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兵败都柏林3大主因:缺核伤病 进攻效率低

德国兵败都柏林3大主因:缺核伤病 进攻效率低

到底是勒夫大意?还是德国球员大意?

腾讯体育10月9日讯 今夜之前,德国和爱尔兰正式比赛交战史上,德国从未负于对手。然而聚集了一众好手的世界杯冠军队,却在关键的欧预赛小组阶段倒数第二轮,败在爱尔兰脚下——冷门爆得太不是时候。《图片报》将此役形容为“耻辱之战”,并列出三大败因:

首先,勒夫无锋体系中的假9号格策提前因伤离场。近一个月以来,格策处在上升期,上轮德甲拜仁19号还入选了当轮最佳阵容。而在勒夫的无锋体系中,格策的作用尤为明显:禁区前的策应、两翼突破起球、及门前抢点,都少不了这位假9号。格策的下场是一道明显的风水岭,在狼堡也很难出场的许尔勒登场后,德国队打法愈发单一,前场进攻套路死板。

其次,缺少一位真正的核心。因施魏因斯泰格腹股沟老伤复发,京多安顶替德国队长、与克罗斯联袂打后腰,这对6号组合分工不够明确。京多安不够老练,不能像小猪那样牺牲进攻,安心在克罗斯身旁为后防线排雷,连锁效应:克罗斯的长传调度特技也未能展现,德国队中场一度显得十分混乱。

最后,勒夫调整滞后、战法刻板,德国队进攻效率低。此役,德国控球率倍数于对手,射门是对手的3倍、但射正次数只比爱尔兰多1次。《图片报》原话:“德国队根本无法撕开爱尔兰的锋线,尽管场面呈一边倒,但进攻效率实在太低了。”缺少一位克洛泽式的全能中锋,德国队只能靠两翼不断的起球威胁对手球门,但面对高大且站位密集的爱尔兰防线,德国哑火倒并不意外。

本届欧预赛,德国两战爱尔兰1平1负,爱尔兰2粒进球全是靠长传获得,一年前那场平局凭的是压哨任意球抢点,一年后则改为门将后场大脚直接助攻。曾几何时,长传和定位球也是德国人的传统优势项目,但自从改打传控地面推进战法后,德国人优良传统尽失,反倒成了对手克敌法宝。对比瓜迪奥拉指挥的拜仁5-1多特一役临时改换长传打法,此役勒夫临场指挥稍显刻板。

勒夫赛后表示:“这是意外,完全不应该输球。下半时我们踢得太大意了,最后一传和临门一脚的质量太低,导致我们吞下苦果。”持久的胜利总会麻痹世界冠军的神经,世界杯后惨淡的战绩一直没能警醒勒夫,将传控打法演绎到极致的西班牙都开始逐步转型,曾以头球、远射劲爆著称的德国人,却在别人不走的路上渐行渐远。

欧预赛2战爱尔兰就是典型的战例,德国人可以打传控,但并不意味着遇到任何球队都漫不经心倒脚,以不讲道理、横冲直撞著称的爱尔兰人就不吃这一套。无锋阵也不是万能阵型,攻坚战中日耳曼人还是需要一个在前场能传能射的高效桥头堡。您觉得呢?

(牛牛)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axinhao]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