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评论 > 综合体育 > 正文

新华社:竞技体育“冷”项目如何“热”起来

2012年01月14日09:02新华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二问:冬运会如何引领冬季全民健身?

在国内冰雪资源相对发达的东北三省,“闯关东”的后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以“猫冬”为主,冬季体育项目大多为抽冰猴、打出溜滑、拉爬犁等民间娱乐,这与专业比赛干系甚少。

“1996年在哈尔滨举行的亚冬会,在中国冬季体育的发展中是一个分水岭”。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大众滑雪部部长高学东告诉记者,在1996年亚冬会之前,冬季体育比赛很少与老百姓的生活产生契合点,即便滑雪也是少数人专属的所谓“贵族运动”;滑冰除了“打出溜滑”外,就是在室外浇水冻冰,让百姓简单地滑来滑去。但那一年亚冬会使相当一部分百姓对冬季体育产生了兴趣,群众的需求与具有前瞻视角的商家一拍即合,冬季体育开启了普及之旅。

“1996年,中国滑雪场的数量屈指可数,如今大、小场地相加已达到400多个,一些大型滑雪场日均接待游客最高可达5000人,”高学东介绍说,“许多百姓开始去室内冰场体验滑冰,想体验冰球的百姓甚至在封冻的湖面上拿水壶替代冰球。”

毕竟参与冰雪运动和体验冰雪有着本质的区别,冬季体育在中国百姓中还远未形成“广润大地”的普及。如今告别了“猫冬”时代的东北人在冬天不再避冷,而是在低温天气下参与徒步、爬山、武术、冬泳、秧歌等,但真正以持续方式参与冬季奥林匹克项目的人依然是少数。

吉林省体育局副局长魏秀云说:“本届冬运会的重要理念就是要办成百姓的节日。虽然与欧美国家相比,百姓的参与还有明显差距,但历史同比却在增长。相信随着中国冬季体育竞赛、市场、宣传等多个领域的不断完善,冰雪运动会逐渐成为百姓生活的一种习惯。”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sarahxie]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