不满,威胁退出职联赛也是赞助商发出的一种警告。

拥有巴西国脚桑帕约、吉尼奥以及日本国脚前园真圣、山口素弘等的横滨飞翼队在当时的J联赛举足轻重,曾夺得过93年度的天皇杯冠军并一直被视为联赛冠军的有力争夺者。因此,当该俱乐部把萌生退出的想法透露给媒体之后引起轩然大波,球迷的抗议此起彼伏,J联盟的电话已被打爆,强烈要求职联盟改弦更张。

然而从联赛开创之初就立志要创建一流联赛的联盟并没有为外界的压力所屈服,在做好该俱乐部退出的最坏打算同时,也为球队和球员寻找一种出路,可以说在联盟官员多次斡旋之下,原本的同城冤家横滨水手队愿意从大局考虑,同意与飞翼队合并,为扭转J联赛创立以来最大的危机做出牺牲,也正是经过多方的公关和努力最终化解了危机。

解决了刺头的带头闹事,原本跟着瞎起哄的其它俱乐部赞助商们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去留所带来的得失问题,经过多次的洗牌之后,从日本J联赛开创之初的10支球队到后来最高峰达到的41支职联赛球队,除原本的横滨飞翼队在大浪淘沙当中消亡外,潮涨潮落的日本J联赛目前依然维持在40支球队没有改变,而且希望加盟职业足球联赛的球队还排着长长队伍。正是因为当初日本J联盟的坚持也换来了日后的长治久安。

四、限薪令使J联赛雪上加霜

就在各俱乐部为球迷观战人数减少发愁的时候,又有2件事对于日本职业足球的发展可谓致命一击。随着各俱乐部后台老板的经营不景气,从而使得各家俱乐部相继出台限薪令,迫使那些年薪超亿日元的大腕们或选择接受降薪继续留队,否则将另谋出路,此令一出立即吓跑了一大批准备到日本赚钱的欧美球星,对于成立之初的J联赛多少有些雪上加霜的意思。

93年刚开始搞职业联赛时,各支参赛俱乐部不惜血本相继挖来了济科、莱因克尔、利特巴尔斯基等,随后斯托伊科维奇、莱昂纳多、约金霍、邓加等,使得日本J联赛上了一个台阶,为提升日本J联赛的水平和知名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随后日本经济大幅滑坡,各家俱乐部终于难以承受巨额薪金的压力。

其次日本J联盟从1999年推出了共有10支球队参加的J2部联赛,也使得原本就吃不饱的球市产生了新的分流,令各俱乐部叫苦不迭。例如日本关西地区原本就只有大阪钢巴队一支球队,到了1997年已经增加了包括大阪樱花队、京都紫友队、神户胜利船队在内的几支球队。更要命的还在于在推出J2联赛时,日本J1联赛在1998年已经扩容到18支球队,只不过在此期间发生了横滨2支俱乐部(横滨水手和飞翼队)合并事件,在1999年参加2级日本J联赛的球队达到26支。

五、球队倒闭危机搅得J联盟鸡犬不宁

日本J联赛在经历惊心动魄的横滨2队合并后并未平静,尤其是近十年以来日本的经济每况愈下,对于靠门票及广告等收益维持运作的俱乐部而言总是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甚至一些老牌球队也要受到关门倒闭的冲击。

曾经拥有三浦知良、拉莫斯等半支日本国家队队员雄霸日本足坛的东京贝尔迪队也经历了几起几落,这家由日本著名读卖新闻社、日本电视台联手组建的球队在上世纪80年代长期垄断日本足坛,在J联赛开始的2个赛季也是连续夺冠,后因为经济原因开始大幅限薪,之后就江河日下,在2006年首次降至J2部,期间几起几落,再也看不见当年的影子。

鸟取队在2003年就因为相当严重的财务危机遭遇J联盟除名和劝退危机,此前清水鼓动队也因为财务陷入巨额赤字再加上财路中断,被迫走到了解散或转卖的地步,另外还有J2部的甲府队也遇到过类似问题,鸟取队因为无钱支付球队巨大开支,球队人心涣散,竟然连续28场不胜,到场观战的球迷人数仅保持在3172人次,而当年联赛平均入场人数为7892人次。

