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差点把梦之队变成“噩梦之队”!土耳其男篮凭啥将美国逼入绝境?

撰稿/篮癌

早就有人猜到了美国男篮会在本届世界杯上陷入凶险,但很少有人想到会是在小组赛中,更不会有人猜到,差点把“梦之队”变成“噩梦之队”的,会是土耳其男篮。

就在9月3日晚上,从2006年世锦赛半决赛至今连续13年没有在国际赛场输过球的美国人,不得不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颅,说一句“虽胜犹败”并不为过。国家队集合至今,大牌球星连续请辞,无不对自己的同胞抱有足够的信心,可土耳其男篮显然不会表示同意。

第四节还剩两分钟,在74-79落后五分情况下,土耳其众将士连取七分,一度看到了终结比赛的希望,对杰森-塔图姆的犯规葬送了好局;加时赛最后关头,再度接近胜利的他们重演了之前所犯的低级错误。

全场观众的欢呼声、创造历史的使命感、拼到最后一刻的疲惫,让巴尔贝和奥斯曼在最后关头连续四次罚球不中,拱手把胜利回送给了美国队。输掉这样一场比赛,遗憾程度丝毫不亚于我们被波兰逆转;而不同的是,昨天晚上过后,恐怕除了奥斯曼和他的队友会为此自责外,恐怕全世界球迷都会对“星月军团”表以敬意。

土耳其球员奥斯曼关键罚球不中

美国男篮之尴尬,群魔乱舞

热血过后,或许又有球迷会想:凭什么是土耳其?凭什么是他们率先挑战王权呢?从热身赛来看,土耳其先后输给过塞尔维亚和希腊,分差都达到了15分附近;收官阶段,在伊利亚索瓦高挂免战牌情况下,又被委内瑞拉击败。看起来,这支球队似乎并无“骨骼惊奇”之处,以至于在FIBA官网公布的实力榜上,他们仅仅被列为第11名。

问题应该分为两方面看,先说说美国男篮自身。实际上,即便阵容星光黯淡,相对以往极度平民化,可是美国球员绝对能力并不差,他们之中除了有NBA全明星级别人物,也有很不错的拼图,架构还算合理。

美国本土专家凯文-佩尔顿世界杯开打前,就对这套阵容发表了他的看法,至少在其预测的真实正负值模型算法下,美国男篮放到NBA常规赛理论上有拿到47胜的能力;尤其是防守端,美国阵中除了沃克、哈里斯、巴恩斯和普拉姆利外,其余人等都是上赛季DRPM排名同位置前20名的球员,换言之,不需要太复杂的战术,靠着单防就能应付绝大多数对手。

但这都是理论上的。佩尔顿的模型自然不会预测到,全队两位最好的挡拆手肯巴-沃克会被迫陪着其他年轻人吃“大锅饭”、洛佩兹这样被忽视护框大神,只捞到九分钟的上场时间、身上自带中距离硬解法的米德尔顿,会成为巴恩斯和塔图姆的替补。

再来看看外线这些球员,被树为绝对主力的塔图姆和米切尔,传球视野本就饱受诟病,当然布朗和巴恩斯他们也不例外。

这里暂且认为米切尔的攻坚能力其实是在线的,他只是刚好经历了两个惨淡的夜晚,——但塔图姆就不一样了,他的防守和篮板值得称道,只是上赛季整个常规赛期间,全联盟倒数的单打效率已经证明,他暂时还匹配不上进攻端拥有的战术地位,换言之,就是“越权”。

两场下来,塔图姆总计22次投篮名列队内前三。当一众年轻人都想着出风头时,场面看起来就像“群魔乱舞”。

塔图姆送出助攻受伤离场

土耳其男篮之疯狂,联防奏效

反观对面的土耳其,他们做了什么呢?整个世预赛期间,“星月军团”场均失分仅有67.1分,几乎要追上法国,防守本就是其安身立命之本。

与美国一战,土耳其大部分时间都祭出联防,面对沃克等小后卫发起的挡拆迅速换防或绕防,轮转速度之快让人眼花缭乱。9号埃尔登(Semih Erden)和21号桑利(Sertac Sanli)两名身高七尺的内线一个以护框见长、一个机动性不俗,并积极指挥队友补位,在防守端起到重要的作用。

针对美国队喜欢简单残暴推快攻的习惯,土耳其众将士回收阵型之快肉眼可见,已经尽量压制住对手的势头。

回到进攻端。宝刀未老的领袖伊利亚索瓦(Ersan Ilyasova)兼具内线身材和投篮能力,篮板拼抢凶狠,一向都是国际赛场的杀器,23分14板对这位老将只是常规操作。世预赛场均合计40分的年轻“双枪”奥斯曼(Cedi Osman)和富尔坎-科尔克马兹(Furkan Korkmaz)球权在手,场上打得同样自信。

奥斯曼手感不佳,三分线外七次出手仅命中一球,关键时刻有些掉链子,不过九次罚球也是他生生搏来的;76人旧将富尔坎本就以投射见长,曾在夏季联赛爆砍40+,今晚作为替补贡献16分,真实命中率达到了六成,水准在线。

能把美国逼到绝境,土耳其不只靠以上三位有NBA履历的门面球星,从美国归化而来的黑人控卫斯科蒂-威尔贝金(Scottie Wilbekin)值得一提。

威尔贝金刚刚伤愈复出,状态丝毫不受影响,15分钟内交出12分,三分球4投3中。这位效力于以色列班霸特拉维夫马卡比的26岁外援,从NCAA的佛罗里达大学毕业后就到海外淘金,先后混迹澳大利亚、希腊、土耳其和以色列。职业生涯至今,威尔贝金当选过欧洲联盟杯的双料MVP和得分王,澳洲NBL的最佳阵容。技术特点是擅长持球投,身体素质出色,得分优先于传球,属于典型的“CBA式”小外援。

还有面对美国有些爆种的队长马赫穆托格鲁(Melih Mahmutoglu)。效力于土耳其豪门费内巴切的他一直得不到太多的机会,上赛季欧冠联赛场均也只能上场12分钟,作为二号位只有1米91的身高让马赫吃亏不少,然而到了土耳其国家队,他得到了重用,甚至让富尔坎打起了替补。

马赫的看家本领就是稳健的投篮和跑跳能力,2018-2019赛季欧冠,其三项命中率是惊人的50.8%+46.1%+95%。和日本男篮首战,他10投7中轻取17分,包括技惊四座的两个扣篮;对垒美国人,又高效拿下18分,中距离的神准使得对手猝不及防。马赫通过自己的数据单回报了国家队对他的信任。

九年前,在家门口举办的世锦赛上,土耳其球员众志成城,在小组赛起便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和美国队会师决赛,气势如虹。世界亚军是土耳其篮球历史上的一个至高点,那时所有人都以为欧洲又有一家新贵崛起,怎料巅峰转瞬即逝。

九年后的世界杯,唯一一个参加过2010年世锦赛的伊利亚索瓦,带着这帮新生代国手,重温了变身顶尖强队的旧梦。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mypan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