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中国足球选材谬论 > 正文

探秘足球列国青少年培训模式 巨星如何炼成?

2010年10月31日15:41都市快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非洲:为欧洲足球豪门织嫁衣

非洲模式

“你们不能来非洲强奸我们的国家,滚出非洲!” ——南非足协执行主席汉克对欧洲投资者咆哮

非洲巨星 欧洲制造

自从英国人把足球引入非洲大陆,它便迅速普及,成为非洲人最热爱的运动之一。从最北端的突尼斯到最南端的南非,这片深红色的非洲土地上,随处可见踢球的少年。然而对于非洲的孩子来说,踢足球的意义不仅仅是运动那么简单,大多数人更希望通过踢足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德罗巴、埃托奥、阿德巴约、埃辛、吉安,一个又一个非洲之子相继在欧洲赛场上扬名立万。巨星的光芒让孩子们着迷,而他们的成功,也激励着更多的非洲孩子追逐他们的足球梦。

“以技艺论,拉丁球员首屈一指,以身体论,西非球员天赋异秉,所以选拔青少年人才,必须瞄准这两个地区。”英超阿森纳俱乐部的主教练温格说。非洲球员天赋过人,因而吸引了大批来自欧洲的“足球淘金者”来这里挑选青少年人才。

欧洲“足球淘金者”的最主要方式便是在非洲各地兴办足球学校。“有球踢、有书读,未来还可以去欧洲豪门”,这块大陆上到处可以见到少年足球学校的招牌或者广告。64岁的法国人让·马克·吉尤便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淘金者”。作为球员他曾经代表法国国家队出场过19次,上世纪80年代他在法国戛纳俱乐部开始自己的教练生涯,他当时的助手就是大名鼎鼎的阿森纳主教练温格。

吉尤在马里、加纳、马达加斯加、埃及和阿尔及利亚都开设有足球学校。140名非洲球员通过他登陆了欧洲,其中包括现在效力于西班牙塞维利亚队的佐克拉,效力于英格兰曼彻斯特城队的图雷、效力于英格兰阿森纳队的埃博埃、效力于德国斯图加特队的博卡以及效力于西班牙巴塞罗那队的亚亚图雷。仅本届南非世界杯,他就有13名弟子登场亮相。

非洲青少年球员成名的一般程序是,先在非洲的足球学校学习培养,然后选拔到这些球探们自己在欧洲购买的中、小俱乐部,通过代表这些俱乐部在欧洲赛场上展示自己。如果表现出色,就会有其他更好的欧洲大牌俱乐部看上他们,此时,他们就离“超级巨星”不远了。

买卖球员 足球新殖民主义?

这些欧洲人在非洲办的足球学校前赴后继地把非洲最优秀的球员送往海外,这是一笔生意,并没有让非洲国家自身拥有一个完善的青少年训练体系。

非洲足球的这些“黄金”、“象牙”和“钻石”持续地流向欧洲,本土联赛却因此出现优秀球员的“供血不足”。在参加本届世界杯的非洲球队球员中,只有不到20%球员在非洲本土的足球俱乐部踢球,大批优秀球员出走导致非洲的足球联赛水平难以提升。

这种现状,加上非洲国家对足球管理的能力普遍低下,大搞政治足球,球队内讧也是家常便饭,一切都让非洲足球难以走得更远。

非洲各界针对欧洲足球学校的反对声浪也是此起彼伏。去年9月,南非足协执行主席汉克,对前来投资的阿森纳前球星伊恩·赖特咆哮道:“你们不能来非洲强奸我们的国家,滚出非洲!”

一位在当地一所足球学校呆了10年的教练员认为,这样的做法就是“新殖民主义”:“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赖特准备过来建立学校的新闻,他们的学校是在4月份建起来的。他们就是来挑选那些最优秀的小球员,然后把他们当做商品一样出售,谁出的价最高就卖给谁。”

球员的梦工厂 不介意“被剥削”

在非洲的欧洲足球投资者说,买卖球员没有任何不妥,因为那纯粹是为了非洲的小球员能有更好的发展。然而有一个事实不容争辩:如果这些小球员转会到欧洲,他们将得到40%的提成。

从去年9月起,14岁的马里少年阿玛多就开始在吉尤的足球学校里学习。

这家足球学校被许多马里当地孩子视为“梦工厂”。他们认为,能够进入这所学校,就拥有了未来前往西班牙、英格兰、法国或德国踢球的机会。

“我被这所学校录取时,我的爸爸喜极而泣。”阿玛多说。

阿玛多家里共有5口人,包括父母和两个姐姐。他们所住的棚屋只有9平方米,有着水泥墙和铁皮屋顶,里面只摆放着一张床和一盏油灯。这座棚屋没有窗户、没有电、没有厕所,也没有自来水。

