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NBA档案解密43期 梦之队传世美名由来

NBA档案解密43期 美妙意外获梦之队传世之名

梦之队传世美名由来

各位腾讯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NBA(微博)档案解密,听我继续讲述1992年“梦之队”的故事。上期节目我们说到,1991年夏天,乔丹接到选拔委员会的第一个电话,就明确告诉罗德·索恩:“如果艾塞亚·托马斯在这个队里,我可不想打。”最终,托马斯无缘梦之队,说到底,就是因为乔丹。

即便确保了托马斯不会进队,乔丹还是迟迟不肯给出肯定答复。美国篮协想在1991年9月公布球队阵容,但直到8月19日,乔丹去参加“魔术师”约翰逊的夏季慈善明星赛,依旧态度暧昧。

《体育画报》记者杰克·麦卡伦说,其实乔丹早就知道自己会加入——自从确认了艾塞亚·托马斯不会被邀请,又确认了戴利(微博)会给他留充足的时间打高尔夫之后,乔丹就知道,自己一定会加入。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拉里·伯德。这个任务,不像招引乔丹那么重要,却同样意义重大。选拔委员会并不像“需要(need)”乔丹那样“需要”伯德,但他们的确“想要(want)”伯德,这和他们“想要”乔丹是一样的。

乔丹28岁,伯德34岁。乔丹正在巅峰,伯德已过巅峰。选拔委员会需要乔丹,需要他去重振美国篮球的雄风,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并不需要伯德。可是,魔术师、伯德和乔丹,是当时NBA江湖地位最高的“黄金三人组”,没人可以取代他们当中任何一个。所以,把伯德招进队来,让他和魔术师、乔丹并肩作战,其象征性意义,远远大过实战价值。

邀请伯德的任务,主要落到戴夫·加维特肩上。加维特当时正是凯尔特人队的CEO,在这个位置上刚坐了一年,和伯德处得不错。他第一次跟伯德谈起巴塞罗那(微博 数据) 奥运会的话题,是在伯德家里。

加维特说:“拉里,我们想要你加入奥运队。”

伯德回答:“我已经过气了,这是年轻人的事儿。”

加维特没有强求。还有得是时间。

伯德不想在国家队里只充当一个摆设,而那个时候,他背伤缠身,正担心自己的职业生涯行将终结,如果进了国家队,很可能就是个摆设。

1990-91赛季中期,《体育画报》杂志要做“梦之队”的封面文章,“魔术师”约翰逊知会杰克·麦卡伦说:如果没有伯德一块儿,那他就不上这期《体育画报》的封面。麦卡伦告诉魔术师:“可是拉里说他不打。”魔术师回答:“我会自己去确认的。”后来又经过很多次电话沟通,魔术师终于同意上封面了,因为他确认了,伯德确实不去巴塞罗那。

在“黄金三人组”之外,选拔委员会有几个轻松确定的人选。大卫·罗宾逊和尤因是铁定的,因为优秀中锋稀缺;马龙(微博)、皮蓬也是铁定的;有些选拔委员会的成员不像主教练戴利那么喜欢穆林,可穆林的头脑和他能打两个位置的特性,为自己锁定了一个名额。巴克利是个麻烦人物,针对他的入选资格,展开过许多讨论,最终,选拔委员会还是更看重巴克利在比赛场上的能力,接纳了他。

到最后,乔丹和伯德都说了“Yes”。乔丹确认了戴利会给他足够的时间来消遣,伯德则确认了自己不会只充当摆设。

1991年9月21日,NBC电视台播出特别节目《梦之队:美国篮球选拔秀》,选拔委员会在节目中宣布了10名入选的NBA球员,另留两个名额暂时空缺。10名入选球员,是按这个顺序公布的:“魔术师”约翰逊,查尔斯·巴克利,卡尔·马龙,约翰·斯托克顿,帕特里克·尤因,大卫·罗宾逊,拉里·伯德,克里斯·穆林,斯科蒂·皮蓬,最后是终极悬念——迈克尔·乔丹。

