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2011深圳大运会 > 花絮 > 正文

开幕式总导演姜浩杨:年轻城市 倾情拥抱世界

2011年08月13日09:01深圳特区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开幕式总导演姜浩杨:年轻城市 倾情拥抱世界

舞台上穿梭的自行车既活跃现场气氛,又拉近观众与舞台的距离。

开幕式总导演姜浩杨:年轻城市 倾情拥抱世界

姜浩杨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孟迷 刘启达

昨晚,当“世界之门”在南国的晚风中徐徐打开时,坐在指挥台上的一位年仅36岁的年轻导演难抑澎湃的心潮。两年来,他领衔构想了这场青春的梦幻,在“春茧”中展示了深圳这座东方新城倾情拥抱世界的热情。他就是本届大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姜浩杨。

在开幕式前后,本报记者分多次对姜浩杨进行了专访,让这位年轻的导演为观众解读这场专为年轻人打造的盛典背后的故事。

1

最大挑战是观众的期待

本届开幕式最大的创意,当属连接“春茧”与大海的“世界之门”,它打通了场内与场外的视角束缚,也赋予了深圳迎接世界的深刻含义。姜浩杨告诉记者,“世界之门”恰恰代表着深圳的最大特色——开放,而他们这一支年轻的大运创意团队在做的事情,也正是以“开放”的态度挑战一切固有模式。

“我们的挑战99%来自理念。”姜浩杨说,深圳提出“回归体育、回归仪式”办开幕式的理念,又提出“节俭低碳”办大运的理念,这些理念首先挑战的还不是创意团队,而是观众的期待。“从奥运、国庆、世博到亚运,过去几年中国陆续举办不少国际盛会,文艺表演已经让观众有了定势思维,他们不可避免地对大运开幕式的豪华与盛大有所期待。”姜浩杨说,“但我们相信这些富有挑战的新概念是与国际衔接的,是值得我们去努力的。”

不像普遍的开幕式那样,本届大运会的仪式和表演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部分,而是交替融合在一起进行。“换句话讲,我们试图摆脱原来开幕式先搞一段完整文艺演出、再举行一段完整仪式的模式,而试图将二者融合起来,将仪式艺术化。”

“其实开幕式注重文艺表演是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了满足电视转播需要而形成的,后来愈演愈烈。”姜浩杨告诉记者,“我们这次就是在试图还原运动会开幕式的本来意义,也许晚会节奏不像以往开幕式起承转合的逻辑关系那么顺,但事实证明,我们在思路上是‘掰’回来了。”

2

承担“不一样”的风险

在思路上“掰”回来后,姜浩杨领衔的团队开始将理念落实为各种“不一样”的细节,而这也恰是大运会口号“不一样的精彩”的最具体体现。据姜浩杨总结,按照“简约、低碳、环保”等原则,本届开幕式呈现出以下“不一样”特点:

仪式不一样——从文艺盛典回归为体育盛宴,文艺表演和运动员入场融为一体;主角不一样——放弃专业团队力捧大学生演员;场地不一样——世界之门延伸超360度视觉遐想;火炬塔不一样——新地标或将永久矗立深圳湾畔;热闹不一样——不放烟花,而通过光影技术和互动来烘托气氛。

“毕竟是运动会,因此还将以体育元素为主角。”姜浩杨一再强调。因此在开幕式上,随处可见让人眼花缭乱的自行车、蹦床、轮滑、跑酷、街舞等青春极限体育活动,既活跃现场气氛,又拉近观众与舞台的距离。

与以往开幕式文艺表演长达两三个小时不同,本次开幕式文艺演出时间仅为37分钟,且穿插在仪式中进行。所以无论节目精彩与否,观众都不会感到拖沓。“想要不一样,确实有风险,我们心里清楚要冒这个险所必须承担的心理压力。”姜浩杨说,从形式、内容乃至理念上,开幕式不仅做到了“不一样”,同时也不失“精彩”。

3

对“青春美学”做一次探索

“奥运会和亚运会是成年人和青年人混在一起的盛会,大运会则不同。我们尽可能在以大学生为主角上找到艺术和仪式的结合点。”曾经参与过奥运与亚运创意团队的姜浩杨如此区分大运会与“前辈”们的区别。

“其实青春美学是一个很宽泛的主题,我们这次也只是做一次探索。”姜浩杨说,自己的团队最注重两个青春载体,一是深圳大学生,二是世界运动员,“所以我们专门把运动员也放进观众席,和观众一起观赏文艺表演。”不过姜浩杨说:“我们虽然有青春的节目,但也不是很多,否则即使不枯燥了,也会变得很聒噪。”为避免现场“枯燥”或“聒噪”,创意团队须非常准确拿捏狂欢的度。

本次开幕式的导演主创团队以年轻人为主。“比如我们的舞美设计就刚毕业没多久,但他跟我一起从奥运走到亚运再走到大运。”姜浩杨说,“跟张艺谋、陈维亚不一样,我只是一个总的牵头人,而我们的创作也是集体青春智慧的展示。”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jinghuin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