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迈过这道坎走出“保护期” 中国男篮的成长必须要经历暴风骤雨

(文/爱炸毛儿)

比赛结束大约20个小时之后,周琦出现在体育馆混采区记者的镜头里——帽衫罩头,一只手捏着外套的拉链又往上提了提,拉链已经紧紧顶到领口,衣领被提过了鼻尖,遮住了大半张脸。另一只手抓紧了背包的肩带,双手交叉环抱胸前,一个下意识的“自我保护”的动作。

对于昨晚那些失误带来的压力和铺天盖地的非议,周琦的心中肯定有过痛苦、有过懊恼,也可能设想过“如果当初……”,甚至可能也有过瞬间的不堪回想。

周琦

矛盾和挣扎过后,周琦选择了面对。

放下了双手,拉锁连带着帽领缓缓下落,露出了那张略显疲惫的脸。周琦直面镜头,直面自己的失误,虽然帽衫自始至终还罩在头顶。

对于23岁的周琦来说,他还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个挫折。

【失误,当局者迷】

当周琦第二次站在场边,准备发边线球的时候。诺大的腾讯体育值班室,一个幽幽的声音响起“这个(发球接球)站位怎么看着这么悬呢”。

话音未落,周琦发出的皮球,被波兰队抢断,准备接球的赵睿,玩了命的回追。

旁观者清,还有下半句“当局者迷”。

赵睿是公认的大心脏,够拼、够刺儿头,天不怕地不怕,面对被抢走的皮球,他像踩着风火轮的小豹子一样玩命的回追,说什么也不想让对手把这个球投进。

赵睿的比赛态度完全不需要被质疑。但搏的更多的还是“初生牛犊”的生气和锐气。

拼搏进取、青葱锐利,中国男篮都有了。缺少的东西自然很多,比如那一点点江湖油条的老辣。

周琦和赵睿复盘之前的失误

周鹏受伤后,世界杯中国男篮12人的平均年龄,下降到26岁。球队里除了易建联和郭艾伦,其它人没什么机会在生死攸关的当口掌控过球队的命运,哪怕是在联赛里。

即便是中国队后卫线上相对最成熟的郭艾伦,在已经领略了裁判吹罚尺度的情况下,依旧给了裁判继续吹罚的机会,导致自己早早毕业离场。

郭艾伦被罚下心有不甘

最后时刻承担中国队发球、接球任务的几名球员——赵睿23岁,这是他的第一次世界大赛;周琦23岁,这是他的的第一次世界杯;赵继伟24岁,这是他的第一次世界杯。

对职业篮球运动员来说,发好边线球本不是什么高难度深奥复杂的技战术动作。而越是简单动作的失误,越会影响球员的心态。结果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当第一次意外出状况之后,短时间内第二次走到场边发球时,当事队员的心理很明显产生了波动,这种波动释放出来的压力,会像病毒一样传导给身边的队友。

到加时赛再次读秒发边线球时,发球队员和接球队员自己都不笃定自己能处理好这个球了。

年轻的中国男篮

天生勇敢的赵睿如此,性格并不张扬的周琦亦如此。

这是年轻球员在短时间内面对突然的“意外”情况时,很正常的心理反应。从事后的录像看,在最后10几秒“不是生就是死”的攸关时刻,应该怎么跑位怎么消耗,已经完全沉浸在比赛中的球员,头脑并不是完全冷静清楚,包括情绪完全被带入到比赛中的主教练李楠。别忘了,这也是45岁的少帅李楠执教的第一届世界杯。

经验,是个听起来有点“虚”的词。但在世界大赛上,在生死攸关的几秒钟里,“经验”对比赛的走势的影响,往往比“实力”影响还大。

那种命悬一线,将全队生死系在我手、扛在肩头的压力,在没有“经验”的加持下,会被愈发的放大。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

【23岁的球员,不是少年,也远不是“成手”】

客观来说,23岁,之于一个运动员,远远不是“正成熟”的年纪。

中国足球这几年实行一个保护年轻球员的政策——U23新政。简单来说,就是中超联赛里,每场比赛必须确保场上有一名23以下的球员。你看,在中国足球看来,23岁的球员,还是处于“保护扶持期”的。

当然,中国足球有自己的“复杂性”,但是别忘了,即便是在早熟的欧美球员体系里,23岁也是“上升期”的代名词,而不是“成熟者”。对于中国足篮运动员来说,23岁绝对说不上是一个球技、身体和心智都足够成熟的年龄。

不够成熟,意味着不够老道,意味着可能会在关键时刻出差错,在可能有N种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了相对最差的那种。

年轻球员,往往意味着勇猛有余,经验不足

没有人不希望中国在比赛中去赢取胜利,去以弱胜强。最好再有全员100%甚至120%的发挥,有主帅精妙复杂的战术安排,有天才球员的灵光一现。

现实往往和我们的意愿存有距离。

有一种叫做“压力”的东西存在,导致球员在大赛上很难100%的完全发挥,“打折”成为常态。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运动员的“共识”,在中国公认心理底蕴和实力底蕴最强的国球乒乓球,教练认为队员在大赛上发挥出平时的80%就算比较成功了。

过了这个晚上,周琦应该会对“天才”和“平凡”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这个世界,天才总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球员是不断的跌倒爬起,一点点累积着进步。

面对这个坎坷,周琦只能自己站起来、走出来

结语:

战场上,有一句名言“优秀的枪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这句话放在中国男篮里,可以幻化为“优秀的周琦,是用比赛喂出来的”。

“希望下一场比赛能有好的发挥”,这是一个运动员面对媒体的谦辞,却是此时周琦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很残酷?是的!

你若不勇敢,没人能替你坚强!

周琦,加油!中国男篮,加油!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agressifliu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