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综合体育 > 羽毛球 > 正文

父母眼中的赵芸蕾:外表温柔 内心却很坚强

2012年04月11日12:21《羽毛球》杂志我要评论(0)
字号:T|T

文/杨弋非

北京时间2012年3月12日凌晨,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第102届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双决赛中,赵芸蕾(微博)和搭档田卿(微博)以2比0战胜了队友于洋(微博 博客)/王晓理(微博),举起了冠军奖盘。看着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女儿赵芸蕾,正在武汉宜昌的家里看电视的父母,心中倍感欣慰。

“赵芸蕾外表看起来很乖,很温柔,可她的内心却很坚强!”赵芸蕾的父母给女儿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缘分天生

赵芸蕾出生在一个体育世家。父亲赵立军是一名篮球教练,母亲曾经是专业的田径运动员,家庭的影响塑造了一个坐不住的孩子。小时候,赵芸蕾是个不折不扣的“假小子”,和男孩子一样活泼好动。在幼儿园里,舞蹈表演、诗歌朗诵、小合唱,只要有活动,准少不了她。就连同年龄孩子难以驾驭的节目主持,赵芸蕾也当仁不让。她脑筋转得快,总能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小游戏和小朋友们一块玩,所以小伙伴们也都喜欢和这个“孩子头”在一起。赵芸蕾的“创新”能力,连幼儿园老师都不得不佩服。一次学期结束时,老师给小朋友们写评语,赵芸蕾得到了“高度评价”:“赵芸蕾引领了幼儿园小朋友玩的潮流!”

活泼好动,反应快,这让运动员出身的父母看到了女儿身上的运动天赋。赵芸蕾上一年级时,父母决定让她学习一项体育运动。母亲屈晓蓉说:“其实只是为了让她能有个好身体。至于她以后能打到什么样,我们没想太多。”父母想让女儿从事一项“文静”的运动,可是爸爸的本行篮球和妈妈的专项田径都不太适合,想来想去,羽毛球成为最终的选择。

为什么要去打羽毛球?当时的赵芸蕾自己也不知道。但爸爸妈妈说了,听话的她就乖乖地走上了羽毛球场。或许是命中注定和羽毛球有缘,第一次拿起球拍的赵芸蕾就可以打得有模有样。几节课下来,赵芸蕾的启蒙教练陈吉勇发现这个孩子比别的孩子学得快,别人三节课学的东西,她一节课就能掌握。满腹狐疑的陈吉勇甚至还怀疑赵芸蕾的父母“作弊”:“你们原来是不是教过她打球啊?”女儿的“惊人”表现,让赵立军夫妇大感意外:“原来她都没碰过球,我们真没想到她能学得这么好。”

顺利地走进羽毛球的大门后,老天却对赵芸蕾开了一个小玩笑。1993年底,当赵芸蕾已经初步掌握了羽毛球的基本技术,正要向更高阶段迈进的时候,她训练所在的宜昌市体育运动学校搬了新校址,离家一下子远了很多。当时父母忙于工作,也没空送她去打球,赵芸蕾的羽球之路就这样中断了。

好在1995年,赵芸蕾的家搬到了离学校较近的地方,她才再次拿起了球拍。可这次重新开始,并不是那么容易。

乖女坚强

1995年下旬,陈吉勇带着赵芸蕾和另一名小队员到武汉去参加全省青少年比赛。当时的赵芸蕾,在宜昌的同年龄队友中算得上出类拔萃,第一次参加省里的比赛,自然也憋着一股劲。可是她毕竟耽误了两年训练,和同省的队员比起来,已经明显落后了。陈吉勇清楚地记得,当时还是采取15分发球得分制,赵芸蕾和其他地区的选手打,经常连一分都得不到。那次比赛,对于赵芸蕾来说,是一次彻彻底底的溃败。

输球之后,赵芸蕾显得很平静。回到宜昌之后,她依然和平时一样训练、上学。这样的平静,倒让父母和教练心里不踏实了:“赵芸蕾打球以来一直很顺利,这次输得那么惨,会不会对她打击太大了,她又憋着不说,会不会憋坏了啊?”事实证明,父母和教练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个平时听话的乖乖女比他们想象的坚强。比赛后的一天,赵立军怕女儿心里堵,准备开导一下女儿,没想到赵芸蕾笑着说了一句:“老爸放心,我能行!”

