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体育90年代:郎平率女排走出低谷 三大球只男足差点意思

腾讯体育2019-09-17 07:31

上世纪90年代,有这样一部并不典型的体育影片,也许并不会时时被人想起;但电影中那件声势浩大、举国关注的事件,亲历者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共鸣。

这就是张国立主演的《我的九月》。

电影主人公,绰号叫“安大傻子”的安建军,在北京亚运会开幕前的20多天里,战胜懦弱,刻苦练习,最终获得了参加开幕式团体操的表演资格。

1990年9月22日下午,和“安大傻子”一道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用整齐划一的体操为开幕式添彩的同龄人,如今都已40岁上下。当北京在多年后迎来奥运,并即将成为同时举办过夏奥、冬奥的唯一城市时,如今看来虽不算流光溢彩、绚烂华丽的北京亚运,却也是那个真挚而朴素年代的见证。

电影《我的九月》剧照

新中国体育的90年代始于“我们亚洲”的震天呼吼,而结束在世纪交错时,北京向奥运主办权发起第二次挑战的征途上。

从1990到1999这10年,也像是互联网迅猛发展、记述和表达方式无限多元之前,最后的一段“史前时期”。关于90年代的多数体育回忆,仍在泛黄的新闻纸上透着温暖,在并不清晰的电视影像里散溢出激情来。

一曲《亚洲雄风》,在一代人记忆中闪光

中国体育健儿们自80年代起,就已经取代日本,牢牢占据亚运金牌榜头名;而这回亚运会在自己家门口举办,当然要更为风光才是。

时至今日,那一届亚运的物质和精神遗产,仍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北京亚运吉祥物熊猫盼盼已成经典,时至今日仍让许多人把“盼盼”二字当做熊猫的代名词。一个更有趣的细节是,关于盼盼的性别,还曾有过一番广泛讨论。因为盼盼的原型——世界上最长寿的大熊猫巴斯是雌性,所以盼盼是女生的观点更让人信服一些。

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

北京市内多处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也与备战亚运的需求有关。

包括现在已成地标的奥体中心和亚运村,包括比四环路全线贯通提早10年建成的北四环,以及从鼓楼外大街延伸到北四环的中轴线等。16天的会期稍纵即逝,但给城市、给居民留下长期受益的财富,也是体育赛事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届亚运会,全民参与的火热场景也让人印象深刻,包括《我的九月》中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的团体操场景,以及几乎遍布全市的热情志愿者。这也是改革开放十多年后,北京以崭新面貌向亚洲、向世界展示自我的黄金机会,在那个物质不丰富、通讯不发达的年代更加让人感动。

1990年9月22日下午,随着亚运圣火在工人体育场熊熊点燃,这场36个国家/地区、5200多名运动员参与的亚洲体育盛会正式开幕。由刘欢、韦唯唱响的亚运最强音,其实最初只是亚运会的一首宣传歌曲。但“山是高昂的头,河象热血流,树都根连根,云也手握手”等脍炙人口的歌词和旋律深入人心,让所有人对于体育精神、亚洲精神的理解,在那首歌的旋律中找到了完美契合。

最终,中国体育代表团以创纪录的183金、107银和51铜的成绩,继续雄踞金牌榜首位。

北京亚运会开幕式

但中国以体育为媒,向世界敞开大门的努力,在90年代里也并非一帆风顺。

1993年在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 “千禧年奥运”主办权的投票中,成功举办亚运后信心满怀的中国北京和澳大利亚悉尼脱颖而出,进入最后一轮投票。

但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拆开信封、徐徐念出的那个名字,让做好一切欢庆准备的北京市民心跌到谷底。对于世纪初“奥运三问”的最后一问——我们何时能举办奥运的回答,不得不延迟到21世纪。

时至今日,即便是亲历那年“923之夜”的多数人,也都能释然而理性地看待那不遂人愿的结果。北京奥组委、北京市政府以及全体北京人民,从接受失利、总结经验到卷土重来的信心和坚韧,本身也是奥运所倡导精神的一部分。1999年初,中国奥委会全体会议上,审议并通过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动议;在那4年之后,我们成了笑到最后的那个名字。

北京申奥成功

两届奥运站稳前四,三届冬奥只差首金

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最后一个比赛日,德国代表团后程发力拿下6枚金牌,以1枚金牌的优势,生生将中国“挤”出了金牌榜前三。

