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评论 > 什么打败了博尔特 > 正文

晶报:扼杀博尔特美丽 “零容忍”失去人性化

2011年08月29日18:25深圳晶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不让世界张大嘴巴,就不是博尔特了。只是这一次,人们张大的嘴巴里像是飞进了苍蝇。

与普通体育迷的惊叹、惋惜、也包括嘲弄与阴谋论者不同,赛后第一时间,田径界人士多数保持理性,将其定义为一次普通的技术失误。短跑选手起跑瞬间的巨大势能,击垮了博尔特的双臂和神经。在枪响之前,他的身体被他体内严重超载的能量“射”出了跑道,铸成大错。

一周前,他刚吹灭25岁的生日蜡烛。年轻人犯错,上帝都会原谅,可规则不原谅。

惊诧莫名,进而思考,抢跑“零容忍”,对短跑选手是否太残酷?对观众的观赛心理,是否太残酷?进而,对田径这项在发展上已远逊于足球、篮球、棒球等职业体育的基础项目,是否太残酷?昨晚,没有博尔特的决赛,最终只有一个人跑进了10秒(冠军布莱克,9秒92),难道现场和电视前的亿万观众,翘首以盼,就为了看这种比赛?

规则既是人定的,就有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空间。近十年来,因为肉眼难辨出界与否,网球引入“鹰眼”;因为“兰帕德案”,欧洲联赛已经设立门线裁判;因为两年前的罗马游泳世锦赛,选手破纪录比模特换衣服还勤,国际泳联决定扒掉选手身上的“鲨鱼皮”(这也便是孙杨上海世锦赛依然能破世界纪录的超高含金量所在)。NBA(微博)率先启用对选手抗议判罚的“零容忍”规则,但那是为了维护裁判的权威,而博尔特的这个失误,与对裁判不敬无关,与不公平竞赛无关,与利用抢跑干扰其他对手比赛节奏更无关——以博尔特的超能力,他难道还需要那种下三滥“战术”吗?

让短跑回到之前的一次抢跑警告、二次抢跑无论谁一律罚下,恐怕是规避类似博尔特悲剧的好办法。在这一点上,足球已经为田径做出榜样。始自1996年欧洲杯的突然死亡法(金球制胜),在经历了2004年欧洲杯的“银球制胜”后,已经回到了从前的加时赛打满120分钟。没有这个改变,2008年欧洲杯土耳其与克罗地亚的经典加时赛便不复存在。

体育就是游戏。游戏规则的制定,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怎样兼顾合理,是所有规则制定者的努力方向。

博尔特当不致因此一蹶不振,但这个夜晚注定是其职业生涯的一个节点,或者拐点。如果他能像伤愈再复出的罗纳尔多、退役再复出的迈克尔·乔丹那样重回巅峰,那么我祝福他。可重回巅峰的期待一点都不乐观,因为两年前他在柏林跑出的9秒58已经超越了之前电脑估算出的人类极限,而很可能,对新纪录的极度渴望,让他昨晚拉弓过满崩了弦。

晶报记者 岳进

您认为“零容忍”规则合理么?
0
合理
0
不合理

相关专题:

什么打败了博尔特
订阅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