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奥宣传片背后故事:寻找“中国英语”的声音

    < >

    腾讯体育8月5日北京讯(记者 车莉(微博))《紫气东来》、《万事俱备》、《江山代有才人出》、《不虚此行》,北京冬奥申委出品的四部制作精良、情感充沛、为中国元素注入了时尚新元素的宣传片,成为7月3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会展中心陈述大厅的一大亮点。与北京申冬奥代表团陈述人精彩动人的陈述一道,展示了中国申办冬奥会的信心、热情和能力,打动了许多参加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的委员们,为北京最终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人肉快递送到吉隆坡

    在此次陈述片中,同样大量出现了长城、故宫、京剧等中外熟知的元素。王惠说,大家都熟知的元素,再用的确会老套,所以就把文化与体育结合起来,让片子显得更加时尚。

    冬奥申委新闻宣传部宣传片负责人、申冬奥宣传片制片人蔡璐举例说,太极云手与冰壶的结合、使用筷子与冰球的结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每个点都是下了很大功夫。特别是老外使用筷子的镜头,在片头就有交待,同时为片尾两个外国朋友用筷子抢饺子埋下伏笔,此时镜头又转换到两名队员争抢冰球的场面。另外,影片中用皮影戏展现滑雪,几个镜头也告诉世界中国有一些可能你还没见过的东西,所以欢迎到北京来看这些文化。

    蔡璐回忆:开场片《紫气东来》是相对简单的片子,北京台有大量素材,但是在有雪还是没雪、雪景要多少比例上,制作人员不断在磨合。“开始,全部都是雪,后来觉得,光是雪不能代表北京,又加了北京城市的元素。最后,马上要去吉隆坡了,这个雪的比例只有30%,被彻底推翻,现场调制,去吉隆坡前一个晚上,雪的比例又补上来。”

    蔡璐还透露,其他三部片子在代表团抵达吉隆坡后还在北京修改,最后为了绝对安全,他们采用人肉快递的方式把片子送到吉隆坡。

    寻找“中国英语”的声音

    申冬奥第二段宣传片《万事俱备》中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配音的不是专业的英文主持,而是北京冬奥申委工程规划技术部负责人张利。北京人,在哈佛求学,讲一口伦敦音,阴错阳差中,这位清华大学教授真正做到了“为自己代言”。

    张利说:“我本身是在洛桑做场馆可持续性陈述的,他们问可不可以给这段宣传片配音,我说可以,最后就用了。他们觉得原来那段配音在国际宣传上不适合。那个音说的也很好,是美音。但他们觉得已经用了三个美音。最后一个配音也换了,用了一个美籍华裔。”

    关于配音的选择,王惠补充说,每个片子的配音人员都换了好几个。“开始找的是外专,发音标准,但是感觉他们的声音、起伏等不是我们要的。随后又找了专业的中国配音人员,但是制作团队还是觉得要稍微中国一些,要听出是中国人在说。这期间还因为音色问题不断更换。”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wchrisliu]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