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奥体育代表团:运动助队员改变自己

中国特奥体育代表团刚一抵达洛杉矶就遇到了一点“小状况”,由于组织方接待和交通能力有限,多个代表团滞留机场。中国代表团还算幸运,经过多方努力,经历8个小时的辗转颠簸,终于抵达驻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93名特奥运动员很好地配合了组织方的安排,整个中转过程都完成得顺利、有序。

游泳队领队蒋斌对此颇有感慨:“这些运动员都非常可爱,他们的表现能如此安静平和,与从事体育运动不无关系。”很多教练员在接触特奥会运动员之后都有感触,他们在刚开始从事运动时,总会表现出不耐烦和任性的一面,抗拒训练和中止训练是常有的事情。“我们不会对特奥选手进行命令式的管教,而是耐心地沟通和交流,和他们交朋友,让他们在成功中获得满足。”中国男足前国门徐弢在接触特奥会足球队之后,就开始在训练方法上做出改变。

这种关爱有加、润物无声的训练方式,让运动员逐渐打开了自己的心门,戒掉了不由自主的急躁,在场下也表现出了开朗自信的一面。“你行,我也行。”这是常挂在特奥会运动员嘴边的话。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从出生之时就带着某种缺陷,但他们勇于展示自己的勇气、挑战个人极限的精神,依然可以充分体现出人的尊严和惊人的精神力量,也让每一个健全人从中受益无穷。诚如国际特奥会首席执行官珍妮特·弗洛切尔所说:“特殊奥林匹克是一项令人感动的事业,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的优异表现及其背后的艰苦付出,都非常值得我们去发现和讲述,能够让更多人听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运动可以改变一个人,对特奥选手也不例外。国际特奥会主席蒂姆·施莱弗就强调体育运动是改变特奥运动员人生的重要因素,“体育通常是用来发现那个最强者,而我们则是通过体育运动让每个人发现自己的最亮点、最长处。”

特奥会的宗旨是“让我们取胜,但如果我不能取胜,就让我在参与中成为勇敢的人”。在特奥会的比赛中,人们将感受到特奥运动员带来的巨大感动和震撼。每一个健全人不应该对他们的残障抱有偏见和歧视,而应该看到他们身上所蕴含的无限可能。特奥运动员所代表的特殊群体,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人文关怀。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vikkyd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