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评论 > 综合体育 > 正文

新快报:国羽女单一姐难定 双打注重改变

2011年08月16日11:17新快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上海姑娘王仪涵(微博 博客)触底反弹,第一次在世锦赛上加冕,为中国女单实现世锦赛八连冠。不过在王适娴(微博)、汪鑫(微博)、蒋燕皎(微博)相继出局的背景下,中国女单“一姐”依然未确立。

双打方面,早在2009年底确认伦敦奥运会将改变赛制后,中国羽毛球队便逐步酝酿、尝试着把现有双打组合重新分配。在经历了最初阶段的微调和2010年世锦赛后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双打拆分重组的效果相当不俗,而竞争伦敦奥运会资格的双打配对已经确定,并悉数亮相本届伦敦世锦赛。从成绩来看,改变的收效理想。在本届世锦赛上,于洋(微博 博客)/王晓理(微博)以及田卿(微博)/赵芸蕾(微博)包办女双冠亚军,蔡赟(微博)/傅海峰(微博)获得男双决赛,张楠/赵云蕾继全英赛之后再度摘得混双冠军。

在男双方面,参加过两届奥运会并三夺世锦赛冠军的“风云组合”蔡赟/傅海峰依然是重中之重,去年年底才开始搭档的郭振东/柴飙也成为冲击伦敦奥运会的重点培养对象。女双的重组是是三个双打项目中动静最大也最引人注目的,北京奥运冠军杜婧(微博 博客)/于洋被拆对,伤病太重的杜婧选择退役,而于洋则与王晓理搭档。

女双组在去年进行了数次调整,最终确定了于洋/王晓理、田卿/赵芸蕾、马晋(微博)/成淑(微博)这三队组合参加奥运积分赛。混双项目也有一定变化,赵芸蕾/张楠、田卿/ 陶嘉明、马晋/徐晨参加本届伦敦世锦赛,他们也将成为国羽在混双项目冲击奥运金牌的希望。由于伦敦奥运会的规则与赛制发生变化,国羽需要在每个项目确保至少三对重点培养对象,再从中选取成绩最好的两对征战伦敦。

面对竞争激励、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积极地进行改变,在本届世锦赛上,之前的改变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林炀)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