日本J联赛俱乐部经历了太多的折腾之后,目前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要想维持俱乐部正常运行,其一要尽量不发生财政赤字、其次要尽量减轻出资企业的负担、要多与所在地产生更密切的联系,要把所在城市真正做为自己的最大靠山,企业的经营肯定会有起落,而只有所在城市长期培养出来的足球文化值得信赖,它可以帮助球队在危难关头渡过难关。

六、J联赛盲目扩容有负面反应

日本J联赛经历了元年的成功之后,当时包括职联盟主席川渊三郎为首的高层也开始头脑发热,认定接下来的第2个赛季门票依然会供不应求,认为日本职业足球必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争取每个赛季都保持扩容,要在不久的将来确保每个都道府县都拥有J1或J2等职业俱乐部,也就是说日本职业联盟最终的目标是在日本组建近90支各级职业俱乐部。

双循环的主客场赛制也使得球迷和媒体滋生了审美疲劳。球员们在共有14支球队参加的95赛季仅联赛就要打52场比赛,再加上杯赛等其它赛事,球员每周三和周末都难得休息,到了96赛季又扩充到16支球队,球员们一年要打60场比赛,这在世界足坛也极为罕见。

日本职业足球联盟尽管在第一个赛季审核职业球队资格时还比较严厉,曾经有包括日本全国联赛老牌劲劲旅雅马哈(后磐田喜悦队)、日立队(后柏太阳神队)、富士田(现湘南队)等多支球队因未达标而被暂缓加入联盟资格,但随着J联盟扩容愿望的膨胀,审批程序也稍许降低,使得条件有些牵强的球队也提前成为职业球队。

其实当时的日本球市正因为盲目的扩张而出现负面反应,掏钱赞助的企业不理解为何在俱乐部冠名上把所在城市放在最前,而球迷对于每周被“绑架”到现场看球更是产生抵触情绪,每周中的比赛看台上往往显得相当空旷,只有到周末观看比赛或者一些重要的赛事的人数才会有所上升。

七、低年薪、缺机遇害惨J联赛

日本职业球队个数在马不停蹄的扩容之后已经逼近欧美各级联赛水平,但球员来源却并未随着各级球队的增多以及雄厚的足球基础及时补充,相反正是由于无节制地扩充,使得球员补充方面显得青黄不接。鸟取队当年从JFL联赛升入J2联赛时,全队球员的平均年龄为29.2岁,球队中最为年轻的球员也要23岁,大部分球员都是因为在J1联赛混不下去才临时拼凑在一起的“草台班子”。

在日本J联赛存在着一个与欧美不大一样的怪现象,各大俱乐部按照联盟的要求都配备了各年龄段的梯队,但很多年轻球员因为无法进入一线球队而毫不犹豫地选择进入大学深造,在讲究学历的日本传统观念里,如果感觉到在足坛混不出人样的话,就必须到大学谋取未来生存的一技之能,因此,在日本足坛可以看到很多颇有才华的年轻球员奔跑在大学联赛里,而职业队的后备实力却显得非常单薄。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日本J联赛的年薪限制也制约了年轻球员踢职业联赛的决心。综合日本J联赛各支球队的年薪,在J2部联赛中效力的年轻球员年薪只不过维持在200万-300万日元之间,它甚至还无法与日本人均工资相提并论,仅此一点就极大地挫伤了年轻球员打拼的信心,更多的年轻人缺少耐心,被逼无奈只能转投报考各级高等学府。

有一怪异的现象在日本J联盟一直存在,一线球员自愿掏腰包一窝蜂到欧美联赛效力,而国内的各级联赛老龄化依然如故,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本赛季日本J2部除了京都紫友队和湘南队平均年龄在23岁以及北九州队平均24岁之外,已经多达19支球队的平均年龄超过了25岁,平均年龄最大的横滨FC队已经达到27.89岁,而队中的三浦知良的年龄已经达到45岁。这还不算最高,去年才降至J2联赛的甲府队平均年龄已经逼近30岁。(午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laifnyao]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