每周一到周六,阿玛多都住在学校里,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9点半睡觉。在这里,他可以在维护良好的草地球场踢球,每天获得学校提供的三餐,并且可以拥有自己的床。孩子们每天上两节训练课和两节文化课,除了学习足球技巧外,他们还得学习法语、数学、生物和物理等。

阿玛多说:“我不介意吉尤先生用我来赚钱,他是我的朋友,是我的第二个父亲,我希望他能让我像梅西一样有名。”

日本:球员文化课不过关 不能打比赛

日本模式

“我们的计划是在2050年,当日本再次举办世界杯时夺取冠军。我们制订了一份详细的百年计划,就是要不断努力去一代代的完善”。——日本前足协主席川渊三郎

日本队在南非世界杯有出色表现,虽然与荷兰队、丹麦队以及喀麦隆队分在“死亡之组”,但日本球员凭借良好的防守以及犀利的反击,硬是杀出一条血路,进入16强。与巴拉圭队一战,日本将比赛拖到点球决战,只差一步便能创造历史。

15年前,当中国的足球职业联赛进行得有声有色时,日本足球无论从竞技水平到参加人数上还远远无法与中国相比。如今,日本足球水平却有了质的飞跃。

8日,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马啸宏(原名马效洪),前大连万达队主力球员,他目前在日本学习体育管理。9日,记者还电话采访了身在北京的加藤嘉一,他来自日本静冈县,和前日本国家队队员中田英寿是校友。加藤曾是日本中长跑国家队领队,之前也从事过足球运动,对于日本体育运动的发展颇为了解。

踢球不设任何门槛

家长是第十二个球员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日本人不仅说在口头上,而且踏踏实实地做。

日本足协非常重视青少年的足球教育,将足球分成“学校足球”和“成人足球”两大部分。

马啸宏说,日本对青少年足球的培养比较普及化、学校化。所有的日本学校都设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的课外兴趣小组,其中以棒球和足球最受欢迎。

加藤说,日本每个中小学都有自己的少年队,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参加,几乎没有任何门槛。

在日本,踢球都在课余时间进行,活动和比赛就以周六和周日最多。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的关系也乐于将孩子交给学校,因为平时踢球都是在课后,那样不用赶着时间接孩子了。

周末,由于日本的交通比较方便,家长们也有时间,加上日本家庭的经济条件都比较好,因此,兴趣小组、俱乐部活动的后勤工作全由学生家长轮流担当。事实上,各种比赛的观众几乎全是兴趣活动俱乐部成员的家长和亲友们。

加藤特别提到,日本的家长从来不会把踢球当球星赚钱作为目标,他们对于孩子踢球是无私奉献,因此在日本足球界有种说法:日本足球场上有第12个球员,那就是家长。

踢球花不了多少钱

俱乐部承担了大笔费用

日本各俱乐部对于青少年培养方面,除了校园足球的普及以外,还设立了专业的梯队。

离东京不远的鹿岛鹿角足球俱乐部这样设置梯队:U16(即16岁年龄段)-U18编为一队,大概有50个队员,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队,与一线队的管理一样,球员寄宿在俱乐部。U15、U14、U13为单年龄段组队,各有一支队伍,U12以下一支队伍,每队的人数大概在15-20人左右。除了U16-U18队配有4个教练员外,其他几乎每队一个教练员,另外还配备了专门的理疗师。

梯队的所有训练基本上是每周五次,每次时间为一个半小时。由于日本政府规定U15以下的队员都不能寄宿,训练只有在放学以后才能进行,所以,训练时间基本是安排在下午6时以后,结束后还要洗澡才可以回家。很多队员回到家基本都要晚上10点,作业一般都在车上或者回家后才有时间做。

加藤说,在日本,小孩踢球普遍很便宜。一般也就每个人收三四千日元(200多元人民币)一个月。如果按日本家庭月均收入2.5万日元来看,放在中国,就相当于每个人交二三十块一个月。

日本孩子进俱乐部踢球收费那么低,可是俱乐部在收到这笔钱后却要为球员负担很多费用,比如每天训练后给孩子喝牛奶、补充巧克力等。以神户县的一所学校为例,学校每年在一个球员身上所花的培养费用为40万日元(不到3万人民币),这包括了孩子一年当中在学校里踢球所产生的一切开销。家长只需负责孩子在外出打比赛时的差旅费用和吃住开销。