选拔秀结束之后,魔术师很快通过湖人公关部发表了一份声明,表达他对艾塞亚·托马斯未能入选的“失望”。活塞队总经理麦克洛斯基则直接从选拔委员会辞职,以表示“抗议”,但《纽约日报》的哈巴德随后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麦克洛斯基从来没为艾塞亚·托马斯强烈呼吁过。艾塞亚·托马斯本人倒没有公开表示过强烈抗议,但他其实很受伤,那年夏天,当他在一个婚礼上见到活塞队公关麦特·多贝克(Matt Dobek)时,托马斯说:“你的伙计查克把我给甩了。”查克·戴利从来不喜欢谈论这个话题,但他也承认:“我能保证这不会在赛季当中影响他们吗?我不这么认为。我知道艾塞亚很受伤,这是不会说没就没的。”

若干年后我们发现,就连魔术师对艾塞亚·托马斯的支持,也不过是做做表面工夫罢了。2009年,魔术师和伯德联合写了一本书,由著名记者杰姬·麦克穆兰(Jackie MacMullan)执笔,书名叫《When the Game Was Ours(当比赛属于我们)》。在那本书里,魔术师如是透露:“说到奥运,艾塞亚谋杀了他自己的机会。那支球队,没人想和他一起打球……迈克尔不想跟他一起打,斯科蒂不想跟他一起打,伯德不会为他争取,卡尔·马龙不想要他。谁会说‘我们需要这家伙’呢?没有人。”

同样在那本书里,魔术师还揭示了他和艾塞亚·托马斯友谊破裂的真正缘由。80年代,他俩一直是很要好的朋友,甚至到1988年,他们率领各自的球队在NBA总决赛相遇,两人在跳球之前还公开亲吻示好。可是,当魔术师告诉全世界自己感染了艾滋病以后,托马斯开始质疑他的性取向,这大大伤害了两人之间的感情。魔术师在书里说:“当我拿到我的HIV诊断结果时,他质疑我。一个所谓的朋友,怎么能像那样质疑你的性取向呢?我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们过去常在赛前亲吻,现在,如果人们对我好奇,那就意味着,他们也对他好奇。”

梦之队的10人名单公布后,还有许多人揣测,艾塞亚·托马斯会在九个月后成为第11名入选的球员。但那些真正了解内情的人都清楚,到此为止,托马斯已经彻底没机会了。托马斯的失败,不仅是败在他的敌人手里,也败在那些本该是他朋友的人们手里。

1992年5月11日,选拔委员会宣布了最后两个梦之队入选者的名字:波特兰开拓者队的克莱德·德雷克斯勒,以及杜克大学的克里斯蒂安·莱特纳。这样一来,名单完整了,德雷克斯勒在名义上是第11个入选的。

当时,要不要吸收德雷克斯勒,主要争议在于:他实在太像乔丹了。当然,这可能也是吸收他进队最好的理由,因为打球像乔丹,绝不是什么坏事。事实上,到这个时候,要吸收什么样风格的球员,要增添哪个位置上的球员,已经完全不重要,一切都落定了:要控球,有魔术师、斯托克顿、乔丹和皮蓬;要篮板,有大卫·罗宾逊、尤因、巴克利和马龙;要外围投射,有穆林、乔丹和伯德;要单兵防守,有皮蓬和乔丹;要得分,人人都能得分;要娱乐,巴克利一个人就够娱乐了;要买咖啡和甜甜圈?这不有莱特纳嘛。所以,只需要选剩下的球员当中最好的那一个——或者说,只需要选剩下的球员当中除了艾塞亚·托马斯之外最好的那一个。

多年来,媒体总是把乔丹和德雷克斯勒拿来比较,德雷克斯勒尽可能躲避这样的比较,但他同时又很自负。他有时会私下这样问记者:有什么是迈克尔能做,而我做不了的?这个问题,有两种答案。一种是:没有!乔丹能做的,你德雷克斯勒都能做。另一种则是:没有……只不过,乔丹每一件事都做得比你德雷克斯勒更好——乔丹的跳投更好,突破更好,传球更好,防守更好,篮板更好,甚至,即便德雷克斯勒的腾空高度似乎更高一些,乔丹的扣篮(微博)也比他更好。

