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学峰:白岩松结论太匆忙 跨国组合非养宠物

撰文 房学峰(微博)(资深电视人,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首席策划。)

岩松是超级体育迷,我们有过多次共同的奥运会经历,但读了他的《每一次辉煌也都像一次摧毁》这篇文章,我觉得他的论据、论点和论证都有可商榷的地方——

首先是论据:乒乓球是“边缘项目”吗?

乒乓球不算是最有影响的体育项目,但如果说它有成为奥运会“边缘项目”的危险,这个结论就下得过于匆忙了。这里我可以给出两组数据:其一,国际乒联(微博)的会员数量,超过了国际篮联、国际足联、国际田联、国际泳联(微博)和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这能证明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上的普及程度;第二,国际奥委会对夏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一个盈利级别的分类,按项目影响力、比赛上座率、电视收视率等因素,给各个单项体育组织分配“红利”,在这个分类中,第一档是田径、游泳和体操三个项目,第二档是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和自行车五个项目,乒乓球等八个项目排在第三档——假如认为乒乓球是“边缘项目”的话,那么28个奥运会项目里的“边缘项目”,岂不是就多达20个了吗?

其次是论点:乒乓球不能吸引年轻人吗?

岩松以敏锐的新闻人嗅觉,注意到了互联网媒体、尤其各大门户网站对世乒赛的“礼貌性关注”,得出的论点是:缺乏国际间竞争的体育项目,很难抓住年轻人的眼球。

但我在与蝴蝶公司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却得出了与岩松截然相反的观点:在日本,乒乓球不但有很多中老年爱好者,而且在年轻人中也很有市场,日本之所以能涌现出伊藤美诚和平野美宇这样的优秀少年选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有良好的大众基础。在国际乒联的世界排名中,日本有50名女选手排进了前300位、还有50名男选手拥有世界排名,数量远远超过中国的男女选手。即使我们鄙视日本到了认为“大中华”在种族上优于“小日本”的地步,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论国际竞争力,日本乒乓球已经落后中国四十多年,但为什么乒乓球能在日本抓住很多年轻人的眼球呢(日本的很多体育项目都拥有数量相当大的青少年爱好者,例如花样滑冰和体操等,这里确实有些值得中国体育界反思的地方)?

这里值得附带一说的是:日本电视台在转播本届世乒赛时选择的比赛场次,其激烈精彩程度远远超过了中国转播的比赛场次,这给我的感觉是——就对乒乓球运动和乒乓球选手的了解而言,我们不如我们的日本同行,在这个方面,乒乓球还真不是“中国的球”。

最后说论证:跨国组合是在“养宠物”吗?

岩松在文中有一个诗意的表达:“养狼计划”是“养宠物计划”,这话很生动、但有点儿太过刻薄了——太不把波尔(微博)和梁夏银当人看了。

这里有一个论证上的错误,是把国际乒联当成了中国的傀儡,虽然中国在这一国际组织里有很重要的话语权,但它毕竟不是咱自家开的店。“跨国组合”虽是中国乒协提议的、却是国际乒联代表大会决定的,倘若说国际乒联的这个决定是给中国养宠物的话,说过了。

以我对岩松的了解,我知道他是爱体育的,只不过热爱足球和羽毛球比乒乓球多些而已,而且和所有人一样,在互联网上发表起观点总会更洒脱一些。

不过话说回来,岩松的文章过虽过,却有值得中国乒乓球界思考的地方——

其一,连岩松这样极其热爱体育的意见领袖都厌恶起乒乓球,这可是乒乓球的一记警钟,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创新和重建问题确实日益突出。在这方面,张斌就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创意——不是有个“拒绝乒乓球”的小品吗?把那几位演员请来看世乒赛、再请他们编一个新小品怎样?

其二,中国乒乓球界的价值观这些年来总体上过分竞技体育化,这是不应该的。其实关于乒乓球运动和中国乒乓球运动,其实是有太多文章可做了,我自己的感觉,是每一次看乒乓球比赛和去国家队,都像是在弥补自己知识链上缺少的部分。就说这一次吧,我就在最过去和最现在各收获了新知识:最遥远的,是我终于明白了历史上最伟大的乒乓球运动员叫巴纳,他连续参加了25年世乒赛,为匈牙利获得了21个冠军、又为英国拿了一个;最现在的,是我听说中国乒乓球队在各个项目里率先推出了文化考试制度,已经有运动员因为文化考试不及格,而失去了进入国家队的资格和失去了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只这个制度的建立,我看就值得小书一下下。

最后我必须说:我非常喜欢岩松“每一次辉煌也都像一次摧毁”的这种文采,所以我受这哥儿们启发,想出来一句反其意的话,建议国梁弄副字挂在乒乓球馆的走廊上——

每一次辉煌也都是一次重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beppeko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