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篮球_CBA > CBA职业联赛 > 正文

两年磨砺成就成熟的孙军 吉林崛起要记他一功

2011年02月14日10:04篮球先锋报 我要评论(0)
字号:T|T

双管齐下多点开花有了游学的经历,孙军的视野开阔,对待俱乐部的经营、球队的日常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俱乐部构架基本没有变,但是人员多了,工作比以前更加细化。”昔日球队也曾拥有多名教练,但训练或者比赛叫暂停时,往往会出现“七嘴八舌”的情况,现在主教练、助理教练、体能教练的分工更加明晰,也有了专门的录像分析师。

关于未来的设想,孙军也有着不少点子,“回来的时候时间仓促,忙着备战,经营方面的很多东西没有抓。今年夏天,想组织一个夏令营,在省内办个三对三的比赛。”这在以往都是没有过的。

孙军当年做总经理时,做过市场开发,但并不成功,“当年做的球迷用品,有些东西现在还有呢。为啥卖不出去?球迷需要什么东西?都要好好考虑一下。另外,也想着手开一个专卖店,从小的东西做起。”

如今的孙军,已不再像当年那个想做就去做,撞上南墙再回头反思的孙军了。深思熟虑,是孙军二度掌管东北虎时的真实写照。熟悉孙军的人,都说他这次回来后,变了,变得更加客气了。“我对谁都挺好吧?以前对谁都不错啊!哈哈。”孙军依旧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小事上的细微变化,但一些老员工私下说:“这次大军回来,不管让谁做哪怕一丁点的小事,都会说上一声‘谢谢’。”

而孙军一手提拔起来的主教练王晗在谈及老大哥的变化时,只用了三个形容词:“成熟、稳健、务实。”不难理解,孙军的改变,是他这两年离家在外的经历所潜移默化的结果,他彻底摆脱了球员的影子,而越发适应经理人这一角色。对待媒体不再闪躲球员孙军很耿直,脚踏实地,脑子里自然也没有“炒作”和“宣传”的概念。

第一次走上总经理位置时,他很少与当地媒体打交道。偶尔有记者给孙军打电话询问队伍的情况,或是简单的采访,也经常碰壁,不是不接电话,就是一两分钟内简单回答之后匆匆结束通话。现在孙军听记者描述当时的他,惊讶地说:“是吗?不会吧?哈哈!那……也可能是我太懒了!”

然而在走出去之后,孙军才发现,外面的媒体或许没有“家里人”那般宽容。成绩不好时,任何舆论都可能应运而生,“东莞那边当地的记者都挺好的,没有在连败的时候落井下石,更没有写过我应该下课什么的。他们都是在理性地分析是伤病等综合原因造成的球队战绩不佳。

但是外地的媒体就说什么的都有了。”而东莞媒体之所以没有将战绩不佳的问题归咎到他这个主教练身上,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梁老板与本地记者的关系处得好。或许是从那时,孙军才意识到与媒体打交道的艺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重返吉林后,孙军处理完手头的工作,最先想到的就是找本地媒体叙旧。这一次,他很认真地把记者朋友的名字都记在心里,而非当年那样,对采访了几年东北虎的记者依旧弄不清姓甚名谁。

酒桌上,当年那位“青涩总经理”说出的客套话,也换成了现在掏心窝子的朋友情。如今记者每次再给孙军打电话采访时,他会耐心地回答所有的问题,等着对方先提出结束采访挂断电话。而他时常对媒体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还有哪做得不好?你们需要我们怎么配合?尽管提出来!”他甚至将前任总经理 张爱军带本地记者跟客场的“传统”延续下来,而当年,他是没有这样的“宣传意识”的。

春节前后,吉林队先赢宏远再赢江苏,与八一比赛之前,记者问他能不能赢?面对有些尖锐的问题,他没有说套话,也不像之前爱理不理,而是微微笑了一下,说:“能不能赢?差不多吧。” 诚如斯言,100比97,吉林队在主场击败八一。孙军微笑着,也许惟一没有改变的,就是胜利之后的笑容了。

微信扫一扫,畅享中国篮球资讯——腾讯中国篮球公众号:中国篮球(tencent_cba)

微信扫一扫,畅享中国篮球资讯——腾讯中国篮球公众号:中国篮球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zhdongsong]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