不管怎么样,1992年,德雷克斯勒率领开拓者队打出NBA西部最佳战绩,后来也闯进了总决赛,在很多人看来,他的确是全联盟除乔丹之外最好的球员。1992年总决赛第一场,乔丹半场投进6个三分球,做了那个经典的耸肩动作,赛后,被问及乔丹的三分球盛宴,德雷克斯勒是这么说的:“这个系列赛之前我曾说过,他有两千招。我错了。他有三千招。我可以这么跟你说:我很高兴我去巴塞罗那,是跟他一个队。”

梦之队,梦之队,梦之队。我们习惯了这么叫,就好像这个名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早就等在那里,等着这支球队诞生。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梦之队”这个叫法,最早是由美国最知名、最具传统的体育杂志——《体育画报》提出来的。1991年2月,他们制作了这样一个封面,首次使用了“梦之队”这个词组。后来,这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称呼,发扬光大。

1991年2月,美国篮协刚刚公开宣布,要派职业球员去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那时候,还没有任何一名球员真正“加入”到这支球队。杰克·麦卡伦负责为那期《体育画报》撰写封面文章,展望1992年的美国男篮可以如何出色,并且挑选了他们评定的先发五虎:乔丹、魔术师、尤因、巴克利、马龙。麦卡伦认为,这是当时最好的五名篮球运动员。

《体育画报》前前后后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打通各种关系,终于在1991年夏洛特全明星赛期间,把上述五位明星球员聚到一起,拍摄了一组造型照。魔术师当时走进摄影棚,还带着些许恼怒,他很不客气地冲麦卡伦说:“OK,你现在高兴啦?”

接下来那期杂志,麦卡伦撰写的封面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这是一个红、白、蓝色的梦:装点本周封面的五位球员,决意重拾美国失去的篮球尊严,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并肩作战。这个梦,变成现实的机会有多少?机会不小,一点都不小。

那期《体育画报》的封面,在杂志logo两旁,挂着“Dream Team”的标签,这是第一次“梦之队”成为这支球队的名字。

多年以后,许多人把这个名字的得来,归功于撰文的记者麦卡伦,但麦卡伦不敢居功,他总是实话实说:没错,我是在文章里两次用到了“Dream(梦)”这个词,不过,是一位编辑把“Dream”和“Team”两个词组合到一起放在了封面上,并不是我。麦卡伦甚至特意去问过,究竟是哪位编辑在办公室里想出的这个点子,可并没有查到。《体育画报》封面上的标题元素,往往是民主讨论、反复修改后定下来的,很可能当时提出了多种方案,而“Dream Team”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最终的选择。

不管怎么样,“梦之队”这个名字产生了,而且被人们越叫越响亮。直到现在,巴克利还相信,他是选拔委员会最早选定的五个人之一,原因是他登上了那期封面,可实际上他并不是。而NBA当时的营销主管里克·威尔茨说:“有时候,有些东西就是突然到了点子上,然后就这样了。那期封面之后,‘梦之队’的主意真的就腾飞了。”

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后来还跟杰克·麦卡伦说:“这一切的开始,是一场美妙的意外。我们甚至都没想到要给它(球队)命名。或许,上帝禁止了,而你完成了。”

梦之队组建完毕。1992年NBA总决赛结束一周后,6月22日,这支篮球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队伍,在加州圣迭戈集结,正式开始他们的奥运征程。这么多超级明星汇集到一支球队,他们要如何共存?主教练查克·戴利会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这帮球员?梦之队会一帆风顺吗?他们真的不可击败吗?这些故事,我们下期再说。

欢迎大家一边观看我们的节目,一边登陆腾讯微博,参与相关话题的讨论。感谢大家的关注,下期《NBA档案解密》,我们再见。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dizhang]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