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网球大国梦”还有多远?

网球大国梦:球星决定上座率 观众难减少干扰

球星决定中国网球赛上座率(资料图)

腾讯体育10月14日上海讯(记者李博(微博)、王正根(微博)) 当上海大师赛落下帷幕的时候,本赛季的中国网坛国际盛事已经全部结束。从明年开始,中国网球将会迎来一个更多职业赛事的年代,除了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持续保持WTA皇冠赛事和ATP的大师赛事,这两项亚洲范围内男女最高级别的赛事外,承办9年以来一直不温不火的广州WTA网球赛事将会从原来22万美元总奖金的赛事升级成为50万美元总奖金;而明年年初WTA深圳站也将启动,这将使得中国境内的高水平的职业网球赛事达到了4个。

从199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在北京举行,首度将职业网球赛事领入中国以来,短短19年的时间内,网球这项“舶来品”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广泛开展,除了ATP和WTA的职业赛事外,多站的ATP挑战赛、ITF赛事、ATP冠军赛、沙滩网球赛事都在各地举行。然而通过这几年中网、上海大师赛和广网盛大举办的背后,低迷的上座率、难除的黄牛党、球迷观赛礼仪的缺失等等都在提醒中国网球市场,距离我们心中的“大满贯赛事”还有不少的差距。

球星决定上座率

由于中网和上海大师赛分别是除了大满贯之外,职业女子网坛和男子网坛最高级别的赛事,对于排名高的选手都有强制性的参赛要求,因此这两周几乎男女网坛的所有高手都云集在中国参赛。除了因伤休赛的小威和纳达尔外,包括费德勒、德约科维奇(微博)穆雷、莎拉波娃、李娜、阿扎伦卡在内的男女一线网球明星都来中国参赛,无论从参赛明星的质量和水准都得到了保证。

本年度男女网坛的年终世界排名第一仍然没有着落,所以所有参赛的选手都拼尽全力。中网的女单决赛在前两位种子选手阿扎伦卡和莎拉波娃之间展开,男单决赛也是名声最响的德约科维奇应战特松加;上海大师赛的四强更是将前四位选手云集一堂,而网坛“四大巨头”中的三人都如约闯入半决赛,赛事水平之高,和大满贯可以媲美。

而球星们对于来中国参赛的招待都非常满意。中网今年安排球星们进驻距离球场很近的洲际大酒店;而上海大师赛也安排球员们住在位于市中心的希尔顿;从球员餐饮而言,球星们的选择都非常丰富,顶级球员都有专车接送,这等待遇在同类型的赛事中很少见。

虽然这几年中网和上海大师赛都曾经出现过球星各种原因缺席导致关注度下降的时间,比如2009年的上海大师赛上,费德勒、穆雷缺席,让赛事关注度下降不少;而2011年的中网,随着李娜提前出局,男子一线球星各种原因无法参赛,使得决赛上座率只有一半。不过通过这些年中国网球赛事的日益成熟,球星们对于中网和上海大师赛这两项赛事的品牌任何度很高。塞尔维亚球星德约科维奇除了去年因伤缺席了中国两站赛事外,几乎是每年都必到中国的球星。他除了看到中国广泛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之外,中国球迷的热情和赛事高水准的承办无疑也为球星们提高了参赛的热情。

目前中国网球市场并不成熟,所以球星对于比赛的上座率的影响非常大,中网需要依靠李娜和莎娃、小德等球星来提升上座率。有这些球员的比赛,往往上座率能够得到保障。对于李娜而言,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网的上座率。在2011年中网,李娜首轮出局,导致整个中网观众人数偏低,只有李娜那一场比赛饱满;而2012年李娜在中网一路杀入半决赛,她的比赛几乎上座率都很高,也带动了决赛的票房。而对于上海大师赛而言,费德勒几乎成为了整个比赛上座率的风向标,在费天王缺席的2009和2011赛季,上座率都有明显的影响,即使其他三大球星助阵也无法能够云集人气。

对于上座率一直惨淡的广州网球公开赛,缺少号召力的球星加盟也是低上座率的原因。由于比赛总奖金只有22万美元,加上在美网后多数的选手都处于调整期,广州炎热的天气也让不少球星受不了,使得历年参赛的球员水平都不高。过去5年,只有2008年的兹沃娜列娃和今年的巴托丽是世界前十的选手,而巴托丽在第一轮就因伤退赛更是让赛事雪上加霜。

网球大国梦:球星决定上座率 观众难减少干扰

中国网球赛难挡“黄牛党”入侵(资料图)

赛事难挡“黄牛党”

随着这些年的发展,上海大师赛和中网承办赛事的能力逐步提高,特别是上海大师赛自从2009年开始举办以来,连续三年被球员评选为“年度最佳大师赛”,力压其他8项大师赛;而中网这两年在全面升级后,办赛水准也明显提升,去年中网拥有了可容纳1.5万人的可开合屋顶的“钻石”球场。目前在四大满贯比赛中,只有澳网(微博)、温网(微博)的中心球场拥有此类设施,同级别赛事场地中则只有马德里的新建球场“魔盒”可以与“钻石”媲美,而对于中网这样拥有三座大型球场的皇冠赛事,更是为此一家。

