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邓亚萍被黑成惯性 去基层做慈善方自救

特评:邓亚萍被黑成惯性 去基层做慈善方自救

邓亚萍需要挽回自己形象

今年习主席访英前夕,英国剑桥大学校长博里塞维奇应邀谈及剑桥走出的中国英才,只提到了两个名字,一个是徐志摩,一个是邓亚萍。

民国大诗人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爱情故事,直至现在依旧是文青小资喜欢的话题,动不动就来个“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相比之下,邓亚萍就悲催多了,自从“败光20亿”传闻蔓延,乒乓球皇后每一次上头条,几乎都伴随着讥讽和辱骂。

蔡振华掌舵中国足球屡遭责难,但只要蔡主席顺应民意卸任,就会逃离媒体声讨。而邓亚萍的处境较老领导蔡振华更尴尬,这位被人们贴上“败家娘们”标签的女强人,属于“自带槽点”无所遁形——即刻搜索的那笔烂账以及“普通老百姓思想觉悟不高”之类的官话,使得她俨然成了“特权阶层”和“官僚作风”的象征。

邓亚萍受聘于中国政法大学,任体育教学部兼职教授,分文不拿负责乒乓球教学。不成想,消息在互联网炸锅了,法大“清流”教授以辞职要挟不愿与邓亚萍共事,网友们更是哀叹学术贬值、校园堕落,政法大学公然践踏法定聘用程序……

国内大学邀请名人做客座教授乃家常便饭,赵本山、周星驰、成龙、李湘、周杰伦等等不胜枚举,甚至有“名誉教授是落马官员标配”的说法。上述教授聘用流程未必透明、公示未必及时、决定未必民主,为什么唯独这次“邓亚萍事件”引发空前不满呢?一方面,国内高校存在体育歧视,无法容忍一个打球的当教授;另一方面,邓亚萍公众形象已经坍塌,人们习惯往最坏的方面想。

从专业能力上而言,邓亚萍作为史上最卓越的乒乓球选手,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轻拍脸蛋的红人,指导大学生打球没有任何问题;从学历资格上来说,作为清华大学外语系英语学士、诺丁汉大学当代研究专业研究生、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她比娱乐圈那些艺人,也要靠谱得多。可是,大家就是要与邓亚萍过不去!

韩愈所谓“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正好可以用来形容邓亚萍当前的窘境。现任国家领导班子大力提倡“接地气”,而邓亚萍的致命伤恰恰在于不接地气,就拿败光20亿传闻来说,邓亚萍面对媒体只是冷冷搪塞一句“公道自在人心,谣言不攻自破”。乒乓球皇后“唯上”而不“唯下”,热衷对领导负责,不屑向百姓抒怀,这让她与底层大众产生了深深的隔膜。

说句题外话,从中央财经大学的王福重教授奚落女排,表示“四肢发达是胡闹”,到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不齿与邓亚萍为伍”,都暴露出国内高等学府对于体育竞技的严重偏见。在美国高校,橄榄球、棒球等运动被拔高到塑造昂扬民族精神的层面,“体霸”远比“学霸”受尊重。杜克大学篮球队的老K教练年薪将近1000万美元,比任何一个NBA名帅都高,自然也比那些经济、历史教授更具声望。邓亚萍本应该在大学弘扬和证明体育不可磨灭的价值,但现在,她连自己都无法证明。

邓亚萍的当务之急是重塑形象,寻求自救。她要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预先想清楚自己的每一个决定可能会遭受怎样的负面谴责,再有类似“教授门”的事情,必须慎之又慎。前不久,邓亚萍参加公益活动,手把手辅导残障儿童打球,传递社会正能量,得到了不少赞许,至少没有人就此事“黑”她。事实上,邓亚萍自我救赎的唯一出路,就是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投入到慈善事业,比如辅导贫困孤残孩子打球,比如设立“邓亚萍乒乓球爱心基金”, 久久为功,弛而不息,总之,要贴近大地、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邓亚萍有句名言多次出现在教科书上:“我把爱国主义落实在我的每一板进攻中”。我们不怀疑邓女士在《人民日报》的“爱国心”,但大众更想看到她深入基层的“爱民心”。——如果邓亚萍不稀罕担任名牌大学体育教授,而是到祖国各地边远小学传真情送温暖,笃定不会承受这么多口诛笔伐。

(腾讯体育特约撰文:杨华)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