学巴西 技术足球踢到底

保传统 合作守纪最重要

跟加藤聊起足球在日本的地位,他说,以前在日本,棒球地位远远高于其他球类,因为日本的棒球成绩在世界有名。不过现在足球赶上来了,成为日本第二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大街小巷、公园草坪或是河边,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见踢球的孩子,这跟巴西很像。

日本人在欧洲和南美取经后,决定选择巴西风格。一是因为亚洲人体形和体质跟拉美人接近;二是日本在南美洲、特别是巴西有大量侨民,日本人崇尚巴西人超卓的足球艺术,巴西人向往日本发达的经济和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这种特殊的渊源对日本足球受益匪浅。

但是加藤说,和南美球员最大的不同是,日本球员从小就被要求团队合作和严格遵守纪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初中三年级,什么时间踢,去哪里踢,练习什么,队员们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到了高中,进入校队,这种要求更加严格,老队员还必须帮带新队员,比赛时强调团队的合作。

马啸宏说,日本培养青少年其实是成功地运用了拿来主义。打法和技术确实很像巴西,但是日本没有照搬巴西,他们要求球员也要学习欧洲尤其是德国,跑不死的体力和精神就很像。

用脑袋踢球

日本球员文武双全

加藤说,日本社会非常注重教育,讲究“文武两道”,即使是对运动员,文化要求也非常高。目前日本很多成功人士,之前都是运动员。

日本大多数球员都能文能武,球场上懂得用脑踢球。

现在日本U21(青年)足球队中,90%以上是在校学生,队中主力前锋平山相太虽然曾短暂去海外踢球,但他更是日本科技摇篮——筑波大学的一名在校生。日本足协的选秀来自于日本的高中生和大学生联赛,不上大学也许根本进不到足协的视线。

日本少年足球“教父”今西启悦曾说:“日本的很多孩子都是一边读书一边踢球。一般来说,学生必须高中毕业,才有机会被选拔到职业队中踢职业足球。在日本的职业球员中,70%是高中毕业,30%是大学毕业,只有一两个天才球员才会在高中阶段就被召入职业队。”

加藤说,中田是日本足球讲究文武并重的典型代表。

日本著名球星中田英寿是加藤的学长,同样来自静冈。中田还在日本山梨县菲崎高中读书时,学习成绩在班上就名列前茅。“他当时肯定能上东京大学。”中田高中时代的老师说。

“他从小学开始就成绩优异,一边踢球一边抓紧功课。到了初中,一直在学校里排前几位。日本学校有教英语,他的英语成绩非常好。高一时,开始自学意大利语,也许他早就决定以后要到意甲去踢球吧。中田非常用功,高中时常常学校一放学就去球场练球,晚上回到家里就在灯下做作业、学语言。”加藤笑着说。

加藤特别强调,在日本,学习第一,运动第二。如果文化课不过关,哪怕你是最优秀球员照样不能参加比赛,甚至会被教练劝退先专心去读好书。

把优秀球员送出去

把优秀教练请进来

日本的培训体系是开放的,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日本就不断地把他们的青少年选手送到南美去留学和训练,这种模式也成为当时日本青训的一种潮流。当年的日本球星三浦知良从1985年到1990年在巴西的青年足球俱乐部中踢球,其中还包括大名鼎鼎的桑托斯队,后来还效力过意甲联赛热那亚队,更曾多次蝉联亚洲足球先生。之后的中田英寿多年在意甲征战,现在的本田圭佑,21岁后就远赴荷兰,之后转会莫斯科中央陆军队。

除了“走出去”,日本青少年足球培养也有“请进来”。日本著名的青训教练吉田靖,这个目前带队征战亚青赛的日本U19队主帅介绍说,“现在我们在把孩子送出去的同时,也不断地请一些国外青训水平较高的教练到日本效力。目前在日本10家著名的足球学校中就有近30个来自足球发达国家的青训专家。”

马啸宏说,从本田圭佑身上我们也能很清晰地看到日本人对于足球的开放态度。本田是个很有个性的日本球员。只要谈起日本队在世界杯上的表现,话题最多的还是他。在重视纪律、秩序的日本社会里,像染着金黄色头发、两只手腕戴着表、说话直来直去、有些狂妄自大的本田圭佑确实是个另类,但他还是成为了日本队的核心人物之一。

“日本足球有今天的成功,日本球星足迹遍布亚洲、欧洲,在世界杯上大放异彩,绝对不是一日之功。这是我们长期坚持开放现代理念的结果。”加藤说道。

相关专题:

中国足球选材谬论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