不过令中国三个网球赛事最为尴尬的就是上座率这个硬伤。广州网球公开赛虽然位于地理位置最为优越的市中心天河体育中心,但是上座率一直非常低迷。上海大师赛由于比赛在郊区举行,没有地铁通达,工作日期间的赛事上座率也不高;虽然中网专门因此把比赛时间每年都安排在国庆假期,这对于上座率的提升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没有中国球员的比赛上座率一直不高,开赛前几天更是非常惨淡。

中网这几年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黄牛党”,虽然今年中网的上座率特别是在最后几天明显高于去年,但是黄牛党的数量之多也远超历年,几乎每天有超过50名黄牛党从观众停车位到观众售票口一直在回收和兜售各种球票。随着赛季的升级,中网的赞助商和合作伙伴都比以往增加不少,各种赠票显得非常普遍。然而这些获得赠票的人很多并不到现场观看,于是便流通到黄牛党手里,造成了票务市场的混乱。即使如此,比赛的上座率也没有得到太好的保证,开赛前三天虽然是国庆假期,走在网球公园的人远比坐在坐在中央球场看球的观众多。对于这些问题,中网赛事总监张军慧没有回避,“在中国体育赛场发展阶段,观赛赠票也是一部分。上座率是大家看到的,相比于去年有明显的增长。每年中网我们的赠票比例以20%递减,这和市场开发有关系。”

上海大师赛自从2009年从大师杯转型以来,上座率也成为问题。与以往大师杯赛几乎饱满的局面相比,大师赛第一年的上座率只有12万人次,虽然这几年有提升,但是工作日下午中央球场的上座率只有3成,只有晚上和周末上座率才有保证。上海大师赛运营总监杨亦斌承认上座率是目前网球赛事的硬伤。“上海的网球观众以学生和都市白领为主,这些人群在非休息日由于学业和工作的原因,没有办法来到赛场观看比赛。所以造成了工作日上座率偏低的情况。相比较国外比较成熟的网球市场,大满贯的很多观众都是来自世界各地,加上本地很多中老年人对于网球也很热衷,都会买票去现场观看。在国外,看网球成为了家庭生活或者度假的一种方式,很多家庭一起去看高水平的网球赛事。显然在中国目前的网球市场上,这还没有办法做到。”

今年上海组委会在自身的目标观众群中做文章,比如针对时间相对空闲的大学生球迷,上海大师赛专门推出了99块钱的门票礼包,包含门票,大巴接送和一顿饭的优惠套票,但是仍然无法解决平时上座率不高的问题。

网球大国梦:球星决定上座率 观众难减少干扰

李娜曾受观众干扰(资料图)

观众难“减少干扰”

随着职业网球在中国的推广越来越成功,中国的网球人口也逐年增加。根据上海大师赛的一项调查显示,早在98年上海引进喜力公开赛之前,当时上海地区每个星期打网球的不超过1万人。2006年,在上海,每周打一次网球的人数达到了54万,9年当中观念的改变,赛事的引进,网球的飞速发展每年增长22%,在2012年的小范围的调研,上海的网球人口已经接近了100万。

在国内其他的大中型城市,打网球的人数也是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11年,李娜夺取了亚洲第一个单打的大满贯奖杯后,北京地区的网球场一度非常难以预定,打网球的人数逐渐提升。作为观众对于网球的认知也逐步增加,对于网球观赛礼仪也更加熟悉。

由于网球与其他体育赛事很大的不同就是观众不能随意大声喧哗、呐喊,在每局之间不允许观众走动。但是在中网和上海大师赛这两项赛事的举行期间,观众违规的行为时常发生。

在中网,手机铃声大作、闪光灯此起彼伏、比赛进行中观众随意走动,甚至还有人在座位上堂而皇之地吃着泡面,这样的现象仍然司空见惯。李娜与莎拉波娃的半决赛中,观众经常“帮助”司线员喊“OUT”,这很大程度上地干扰了比赛和球员的判断。李娜在第一局关键的最后一分,就是受到了场外观众热心地喊“OUT”,而判断失误,丢掉关键一局,从而导致了全盘皆输。而在中央球场门口,关于观众和工作人员的争执非常的普遍,很多观众都不能理解他们为何不能在比赛进行中走入场内看球。而中网裁判似乎都要进行中文培训才能上岗,因为他们都要时时刻刻提醒观众“安静”、“别走动”。

相比较北京,由于上海的网球推广较好,大师赛的观众对于网球规则的理解和遵守程度要高于北京。但在今年的比赛中,仍然有一些观众用有闪光灯模式的相机进行拍照,对于球员和比赛有一定的干扰。

对于目前的中国网球市场而言,目前无论从承办赛事的级别和规格都足以满足需求,但主办者似乎仍然有更大的雄心。中网一直都期待将ATP1000赛事也引入北京,而上海大师赛也渴望进一步提升男子赛事级别,成为男子的大满贯赛事,从目前的情况下来看,这种可能性都不大。对于网球市场并不成熟,网球文化并不太深入的中国而言,这些想法虽然很好,但是都有些操之过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dwinchen]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