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国足球缺乏团队精神 中超难提高国足

港媒:中国足球缺乏团队精神 中超难提高国足

明报专题报道

腾讯体育11月17日讯 北京时间20时,2018俄罗斯世预赛亚洲区40强赛第8轮,国足客场迎战中国香港。这场比赛对于两队的出线前景,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大战一触即发之际,香港《明报》刊登了《追足球梦》的专题稿件,谈到了双方足球的历史,以及对未来足球发展的展望。

文章首先回顾了,国足和中国香港的首回合较量,“世界杯外围赛,中国和中国香港同处一组,格外惹人关注。国足早前以一张‘有层次’的海报暗讽中国香港队,反而激起中国香港足球的情绪。中国香港在深圳逼和国足,近几场中国香港队表现出色,在小组里压过中国排名第二。”

接着文章谈到了中国香港足球的进步,“六年前,中国香港小将勇夺东亚运动会冠军,重新掀起香港球迷对足球的热情。那群小将,今天成了中国香港足球的代表。11月17日,他们返回旺角主场迎战中国,在这个曾经哭过、曾经无助过的旺角球场,中国香港队拼的已经不是足球,而是一句话。”

近年来,国字号战绩欠佳,也令中国球员难以再在欧洲顶级联赛立足。文章里谈到中国足球同日韩足球留洋的差距,“目前有4名中国选手在欧洲球队效力,分别是林良铭、张玉宁、张呈栋及徐新,他们以前锋为主,一反过往中国后卫活跃在欧洲足坛的常态,而且不少是徐新这样的年轻球员。日本有27人,韩国有12人在欧洲俱乐部效力,其中AC米兰本田圭佑多特蒙德香川真司美因茨的武藤嘉纪和热刺的孙兴民,都在各自俱乐部站稳主力位置,中国目前还没有球员能在欧洲顶级联赛球队占据主力位置。据FIFA专家分析,中国这种拔青苗往外走的培训方法,估计要花20年才能修成正果。”

文章谈到中国球员难以在欧洲立足,主要原因是适应能力存在不足,“中国球员到其他国家,甚至在国家队,执着于许多细节,例如国足去卡塔尔比赛,一早请了中厨煮饭;我见过中国球员去西班牙,一定去中餐厅。离乡背井踢足球,从来不是球技好便一定成功,是适应环境的问题。之前的董方卓英语能力不足以沟通,与其他曼联队员没有沟通,这样怎么能够融入?新一批年轻球员15-19岁已到欧洲俱乐部是好事,接下来是如何争取在顶级联赛里登场。”

港媒批评中国足球急功近利,过于追求成绩导致缺乏体育精神,“现在的中国足球注重技术,过分计较胜败,有时忽略了团队精神和体育精神。不少中国球员,队友之间也不打招呼,团队精神相对德国差得太远了。当你走进一个中国的足球学校,看到周围都是‘踢好球,不要辜负寄望’这类标语。但当你走到英国曼联青训足球学校,贴在每个球员更衣室的是‘不要歧视,互相合作’,这样你就看到两者的分别。”

港媒肯定中超因为巨额投入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指出中超的进步未必能带动国足水平的提高,“中超的奖金与薪金近几年暴涨,球员动辄千万年薪,连日本球员听到国足的薪金都惊呆了。对于国家队的情况则不是太乐观,国家队背负的压力很大,国家队每次比赛前像考生一样仍然在球场死练。输了,外界一句又一句‘接受不了’,这是非常沉重的。其实,世上哪有接受不了的结果。”

港媒指出中国球迷心态浮躁,不能承受失败,“中国队输球了,球迷们接受不了,接着埋怨球队,‘中国十三亿人口,为何就是去不了世界杯’?接着文章指出中国足球不缺少天才,“中国与中国香港从来不缺大空翼(日本漫画《足球小将》主人公),未来也不缺足球学校,只是我们内心的球场杂草丛生,以致寸步难行。拉帮结派,偏又喜欢单打独斗;互相埋怨,偏又坚持英雄主义……这些就是中国发展足球的绊脚石。这些都是中国足球公开的秘密。”(点滴)

港媒:中国足球缺乏团队精神 中超难提高国足

扫描下载腾讯体育APP 赛事资讯一手全掌握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qiuduli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