那次比赛之后,教练陈吉勇看到了她身上发生的改变:训练场上的赵芸蕾汗出得更多了,对待每一个球更认真了,以前趁教练不注意时偷懒的小动作也没有了。赵立军和屈晓蓉也发现,赵芸蕾球鞋磨破的频率越来越高了。看到这些,陈吉勇心中高兴,高兴自己收了一个如此懂事的学生;父母心中也欣慰,欣慰女儿比想象中更懂事。经过默默的努力,第二年的全省青少年比赛中,赵芸蕾打进了女单4强;第3年,赵芸蕾成为了冠军,这是她的第一个全省冠军。

在父母和教练眼中,赵芸蕾从不需要别人多费心,不管是怎样艰苦的训练,她都能自觉完成。不过,赵芸蕾也有让他们头疼的事。当时,陈吉勇要求小队员们每天早上到体校来跑早操,然后再去学校上学。早起和跑步,都是赵芸蕾最怕的事,所以缺席早操成了家常便饭。陈吉勇没办法,只好向赵芸蕾的父母求助,可收效甚微。每晚睡觉前,爸爸妈妈都要给女儿做思想工作,让她第二天起床出早操,女儿也保证一定早起出操。可到了第二天早上,任父母“威逼利诱”,赵芸蕾就是不愿离开热乎乎的被窝。陈吉勇回忆说:“小时候就因为她不爱跑步,所以腿部力量一直比较弱,比赛时老摔跤。”直到今天,跑步仍然是赵芸蕾的弱项,每次跑步看到队友们如同“野兔子”般冲在前面,或许她也会责怪自己当初怎么就不能多跑跑呢。

渴望胜利

小学6年级的时候,凭借出色的成绩,赵芸蕾入选了湖北省羽毛球队二队,这也就意味着她从此走上了专业运动员的道路。由于自己是运动员出身,赵芸蕾的父母深知这条路的艰难,她们怕赵芸蕾到省队之后受不了而放弃。在出发去武汉报到的头一天晚上,父母女儿语重心长地说:“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既然想做,就要做好。苦是肯定的,但你不能打退堂鼓,父母永远支持你!”

就这样,赵芸蕾踏上了自己的省队之路。“儿行千里母担忧”,虽说相信女儿能够独立生活,可屈晓蓉还是不放心。赵芸蕾刚去省队时,屈晓蓉每周都会从宜昌坐小公共颠簸四、五个小时到武汉去看望女儿,一方面她害怕队里的老队员会“欺负”女儿,另一方面她也要让女儿觉得,家里会提供最大的支持,让她放心打球。屈晓蓉发现,女儿融入球队的速度很快,不到两个月,她已经和新队友们打成一片了。从那时候开始,屈晓蓉就没有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去看望女儿了。

2002年,赵芸蕾参加了在湖南益阳举行的一次国家队调赛。在比赛中,赵芸蕾不小心把脚扭了,当时脚肿起老高。来现场观战的赵立军看着女儿那紫到发黑的脚脖子心疼坏了,让她退出比赛。可是赵芸蕾重新把鞋子穿好,抬头对爸爸说了一句:“老爸放心,我能行!”最终带伤比赛的赵芸蕾拿到了第4名。由于这次顽强的带伤坚持,2003年,赵芸蕾走进了国家二队。

进入国家队,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压力,不过坚强的赵芸蕾却毫不退缩。她经常在电话里和妈妈说:“您看着,下一阶段我要超过谁谁谁!”正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让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2010年亚运会和临时搭档田卿勇夺女双冠军,2011年世锦赛混双金牌,现在混双世界排名第一,这个乖乖女,正在向着自己的下一个目标迈进!

在赵芸蕾家客厅的墙壁上,挂着她在各种比赛上的冠军照。在电视的正上方,赵芸蕾亚运会和全英公开赛的照片中间留了一块地方。屈晓蓉说:“这是特意留下的,希望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这块地方能被填满!”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dwinchen]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