在冷战铁幕揭开后的90年代,巴塞罗那、亚特兰大这两届奥运会中,都呈现了美、俄(或独联体)、德、中四国占据第一阵营的格局。对于中国代表团而言,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仅获5枚金牌后,这两届更像是21世纪世界体坛新格局形成前,一个蓄力、正名、巩固的阶段。

这两届奥运会,也见证了出生于70年代,正值运动生涯鼎盛,在改革开放年代成长的新偶像崛起。他们中就包括接班李宁,成为中国体操领军人李小双、为中国在女子田径中长项目上跑出一片天的“马家军”代表王军霞、中国跳水梦之队的两代一姐高敏和伏明霞,以及让国球乒乓在世纪末重新大包大揽的邓亚萍、刘国梁、孔令辉等耳熟能详的名字。

“体操王子”李宁

除了在乒乓球、体操、射击、跳水等,传统优势项目上保持稳定的夺金势头,中国健儿在最能体现一国体育实力,而我们在世界范围并无优势的两个基础项目——田径和游泳,也在这两届奥运会上取得可喜的突破。

1992年的巴塞罗那,庄泳、钱红、林莉、杨文意,中国女泳“五朵金花”中的4位,在4个不同项目上夺金,一举震惊泳坛。1996年的巴塞罗那,王军霞分别摘得女子5000米金牌和10000米银牌,让“马家军”名声大震,自己也获得了“东方神鹿”的美名,并成为第一个获得杰西·欧文斯奖的中国田径选手。

“东方神鹿”王军霞

因为国际奥委会决定自1988年后夏奥、冬奥不再同年举行,错峰和换档也让90年代有了3届冬奥会。比起80年代更多以参与、学习、尝试为目的,中国代表团在1990年的法国阿尔贝维尔、1994年的挪威利勒哈默尔、1998年的日本长野这3届赛事上,都奠定了自己的稳定夺牌项目,最终只差首金的突破。

随着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在90年代的冬奥会上,由表演项目转为正式比赛项目,中国体育史上的冬奥奖牌也如约而至。

1992年的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叶乔波一举夺得女子500米速滑、1000米速滑两枚银牌,为中国在冬奥会史上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她挂着冰刀去,坐着轮椅凯旋成为当年的一个体坛神话。

叶乔波夺得了中国在冬奥会上的第一枚奖牌

除此之外,陈露在1994年的利勒哈默尔获得女子花滑铜牌,短道速滑队在1998年的长野形成稳定的冲牌军团,在这两个项目彰显中国冬奥运动员速度与美的同时,也让我们感觉等待了多年的冬奥首金,似乎就在咫尺之遥。

2002年的盐湖城,杨扬终于为拼搏在冰雪项目多年的引路人,实现了这个夙愿。

杨扬摘得了中国在冬奥会上的首金

三大球六支国家队,只有男足差点意思

如果不算陷入十年低谷,持续被各种“黑色X分钟”挡在世界舞台门外的中国男足, 90年代对于中国三大球国家队而言,算是一段甜蜜期,无论男女。

今年首度在中国举办的男篮世界杯,以及其前身世锦赛上,坐镇主场的中国男篮,原想挑战1994年在该赛事取得的历史最佳战绩,但最终失望而归。

中国男篮94黄金一代

1994年在加拿大举行的男篮世锦赛上,处于“移动长城”时代之前,由锋卫球员主导的中国男篮“黄金一代”初代,非但战胜了巴西、西班牙两支欧美劲旅而跻身八强,在面对拥有奥尼尔、莫宁、雷吉·米勒等多名未来名人堂球星的“梦二队”时,也毫无惧色。由蒋兴权挂帅,胡卫东、孙军、郑武、刘玉栋、巩晓彬等撑场面的那支男篮,在两年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延续传奇,史上首次挺进奥运八强,创造历史。

比起男篮,中国女篮的90年代更是一段荣誉巅峰期。以郑海霞为核心,女篮队员们除了在亚锦赛取得四连冠佳绩外,更是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4年的澳大利亚世锦赛上两度跻身决赛,勇夺银牌。

这是自中国女排之后,中国三大球项目在世界大赛上,取得的又一次重大突破。1996年,已是职业生涯暮年的郑海霞加盟洛杉矶火花队,成为登陆WNBA的中国第一人,比男篮运动员的第一次NBA亮相足足早了5年。

排球方面,虽然中国女排的大赛战绩比起80年代显得并不出彩,但旗帜性人物郎平在1995年的火线接任,让90年代对于中国女排而言,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女排曾一度陷入低谷,郎平执教后率队夺1996年奥运会冠军

虽然遇上正值八连冠巅峰的古巴女排,让中国女排在那十年间收获好几个亚军,但最能服众的郎平,率队走出90年代初期的低谷,也为女排在21世纪初期,在陈忠和率领下连夺世锦赛、奥运会冠军奠定了基础。

与之相比,倒是长期关注度不及女排的中国男排,在世纪末迎来一波爆发。打球时就是全民偶像的汪嘉伟1997年开始挂帅,中国男排在1997、1999两届亚锦赛上夺魁。汪帅在卸下教鞭后在商界闯荡风生水起,而那两届冠军也成了他,留给那十年中国排球的杰出贡献。

那十年中,三大球最让我们心潮澎湃的名词,当属“铿锵玫瑰”。

作为世界范围内开展女足运动较早的国家,中国女足成绩在90年代得到了“真金白银”的验证。除了在亚洲赛场一枝独秀外,以孙雯、刘爱玲等为核心的那一代女足姑娘们,在1996年奥运会、1999年世界杯上两度打进决赛,却又同样遗憾地倒在了美国女足面前。

铿锵玫瑰

1999年的美国世界杯,当球迷热切期盼用一个分量十足的冠军告别这个世纪时,一场残酷的点球决战,让女足空留“虽败犹荣”四字。

在心疼和遗憾之余我们也不免思索,为什么职业化进程、训练保障水平、球员生活待遇都远不如男足的姑娘们,却要担起如此沉重的足球振兴希望?

没能站上领奖台的他们,也是90年代的见证

90年代留下的并不全是奥运项目,甚至不全是竞技项目的印记。

那些在各自执着坚守的事业中付出所有,甚至牺牲健康和生命的勇者,也不应该湮灭在那十年的记忆中。

1991年初,中日梅里雪山联合登山队17名队员,包括中方6人、日方11人,在3号营地全部遇难。

在那个极限登山尚未完全商业化、低门槛化的岁月,在各项保障水平都远不如今日的环境条件下,他们把对于登山事业的忠骨,埋在了皑皑白雪之中。不过1993年5月,海峡两岸联合登山队历经艰险,通力协作,最终登顶珠峰成功。人类对于海拔极限朴素而执着的探索,从未退却。

1997年六一儿童节那天,演艺明星,有“亚洲飞人”之称的柯受良在50米宽的黄河瀑布处驾驶汽车一跃而起,成功飞越黄河。柯受良大哥在2003年因为哮喘而离世了。我们熟知的热衷赛车事业的影视歌明星不少,但似乎再也没有22年前那一跃,给我们带来的震撼来得强烈。

柯受良飞跃黄河壶口瀑布

1998年7月的友好运动会上,体操运动员桑兰在跳马练习时摔成重伤,再也没能站立起来。从事发时对于桑兰过人勇气的钦佩,到那之后20年间,由这一摔引发的各种是是非非,都让运动员伤残救助、退役保障等时常让我们心酸的议题,一次又一次被摆上桌面。

体操运动员桑兰受伤

就在这荣耀和遗憾、热盼与酸楚交织的滋味中,我们告别了中国体育的90年代,一个新世纪就在眼前时,我们还是愿意相信“明天会更好”。

(撰文/于睿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寄语NYBO

姚明

中国篮球协会主席

我希望星耀未来青少年篮球公开赛能让更多的孩子在比赛中获得快乐,获得自信。同时也希望见到未来的国手从这里起飞。

陆浩

众辉体育董事长

星耀未来就是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全年持续稳定的周末赛平台,在比赛中拥有更多的亲子时光,借助互联网为孩子们创造完整的篮球运动生涯。

徐济成

北京冬奥组委会媒体和新闻宣传部副部长

一直期待能有像NYBO这样的赛事平台,完善的积分赛制,覆盖4-18岁年龄段,以小篮球规则为标准使用适合青少年的场地及器材,更加科学的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篮球,热爱篮球。

于嘉

中国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主持人

体教结合是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必要途径,篮球运动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也有积极作用。星耀未来是最美好的希冀,希望孩子们能在比赛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